這篇文章轉載自商業周刊。雖然麵包沒有這位教授的成就,但在成長學習過程中也曾經歷相同的迷思,感觸頗深。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把眼光放遠,把心胸放寬,也能在年輕時找到人生的導師,勇敢去體驗真實的人生。
——————————————————————————
台大教授: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老師,您可以幫我寫推薦信嗎? 這是我過去七個學期的成績單。」最近一位大四女同學來看我,希望我能為她撰寫申請研究所的推薦信。
看了她的成績,我嚇一跳,從大一到大四的過去七個學期,她每學期都是書卷獎得主! 在臥虎藏龍、會念書的學生比比皆是的台大校園,這並不容易,可見她多麼用功!
但我一開口,卻是潑了她一頭冷水,「同學,妳能不能不要繼續拿第一名?」「為什麼? 追求好成績有什麼不對嗎? 要申請國外的好學校念碩士、博士,難道不應該有好成績嗎?」面對她不解的神情,我請她在研究室坐下來,「讓我花一點時間,說個故事給妳聽好嗎?」
說實話,在台大教學十八年,我最擔心的學生,不是成績吊車尾的同學,反而恰恰相反,竟是每一科都拿第一名的傳統好學生,最讓我放心不下⋯⋯。
這個故事,就從多年前一個很認真、也常拿書卷獎的台大學生說起。
曾經,有一個高中念建中、大學讀台大,在別人眼中考起試來一帆風順的台灣年輕人,在長期努力不懈下,終於如願以償來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與博士。當時,在他心中,「成功」的人生像是一條有軌跡可尋的直線,從麻省理工以漂亮成績畢業,等於拿到「成功」的第一個入門磚。
他告訴自己:「我來美國可是來讀書不是來玩的,好好拚功課吧!」這個台灣學子,從小念理工科,愛運動,愛念書,但對於美國的流行文化、同學間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格格不入、甚至手足無措。於是他一心向學,果然,念碩士的兩年與博士第一年,每一個科目都拿下漂亮的A!
在麻省理工,A就是最高的分數了,科科都拿A,真是不容易的好成績。
他內心不免小小驕傲,頗以自己為榮,也一直以為,自己的指導教授,一定也為他高興,畢竟置身於一群天才學生中,他的好成績堪稱「第一名」呢。
全A成績,終於碰到大鐵板了。有一門陌生卻又必修的重要課程,他上了幾個月後,內心有數,成績大概不會太理想,雖然及格絕對沒問題,但A恐怕拿不到了。這個「好學生」乾脆壯士斷腕,期末考前,毅然退選這門課,避免成績單出現B的「恐怖」危機。
很多美國同學不理解,老師更覺得奇怪,學分費交了,也認真上了幾個月,為什麼他要退選?只為了避免成績單不好看?這個理由對美國人來說,太不可思議了!來年,他再度挑戰這門必修課,一路穩紮穩打,加倍用心,但期末成績出爐後,他,竟拿到了第一個不是A的成績!之前的退選,無異於一場時間與金錢的徒勞無功。
沮喪的他,有點難為情的去見了美國指導教授,甚至,帶著歉意去的。然而,指導教授卻十分開心的恭喜他!恭喜他沒拿到A!教授語重心長的說:「我真是太替你開心了! 你從今日起,再也不必為拿A、拿高分而念書,你總算可以放膽,去做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情了!」
那,什麼才是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 教授笑著回答:「去犯錯與創新吧!藉著課本教你的基礎,然後去有計畫的犯錯、嘗試創新。這才是有價值的!」
台灣小子,如當頭棒喝般醒悟:什麼才是追求知識的本質?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尋求突破,繼續為下一代累積新知,以創新動能造福人類社會,才是知識的本質。好吃的蛋糕是本質;而好成績,只是裝飾的美麗奶油花朵罷了。
「怕輸」心態造成保守的選擇
我,就是那上面故事裡的主角、曾經認錯方向的台灣小子。
當我被MIT指導教授,點出求學觀念上的根本錯誤後,其實是非常受用的。在此之前,我把所有的精神力氣、大概有九成,都放在完成作業、求取高分,而只拿一分的餘力,用以做研究。
但後來,我大幅度更改比例,變成了兩成力氣做功課,八成心思做新研究。以前,一拿到作業,就認真埋頭苦寫,確保盡善盡美以得好成績,後來卻變成了要交作業的前一天,才開始熬夜趕報告。
