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wing in the wind是美國越戰期間,Bob Dylan為了反戰而寫的歌曲,不過後來卻是被樂團Peter Paul and Mary唱紅了。 歌詞一開始就讓人們反思,到底怎麼樣的人,才夠格被稱為男子漢?是要像傳統思想一樣,英勇善戰,面對敵人絕不手下留情嗎?或許在當時的情況下,大家反戰的情緒高張,屹立不搖的鐵漢形相已不再能表現出人們心目中得真男人,反而是象徵和平的白鴿形相更受到人們喜歡。 這首歌在當時以反戰為背景而深得人心,但我想,即使這首歌不以戰爭為背景,一樣有它發人深省的地方,在這裡我以一個拋開戰爭的觀點來詮釋這首歌。它訴說得是每個人心中剛強與柔弱的一面,固然夠剛強才能夠堅持己見,不為外在雜物所動搖,但太剛強是會傷人的,如果自己只是一味的固執己見,那麼身旁的人或許會認為他們對我們自己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因為他們的苦口婆心絲毫不能影響我們一點想法,他們的哭喊對我們來說只像噪音一樣,絲毫無法博得我們那麼一點同情。 以這種拋開戰爭的觀點來看這首歌,或許少了些甚麼,但誰說,攸關性命的存活的事一定比關於心情好壞的事情重要或沉重呢? 這首歌之所以以Blowing in the Wind為名,我想是因為人類的一切仇恨都是微不足道的,一切爭執都是不足以引發戰爭的,所以,就該放手,讓這些如塵土般微小的紛爭隨風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