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火
一根蠟燭的使命就是要把自己燃燒 , 燃燒是痛楚 , 不燃燒是痛苦 , 那就燃燒吧! 以熱情,
以勇氣,以愛把自己燃燒 , 生命燃燒殆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 淚中有笑,痛楚中有快樂,黑暗
中有亮光。
為什麼我要談的是[ 非愛行為 ] , 這幾天看到我母親的生病住院開刀. 看到兄弟姐妹間
對母親的總總行為回應.給了自己很深的感觸. 自覺天下應該是身為父母的人最是需要
被關愛的人. 也只有他(她)們是最深愛子女. 卻不求回報的人...
曾經看過一本書是這樣寫著.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 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
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
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 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早成功.
從這個意義中來講, 距離與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
最親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
無論父母兒女之間, 還是多年夫妻之間, 一旦沒有了這種距離, 這種尊重
越過了這個尺度, 到了 [ 論語 ] 中說的 [ 數 ]這個階段. 那彼此已經是不獨立的
就產生了隱患,離疏遠甚至崩潰已經不遠了...
最近欣賞起.大陸一位女性談論 [ 論語 ] 這本由古至今被受宣揚的書.
想起以前在學校被老師 要求一字一句要深深的記下. 甚至要求我們可以
倒背如流的文章. 在多年之後再次閱讀時, 自己竟有這麼深的感觸. 竟有
這樣深切的體認與讚許這古人的智慧與涵養.. 不得不稱讚起這位
偉大的先師 - 孔子.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觸呢 ? 人從哇哇大哭落地到走進死亡的深淵.
其實從頭到尾都是獨立一個人. 我們自小有父母的疼愛. 在校有老師的
教誨.出社會有老闆的賞識. 有另一半的相伴等等. 可能接著有孩子的出生
社會地位的提昇等等...看似處於一個群居的社會. 但是我們卻必須要面對
許多時間與空間中的獨立與孤寂. 依照孔夫子的說法.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也就是說. 當我們在什麼位置時要作好我們的本份.
不要越俎代庖. 跳過你的職位去作不該作的事.這是當代我們社會的特別應該
提倡的一種職業化的工作態度.
其實說穿了朋友如此對待. 親人之間也是如此的. 我們多年的兄弟姐妹這次
因為母親的開刀住院有了對彼此更深的體認與了解. 我更從中了解到.
我因多年不在父母身邊. 對於他們了然面對老去的問題 , 我根本沒能為力的
多言什麼. 因為我的不在造成兄弟姐妹間早已視我為不必過問的人士..
他們早已習慣少了我參與做主下決定的過程. 但是對我來說.這卻是讓我
難過不已的事實, 讓我自責許久. 也給予我一個省思的空間....
我知道難過不能自以的我. 不能責備我的兄弟姐妹. 不能要求我的父母改變
是我離家太遠太久...這個位子已空出許久.....然而我必須給予他們尊重與支持
也讓自己反省這過去多年的方式 去善待父母 究竟是不是他們所喜歡的方式 ?
愛!! 不難,,但要讓被愛的人知道有所感受..是該有些許距離 還是應該相依相伴?
是我們用愛別人來進行一種強制性的控制, 讓他人依照我們自己的意願去作
才對 ? 還是該如何才為最適當..?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2009/05/04 15:43距離與相伴
父母就像一根燃燒的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照暖了全家人的心,不管兒女是遠是近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同樣的,兒女不管是距離或是相伴,只要有心,適時表達,父母心中有亮光有淚有欣慰,總會感動沒錯!!大人要的就是盡可能的關懷孩子
而且有人這樣說的
母親是最初的老師.. 我們現在不是只作母親而已
更要成為孩子的朋友 良師益友...甚至垃圾桶等等
母親的處處用心 讓我有更深一層的感動
小威的家 於 2009/05/05 17:4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