這並不是說我偷懶,而是我發覺,做新的研究才是更大的挑戰,收穫更多,所以我選擇先做研究。
研究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無底洞,回報會比較慢,不像考試成績馬上就出來,但這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而且雖然回報慢,收穫卻是紮紮實實、屬於自己的,不是考完試就一半還給老師的表面好成績。可以說:那個當下椎心刺骨的B,釋放我長久以來讀書是為了追求漂亮成績的功利迷思,轉向真正的學習本質。
觀念一改變,學習反而突飛猛進。大多數人要念六年方能結束的博士班,我四年就畢業了;因為我把時間與精神,花在對的地方、並做出了新的研究成果,最終得到了教授的肯定,畢業論文順利通過。
「怕輸」文化造成保守的心態
回到台灣教書後,這些年來,我對當時的心情又有一層新的體悟。當年我對科科A的追求,除了從小相信認真念書就是為了追求好成績的迷思,背後,更深的原因是「怕輸」。怕輸、怕沒面子的心理框架,一直到現在,仍然在很多個體、甚至很多企業發展上看到,形成一種保守的文化,妨礙創新的嘗試。
台大管理學院每年都送很多學生到國外著名大學做交換學生。最近一個同學從北歐的大學交換半年回來,與我分享心得。
她的班上有一半是當地學生,另一半是來自義大利、法國、德國、韓國、印度等全球各地的交換學生,有很多分組討論和報告要做。她發現,台灣去的學生,理論學得很紮實,程度一點也不輸外國學生,但自信心明顯比較不足,即使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觀點,但不那麼能夠系統化組織與勇於提出思辯討論。相較之下,「歐洲的年輕學生可能理論基礎比不上我們,但他們不害怕,很敢說出口,討論激盪,發現真的有興趣的地方,再去深入鑽研,很有創意和想像力。」
她的心得我完全瞭解。因為怕輸怕被別人笑的心理,出現在許多層面上,例如阻礙學習新語言(不敢開口怕被笑)、討論課上沉默者占多數,發言的永遠那幾個,但下了課大家卻七嘴八舌意見多多。
我曾經反省,為何必須到了美國求學、從別人的文化反射出來,才看清自己的迷思? 為什麼在台灣時,從來沒有發現過、從來沒有反省過?
答案很簡單。在台灣現有的升學制度下,包含高中基測、大學學測,我們的遊戲規則就是,誰會考試,誰就是贏家!30年前,我念書時如此,現在亦然。
或許,大學前的遊戲規則,真是如此,但是,我們的人生,從考完大學起,就再也不是科科得A者保證勝利了。
唯有能認清環境變化,敢於跨出舒適區,追求本質的創新,才能永保成長動能。從此刻起,掙脫只求第一的魔咒,擺脫怕輸的包袱,大步往前走吧!
最珍貴的一堂課,找尋自己的人生導師
我的前半生,在別人眼中,該也是標準的「金榜題名」、算得上是超級好學生。先後考取建中、台大,而之後的碩士、博士學位,則都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完成。畢業後,在矽谷找到年薪數百萬的工程師職缺,然後娶回了美嬌娘、回台大擔任教授,也有了兩位小朋友。
我必須承認,有一段時間,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也深信只要自己夠努力,無論是「美國夢」、「台灣夢」,我都能美夢成真。
然而,從人生進入下半場開始,我陸續遭逢變故,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深深的無力感。
先是我自己在壯年之時,就得了癌症。跟死神第一次拔河,我雖僥倖得勝,卻也大傷元氣。而沒幾年後,我又遭逢中年喪妻!失去了最愛的人,心裡什麼也不剩,只有空空蕩蕩,整個人渾渾噩噩⋯⋯ 但卻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自怨自艾,因為我還得拉拔兩個正要經歷青春期的小男孩長大。
原來發生在我們意料之外的,才是真實的人生⋯⋯
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看看自己走過的人生路,再想一想每一天,我在校園內觸目所見,年輕快樂、對未來滿懷想像與盼望的學生們。不禁感嘆:在我人生的求學過程中,大多時刻,學校只教如何考第一名、如何過關斬將在大小的考試中勝出? 幾乎沒有人告訴我,考不上「好」學校、「好」科系之後該怎麼辦? 如何勇敢站起來面對挑戰?
