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認知】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2023/9/22刊登於聯合報民意論壇)
2023/09/23 00:03
瀏覽1,091
迴響2
推薦25
引用0
作家李昂在臉書批年輕人在台北捷運坐博愛座卻不讓座,再度引發博愛座存廢爭議。博愛座讓或不讓、坐或不坐,我以為不應有「道德壓力」,也不宜「偽善」。
博愛座通常設置於車門附近,概念來自北歐地區的無障礙環境。基於安全與人權,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大眾運輸系統都設有博愛座,孕婦、小孩、老人和殘障人士可以優先乘坐,沒有硬性規定必須禮讓,完全是發自內心。
如果捷運或公車上人潮不多,而且沒有老弱婦孺,此時暫時先坐在博愛座是無妨的。一旦有老弱婦孺上車,主動讓位應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倘若坐的並非博愛座,但是有老弱婦孺上車時,仍宜主動讓位。大家要建立「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的觀念,每個人心中都要有博愛座和體恤老弱婦孺的道德認知與文明表現。
博愛座究竟能不能坐?我們不該因為道德的壓力,寧可讓博愛座空著卻不敢或是不願坐;該讓座時主動讓座,不僅能發揮座位的功能,更能充分發揮設置博愛座的意義與目的。.
.
圖/季青漫畫
.
.
.
.
.
.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2) :
- 2樓. 小小茉莉2023/09/23 16:19
博愛座是給有需要的人 不管年紀大小都一樣
我很少搭公車 偶爾搭捷運或公車 看到長者或帶小孩的人 我都會主動讓座 也都能得到很溫暖的回應
其實很多白髮蒼蒼的老人不會特別要求讓座 我遇過很多次他們會說站一下很快就到了 婉謝座位呢
互相體諒、尊重是必要的 隨寫人◆ 食物黑名單 於 2023/09/27 08:03回覆 - 1樓. 愛唱 小天鵝2023/09/23 11:10也許 我就像個老婦 每次都遇上讓位的年輕人 有愛心的 是多數呢
確實,很多事不能以偏概全,多的是有愛心的人 隨寫人◆ 食物黑名單 於 2023/09/27 08:0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