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雨賢
詩人鄭愁予有一首代表作〈錯誤〉,其中的「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更是膾炙人口的名句。「美麗的錯誤」描繪一位春閨中的婦女原以為馬蹄響起,是自己期盼的丈夫回來了,因謂之「美麗」;豈料只是路過的行人,所以是一種「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思婦難掩失望之情,期待多時卻仍然落空,跫音久不來,來的卻是過客的達達馬蹄聲,餘韻令人回味不已。
同樣的思春,同樣的期待落空,同樣無奈之情,除了元稹〈月明三五夜〉:「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以及溫庭筠的〈憶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之外,台灣民謠〈望春風〉也有相似之情境:
提及這首家喻戶曉的〈望春風〉,今年已經是八十高齡了!關於〈望春風〉,以下資料係摘自〈維基百科〉以及相關網站:
1933年,古倫美亞唱片決定繼續朝台語流行歌曲發展,於是委由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的〈望春風〉問世。目前流行歌詞版本如下:
獨夜無伴守燈下 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當著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歹勢 心內彈琵琶
想要郎君作尪婿 意愛在心裡
等待何時君來採 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 開門該看覓
月娘笑阮憨大獃 被風騙不知
1933年臺灣民謠〈望春風〉,原唱純純
歌詞是描寫少女思春,據作詞者李臨秋晚年回憶與學者考據,應是源自《西廂記》中,「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後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台灣總督府為了廣徵軍伕,〈望春風〉由越路詩郎改填為日語歌詞《大地は招く(大地在召喚)》,於是《大地在召喚(大地は招く)》就成為宣揚所謂偉大的「大東亞共榮圈」急就章日語版的納粹德國裝甲兵進行曲 。
1980年代初,台灣在民歌時代的推動下,台灣本土閩南歌曲重新受到重視。過世的鄧雨賢與仍在世李臨秋和其創作望春風歌曲重新以新風貌呈現。之後更在鄧麗君、鳳飛飛、陶喆等藝人的重新詮釋下,另有一番風味。
2000年,台北市政府與聯合報主辦的《歌謠百年台灣》與《百年十大金曲》活動中,〈望春風〉不但獲得學者將其列入台灣代表歌曲首位,並獲得台灣民眾最受歡迎老歌的票選冠軍。
〈望春風〉還有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歌詞中的「十七八歲未出嫁,見著少年家」,據李臨秋生前的交代,應該要唱成「當(ㄉㄥ)著少年家」。按臺語中的「當(ㄉㄥ)著」,是無意邂逅、不期而遇的意思,與「見著」、「遇著」的意境相差甚多,唯有使用這個字眼,才足以表達男女不期而遇、四目相對的「觸電」感覺。即使在80年後的今天,〈望春風〉仍一直被傳唱著…
鄧麗君的版本收錄在1971年出版的【難忘的初戀情人】專輯
蔡幸娟 望春風
管弦樂團-望春風
江蘇二胡大師朱昌耀-望春風
台北凡雅三重奏:鋼琴,魏宇梅 小提琴,梁建楓 大提琴,蘇千芳
音樂純為配合圖文欣賞,若有侵權,請即告知,隨即卸下
- 14樓. l.s.f2013/06/30 18:18
雖然懷舊
卻是經典
~~
- 13樓.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2013/06/29 23:25經典名曲!流芳百世!李臨秋的兒孫都在附近,是我們的好友哦!
- 12樓. 平平安安2013/06/29 09:33
純樸
又好聽
的確是百聽不厭 隨寫人◆ 展現完美自信的形象 於 2013/06/29 20:32回覆 - 11樓. 沐雲2013/06/28 08:50
謝謝隨寫人好友介紹這首家喻戶曉的台語好歌望春風
這首連不會台語的我也能哼個幾句呢^^
真是好聽又好記。
- 10樓. Steiff Bear2013/06/28 05:56
小時候聽的是「ㄉㄨ到少年家」,唱法不同?
謝謝您貼了音樂上來,睡前聽,心平靜。
- 9樓. 山楓 @ 薪火相傳2013/06/27 23:46這歌將少女既羞且盼的情懷生動描出,難怪逾久不衰。
- 8樓. 不能正經2013/06/27 18:24再如何重新編曲,只希望不會有人將此首改編成RAP.
Ask not what the beer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beer. - 7樓. 寄居者2013/06/27 16:13想講的話,被樓下「看雲」給講走了。(扼腕)
- 6樓. 竹子2013/06/27 15:16
一直很喜歡「雨夜花」這首歌
這首歌詞裡,見到了那個年代感情表答的"含蓄"
豈是現代這種"速食感情"所能比擬?
- 5樓. 丸子家2013/06/27 12:33
中午好啊 隨意寫就很讚滴老師
好有意境哦..細細聽著讓人就像走入時光機般... 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