聯考制度強調的是,不管喜不喜歡,先搶第一志願就對了! 從來沒有人認認真真地鼓勵我們:尋找自己獨特的天賦能力,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再找出獨屬自己而非主流價值一致鍾愛的「第一志願」?
我們從小經常聽到的童話故事是,王子好不容易排除萬難與公主結婚,然後呢? 就沒了。從沒有告訴我們,王子公主可能吵架啊! 人生的本質就是無常的變動。如果有一天,公主離開了,王子該如何?
沒有人教過我們,我們也從來不會教學生,關於人生,種種的真實與艱難,種種的難堪與不堪。這些,反而是我在歷經人生後,最想要獻給學生的禮物。
人生總有悲歡離合,但我希望我的學生,都比我更有能力,去面對課堂以外的人生挑戰。
如何做? 其實很簡單,提前把這些人生問題,丟給學生去想,讓他們從年輕時就開始思索、有心理準備;提前為他們灌注一些力量,而不是哪一天他們突然面對了,竟只有手足無措的份。人生不會永遠順遂、悲歡離合總無情,畢業之後的人生更不會有標準答案,我想教會學生的,是他們如何為自己找尋答案? 甚至是,能不能在犯錯後,鼓起勇氣選擇補考,而不是沮喪放棄,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人生說穿了,就是由無數的大小考驗組合而成,懂得為自己找到「人生導師」,絕對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加分不少。
而什麼是人生導師?「他」,可能是一份信仰、一場演講、一部電影、一本好書,重點是裡頭的精神,能不能讓你在歷經悲歡離合時,多一點力量與勇氣,繼續朝能發揮自己最大價值的方向走下去?
我不是完美無缺的老師,但真心祝福每一位學生,打開心胸、主動出擊,每天都能遇見自己的人生導師、每天都能茁壯成長。
書籍資料
書名:勇敢做唯一的自己:台大教授郭瑞祥的人生管理學
作者:郭瑞祥/文;陳建豪/採訪整理
發行日期:2013年04月02日
出版社:天下文化
郭瑞祥
1961年出生於台北,曾在台灣大學取得土木系學士,隨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土木工程碩士、機械工程博士,畢業後進入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擔任研究發展中心資深製程工程師,並在職進修取得加州州立大學聖荷西分校企業管理碩士。1995年到台大任教迄今,現任台大工商管理學系、商研所特聘教授。
做為一名大學教授,郭瑞祥認為除了知識的傳遞,人生智慧與經驗的傳承更為重要。中年經歷罹癌、喪妻等人生重大轉折後,深刻體悟人生有許多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於是他以讀書會形式,在台大開設一門結合管理與人生的專題類課程,希望學生提早知道,管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學習,讓自己生命更幸福的關鍵能力,在面對人生大大小小的「管理任務」時,都能以智慧與勇氣做出發揮個人最大價值的判斷與抉擇。
課程推出後意外大受歡迎,也堅定他與更多人分享、用心貼近學生需求的決心。他認真的教學表現曾多次獲得校內教學優良獎肯定,並獲頒台大教學傑出獎,每年僅1%教師能獲此殊榮,係台大給教師的最高榮譽之一,也被學校評選為第一屆優良導師。
感人見證:
郭瑞祥,在台大商學院的工程博士,喜歡創新求變,從理工轉商管,從台大到美國MIT,
- 15樓. 七星連環 白露 中元節2013/07/03 00:43
真好的一課 , 真好的老師 , 是個經師, 更是個人師. 遭受兩次的鉅創 仍然能夠這麼堅強, 願意將自己縫補修復的後的人生心得 , 沒有美化 提早教給學生 .
努力當好學生是好事 , 然而 人生無法迴避的課題 仍是 : 當發現自己就是會輸 , 尤其在人生的大事上 無能為力的時候 . 郭教授是個聰明的人 , 靈性理性都高 , 所以轉彎轉很快 .
