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明訓:行行出狀元。
台大十三妹引起社會話題。台大畢業典禮上校長李嗣涔表示,台大人的資質與天份,有機會去承擔更艱鉅的任務與工作,擔任Show Girl,雖然待遇優渥,但憑內涵,可找到更適合的工作,還說進演藝圈有點可惜。
可惜?這句真不知從何說起。這當中,多少不免有些「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歧視與偏見,更別提「台大人」的莫明矜持。
論起行行業業,只怕演藝圈對社會的影響還高於很多行業。這些年來,除了好萊塢的美式文化常年「入侵」台灣,還有日風、韓流,雖說已到了地球村的時代,但流行文化影響社會發展,演藝產業又影響流行文化甚鉅,照理說,我們應該有更好的人才到這個圈子。
此外,台大人的資質與天份或許高於其他學校的學生,但進了演藝圈,也得遵循市場供需法則,並不是學歷高就會紅、就一定能在這個圈子存活的下去。這才是李校長該為進演藝圈的台大學生所要擔心的。
這些年,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事實上,早在1997年英國即在推動文創產業,韓國也大力支持數位與電影等產業,很多國家都用心在這塊領域,並投注很多資源。
當然,show girl不等於演藝圈,演藝圈也不能就與文創產業劃上等號,但重點是,多元發展的社會,每個領域都需要菁英份子的參與與關心,至於發展的好不好,就憑各自造化了!
- 7樓. orgilvy2010/07/10 09:19台灣Model 發展史
Model的適當學歷,此題無解,要不要是公立的?要不要是留洋的?要不要是學美術的 (沒有影射任何名模)?問了問題,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台灣早期沒什麼model產業,靠著一些秀導,組織起比較固定的組織 (有點繞口,就是經紀公司),沒想到吸引了高學歷者的加入,也就更加的能夠由後台走向前台 (學歷導向社會中,自然的附加價值),甚至某名模的真學歷被大爆作假,都是學歷導向的思維,與產業特性無關。
台大校長提出了真正的問題:到底model產業要求多高的學歷?這樣的要求,台大需要供應嗎?海外學歷可以嗎?或是像美國一樣,一律高中就好,不要連支票兌現都有問題?
我個人以為,作者點出了創意性思考點,文創產業正是問題的答案,英國對於高學歷者投身演藝界,其實是暗暗肯定的,Emma Thomson是正式的戲劇系背景,豆豆先生是劍橋的高材生,如果永遠以美國模式思考,電影界就會很好萊塢,怎樣讓高學歷者投身藝能界,才是重點。
高徒
PS. 名模事件,其實是好的媒體焦點,我想校長這段話,或許是選對了社會關心點,也暗暗幫了這些高學歷 model,下面這篇,則是媒體觀點的 名模效應,歡迎參考。
你今天Plurk了嗎? ----- 如何在微網誌聚集人氣
http://orgilvy.pixnet.net/blog/post/29600763
- 6樓. 茶花園2010/06/12 21:22政客吃垮台灣,官員害死台灣。
雖說古有明訓:行行出狀元。
但我個人認為若要當show girl ,就不必要那麼辛苦考上台大,也浪費國家教育經費,不過,或許不是她的錯,是社會使然,失業率高的緣故,政客吃垮台灣,官員害死台灣。
- 5樓.2010/06/11 17:56五姬和十三妹
在台大浸淫數年
卻用"十三妹"為代稱 顯然是沒請教台大的碩學鴻儒
用"十三美"取其字音 或 "十三姝"取其字形
都比"十三妹"強
至於"五姬"就更等而下之矣
- 4樓. 麵線2010/06/11 12:39不完全同意
如果今天台灣的大學仍是以通識教育為主, 我非常同意版大大的說法.
但是現在台灣的大學已經技職化了, 讀完大學技職教育才轉行, 是浪費資源.
所以可看出問題的癥結, 就是這些學生在聯考制度下, 並不真知道自己以後的路要怎麼走, 這才是大問題.
台灣各大學或可開一個演藝學院吧!
- 3樓. 時和2010/06/11 09:28會不會是 Show Girl 的定義出了問題?
會不會是 Show Girl 的定義出了問題?
校長所說的 Show Girl 指的是展覽會場的 Show Girl?
能不能展現才藝 應該才是校長所關心的。
明星或是主持人 和 Show Girl 的定義應該是不同的?
- 2樓. B2010/06/07 15:37
- 1樓. blue phoenix王心凌和一個中國2010/06/07 09:23說得好
替你拍拍手
不過我覺得他以校長身份來期許學生
有其理由
情由 可原
他的時代甚至現在
大家都還有先士再仕的觀念
不然還去唸台大幹嗎?
高中就可以做事了啊
blue phoe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