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師宴邀請卡
這屆三個畢業班,是從國中部直升高中部的優秀學生,他們之中,有人是從國一到高三長達六年的情誼,有人可能是同窗四年或五年,但至少是同班三年,因此,不僅是個人的交情,乃至三個班彼此的情感,都要比其他的班級來的深厚。
正因為大家的關係密切,所以在謝師宴日期與地點的安排,也都能事先切磋協調,在
記得
當
到了會場,我看到許多學生,有的在交談、有的在張羅,讓我感到驚奇的是,眼前的男學生,無不是襯衫、西褲、打領帶,女同學則是清一色洋裝、長裙,這樣的服裝,讓才幾天沒見的高中小夥子,一下變成了成熟穩重的淑女紳士,整個會場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紳士與淑女
不同於13班的「溫馨」與11班的「歡樂」,12班謝師宴的氣氛是「沉穩」的,節目的設計變化不多,主要是由學生與老師的歌唱和談話交互進行。以下就請朋友們欣賞這段影片。
.
◎觀賞影片前,請先關閉底下音樂◎
當我唱完「神話」之後,同學代表隨即獻上謝師禮,除了一張寫滿感言的大卡,還有一條色彩與花紋都深得我心的──領帶,接著我也勉勵12班一段話:
.
今天我看到男同學很紳士地穿著襯衫、西褲、還打著領帶,女同學很淑女地穿著洋裝及長裙,再回想剛開始教你們時的天真與稚嫩,感覺大家都長大了、也成熟了,我想這都得感謝教導你們的老師。
很高興我能教到這麼優質的學生,走過這段路,雖然有歡樂、有辛苦,而且上課時三個班中也是你們最喜歡「嗆」老師,但是這些「嗆」不僅解決了許多課業上的問題,更拉近彼此的關係,師生的情感也更加深厚,我相信這些必然會深深烙印在大家的心底,因為那是共同曾經的美好。
師生的遇合本是一種難得的緣份,我很珍惜這段情誼。在此,我要衷心祝福大家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像風箏一樣在天空翱翔,越飛越高!祝福大家。
.
在主持同學最後幾句感性的話之後,這場沉穩但不失溫馨的謝師宴,就在大家熱絡的相互道別聲中結束…
↑謝師禮
【後記】
此次連續三篇文章都是以謝師宴為主題,原因無它,只因這群學生不僅努力用心,而且貼心懂事,讓我非常地不捨,於是希望藉由這三篇文章寫下我的心情,並記錄其中的感動。
.
今年三個畢業班的謝師宴,氣氛迥然不同,我想這是因為不同的班級,由不一樣的學生組成,更由不同的老師帶領,在長時間的相處之下所呈現出來的風格的不同。然而,不論是「溫馨」、「歡樂」或「沉穩」的氣氛,在我二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都將會是令我難以忘懷的。
.
衷心祝福這群孩子們!
↑謝師卡學生的祝福
- 26樓.2010/07/18 23:00感恩您
在學校後門接小女六年
最後幾年的國文是您教授的
感謝您
小女畢業後也就沒機會再到後門接送了
誠摯的祝福您及夫人
繼續辛勤的對學生無怨無悔的教導
再次的感謝您
雖然我不確知您是哪位家長
但您這六年來的辛勤接送
才是最令我感動的
我想身為老師就如家長
看到孩子順利的考上理想校系
便是最大的安慰
在此謹祝您及孩子
一切順利 心想事成
隨寫人◆ 展現完美自信的形象 於 2010/07/18 23:35回覆 - 25樓. 岱靈2010/07/17 22:55^^
我覺得你是很好的老師喔
而你的紳士淑女學生的照片中的男學生好帥喔
岱靈^_^ - 24樓.2010/07/17 20:52賓果
一直以來 我的夢想
就是創造"神話"
~~~笑死人的神經病話~~~~~
我們相約說神話!哈 哈 哈
- 23樓. 姿穎2010/07/16 22:15像風箏在天空翱翔-謝師宴之三
詹老師付出多年心血在這些學生身上~
今天..學生们..精心安排..謝師宴
這是詹老師應該得到的禮遇~
我想當時詹老師..
內心一定非常激盪澎湃吽..
祝福詹老師永遠:
幸福開心!!平安健康~!!
- 22樓.2010/07/16 20:41你真的很棒
教學很辛苦 你一定付出相當多 - 21樓. 哲絮2010/07/16 12:52感動
令人感動的謝師宴
教大孩子真的不一樣
尤其是都會區的孩子
看起來很有氣質
- 20樓. the dreamer girl2010/07/15 22:16
- 19樓. 庭楓2010/07/15 14:33RE
離開這些學生老師心中一定很不捨˙ˇ˙
但我們總要「放心去飛」是吧:P
就像老師的標題,我們會在空中翱翔
找到屬於我們的天空,然後實現我們的夢想:)
楓香道上人離去,過往回憶難捨取;
抬首向前不放棄,友在我心長相聚。
*~*~*~*~*~*~*~*
或許我很渺小,但希望我的文字能使人感動^^ - 18樓. 蟬2010/07/15 04:55祝福
老師不只是今年最開心
從今以後 未來的每一天 將時常聽見您教出優秀學生之成就!
真的超帥啊!祝福 拍手)))))))))))))
- 17樓. 山楓 @ 薪火相傳2010/07/15 03:54歸屬感
最喜歡台灣的教學制度之一就是一班學生有自己的教室,全班會一直一起上課。
在美國是科任老師有自己的教室,學生們各自根據自己所選的時間表,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課。所以一個學生可能和這幾個朋友一同在數學教室上課,下一堂就又和不同的人在另一個教室上社會課。
這樣一來就造成去年的好友今年可能因課程表不同就無法在一起,除非家長有心安排課外相聚,否則同學間的友誼就漸漸淡了。
我常因此為孩子們覺得婉惜。真希望美國在這方面能像台灣學習,使孩子們更有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