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光榮血統的Art Deco
2009/11/30 10:34
瀏覽3,211
迴響1
推薦2
引用0
「Art Deco、Art Deco。」
最近建築吹起一陣Art Deco流行風,從外觀、立面,到內部石材,均標榜Art Deco,究竟,建築的Art Deco是什麼?
它是利用線條或圖騰裝飾在壁岩上、格局方正的建築風格。建築上最早出現所謂的Art Deco,是在紐西蘭的Napier小鎮,西元1923年,一場芮氏規模7.9的強烈地震,幾乎毀掉Napier,災後重建時,全鎮住戶同心協力,並且有計劃地將一些簡潔對稱的幾何圖形融入建築中,讓世人為之驚艷,自此,Art Deco便引領設計的潮流。
從歷史角度來看Art Deco,或許更能梳理清楚。在二、三○年代,因為歐洲的工業革命,延伸在日常生活的建築、設計及家具等,都以Art Deco為主流,這股流行風也蔓延到美洲及亞洲,當時無論是紐約、上海、及東京,甚至是台北,都有不少建築物採Art Deco。
例如1930年完工的紐約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就是徹頭徹尾典型的Art Deco,上海外灘也有Art Deco的語彙,日本在1933年,明治天皇為了愛女允子妃新婚的住家,跨海請當時法國著名的Art Deco設計師 Henri Rapin,在京東的目黑打造了「朝香宮邸」,也就是現在的東京都庭園美術館。
台灣則在日據時代留下一些Art Deco公共建築,像是迪化街、內湖庄役場會議室及三峽橋等,近期最著名的則是亞都麗緻飯店,從外觀,到內部家具、壁飾、樓梯扶手、燈飾等,都是Art Deco。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