除了專業授課之外 , 他教授這些人生的管理 , 也等於是在人間擺渡呢 .
祝福他 健康 , 即早找到 另一個靈魂伴侶.
謝謝盹龜雞大姐真誠的回應!
能夠上這堂人生管理的學生真有福氣。
如果能回到從前,我不會再糊裡糊塗地過日子。
會積極思考自己應該如何面對人生的各樣課題,
做出最有意義的選擇。
希望現在不會太晚。。。
麵包琴人 於 2013/07/03 06:11回覆 - 14樓. 新天新地2013/06/04 11:49沒收到貼文通知
這位教授的岳父岳母跟我在同一小組查經、小姨子(太太的妹妹)是一位傑出的畫畫藝術家、跟兩個姪子相處愉快。
多年前、我也是很被這個真實的故事感動的痛哭流涕。
感謝神! 他們都是基督徒了、遇見這樣的生命風暴、唯有神自己能安慰。 - 13樓. RA™ ♉2013/06/02 14:02課堂以外的真實人生
年紀有了 有些的答案 我卻沒了 ...
然而 沒了標準答案 是件壞事嗎? ㄏㄏ
我只知道 教育 是該把孩子越教越聰明 而不是變笨變呆了
學習 是引導鼓勵他們在學習道路上 越來越開心越有自信 而非扼殺
有沒發現? 國外大部份的小孩 從小就學會這 [最難的一課]
好奇怪齁 呵
很高興才子RA的來訪!
讀這篇文時我總是想到自己的求學過程,
比較屬於死讀書的類型。越學越笨。
可是UDN裡很多像你一樣有思想有才華懂得活用知識的人。
或許你們這樣的人不管在那一種教育體系都能發展的很好。
國外的學生也是素質不齊,但大體來講西方比較尊重個人性向,
並且從小鍛鍊獨立性。
麵包琴人 於 2013/06/03 07:42回覆 - 12樓. 金晟發冠軍磁磚2013/06/01 19:21sorry
麵包同學
對不起
第三篇灌水文,是我以為您還未看過,自覺很失禮趕緊自行刪除
原來您有看到啊
再次對我任性,即興想到哪裡寫到哪裡請求道歉
您就忘了那個回應吧
也對另兩位道歉
妳們三位都是鋼琴琴藝,達到樂匠級大師
聽音樂教室就心滿意足了,做人不能貪心滴
- 11樓. 麵包琴人2013/06/01 06:53呼叫
呼叫呼叫!!
磁磚同學的第三篇灌水文怎麼不見了?
是不是偶不小心刪了?
可否再貼一次?
很重要耶!
ps 如果有敏感話題可以自行修改。
- 10樓. AL2013/05/31 20:22郭教授是幸運有慧根
要不是他的MIT教授給他一個B 激勵他重新分配時間 他不可能四年畢業
老天爺帶回他心愛的牽手 他才能再開始重新分配時間 給孩子 給自己的身體
許多在拼終身職的教授 都忽略了家 家中大小事 內人一手搞定
許多考試冠軍 生活EQ是不敢領教 日子不是只有學校考試 待人接物 才是人生的考驗 妳家的兒子 了解給人方便進出大門 有EQ 讚 ! http://blog.udn.com/rabbitdog/2315112 分享古文
謝謝好友回來鼓勵!
我也覺得年輕時受點挫折未嘗不是好事
以前有一位長者說,要讓年輕人有機會犯錯,在錯誤中學習。
那時我還小不懂,所以總是避免犯錯。考試被扣10分就是天下大事。
現在懂了。
沒有親身經歷過挫折、失敗或錯誤,就不會有深刻的反省與體認。
不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人生。
對人的愛有時也比較表面。
謝謝兔狗狗分享古文!
麵包琴人 於 2013/06/01 06:48回覆 - 9樓. 芸之2013/05/31 16:40人生裡別有教育的一課
哈囉!我也來給麵包姐姐打氣一下!
看了這文想到前陣子看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有幾句話想和姐姐分享!那是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烔明說的:學校其實應要想法讓溫的學生更溫,冷的學生更冷,也就是可提供一個足以適性發展自己興趣與天份的環境外,也應該主動培育並設法增強學生的興趣和專業能力。
這文也讓自己重新思考如何讓生活在意義中更加完整及信仰教導自己更真實地實踐在生活中。謝謝妳給了自己人生裡別有教育的一課!
美麗感性又善良的芸之妹妹,
妳的來訪打氣讓麵姐姐好開心!
老實說這篇文章讓我的心情沉重了好幾天。
因為我常常覺得自己浪費了大半生的時間
好友們的支持讓我心情好轉許多。
無論是學校或家庭,都有責任幫助孩子適性發展他們的興趣與天份
進而培養能力與毅力
千萬不要把公式套在孩子身上
謝謝芸之!
麵包琴人 於 2013/06/01 06:38回覆 - 8樓. 愛馬2013/05/31 14:55學校
UDN系統可能不穩,因為我沒收到麵包發文的通知呢。
呵呵,如果大家的人生都可以套老師教的同一公式,雖然簡單得多,可是多無趣啊?
學校只教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就看自己了!
謝謝麵包分享這篇好文。
哈哈愛神隱的愛馬也來了
麵包好honored!
不是UDN不穩,是我一貼文沒多久就自己拿下來,等5、6個小時才又po上來。
我自己的經驗是學校喜歡塞很多知識與考題,並很少教我們如何思考或解決問題。
以前老師說的話一定是對的,教科書的答案就是考試的標準答案。
不過這也可能只是我自己的悟性太差。
導致我的人生前一半都在follow公式。
不過想起曾和愛馬討論的話,人生本來就不完美。也不能太鑽牛角尖。惜福是也~
麵包琴人 於 2013/06/01 06:28回覆 - 7樓. 金晟發冠軍磁磚2013/05/31 10:55再來灌水
奇怪同學如此好的文章
為何人氣到目前為只,比不上同學其他文章呢?
身為同學看不過,只好再度灌水衝人氣囉
黃教授可能還有許多話,無法在短短一篇文章道盡
原本我大學時有留學夢(不過是留學那時最意興風發的日本)
大四時,在我寫過的大度山系列裡
那兩位來東海半年的柏克萊和史丹佛美國白人好友
他們的求學態度,讓我完全洩氣並打消留學夢
因為那才是真正做研究
台灣一年聯考的第一名狀元只有一人
憑良心說
至少那年聯考成績全台第一名的手足求知精神
差那兩位美國老外學生真的差到天差地遠
回到心靈導師部分
我的親手足求學時,除了愛聊天,愛唱流行歌曲外
她還有參加儀隊社這個社團寄託和彈琴
記得連高中三年級,都還有受邀出國表演
她彈琴當然比不上麵包同學
但我很懷念那段她婚前常彈琴的時光
尤其是彈理查克萊德門的 給艾德琳的詩
真是彈的好棒
所以後來我才會對彈那首曲子給我聽的女孩,整個人癱掉,毫無招架之力
親愛的同學,
我真的很感動。
其實我自己知道我的格子水準不高,
很少人會重複留言的。
謝謝你又打氣又灌水!快哭了。
先去接小孩武術課下課,
晚一點再來回覆!
祝同學今天生意興隆!
你的新文都不能打卡好可惜。
麵包琴人 於 2013/05/31 11:20回覆美國人好像比較單純,
成長過程中也不會斤斤計較成績。
還記得一位美國鄰居媽媽跟女兒高興的Hi Five又抱來抱去
因為小朋友拿了很多B,值得慶祝!
華人父母看到小孩有一個B就像被針扎到,
看到A則是理所當然。
所以為什麼人家的求學態度與求知精神比我們強,
大概是因為他們真的熱愛他們選擇學習的領域。
為了學而學,不是為了好成績而學。
可以感覺到同學對親手足的感情很深呢!
對麵包而言你跟她一樣優秀!而且是個勇敢活出自己的人。
你們這些好友也是我的心靈導師。
麵包琴人 於 2013/05/31 13:23回覆 - 6樓. AL2013/05/31 08:46考失敗是小事
但如不懂失敗是改進的最佳教材 就玩完了 死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