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大禹嶺(觀雲山莊) →慈恩(何家果園) 大禹嶺(海拔2565公尺),由觀雲山莊出發,經合歡派出所、關原(海拔2374公尺)、合歡觀雲、關興橋、關原橋、匡盧隧道(長85.1公尺)、明隧道、野溪休息區、碧綠隧道(長294公尺)、金馬隧道(長155公尺)、金馬公廁、愚公峭壁、明隧道、碧綠、碧綠神木(海拔2150公尺)、翠谷橋、慈航橋、石隧道、慈恩橋、慈恩隧道(長47公尺)、羊頭山登山口,最後到達慈恩山莊對面的何家果園。
第三天行程內容:
昨夜山上一直下雨,今早天光乍現時雨已停歇,山上霧氣凝重,山莊在樹林的懷抱中特別寧靜。由於上山的旅客不多,今天的早餐只有簡單的中式稀飯配台式小菜,但在物資缺乏的高山上,這已經是可以比美五星級飯店的精神款待了。

不過今早在觀雲山莊中有個小插曲,當我7點準備吃早餐時,山莊的服務員竟然很驚訝地問我:「昨天你不是告訴我不想吃早餐嗎? 」我用很疑惑的口語回應他說:「我昨天checkin的時候没有說過我不吃早餐呀!」我想這當中一定有一些誤會,但他拼命的跟我解釋,並強調我昨天有告訴他「我不想吃早餐」。經過他3 ~4次的「強調」之後,我理解到他內心的恐懼…事實上他的口氣是焦慮的,因為沒有為我準備早餐,他擔心會遭到客人不滿與投訴,所以拼命的解釋並強調是我自己沒說清楚。我告訴他沒有關係,不是什麼「大」事情,並低聲詢問他:「那現在準備還來得及嗎?」這個時候我看到他的眼神與態度隨之改變,趕快領我到餐廳,告訴我坐在什麼地方,然後他進入廚房為我額外準備了一份比較簡單的早餐,我坐下之後心中細想, 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個性跟年齡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我很高興自己看到他內心的焦慮與不肯認錯的原因,即時換了一種溝通方式化解僵局。事實上,準備早餐這件事情並不困難。我想這就是人性脆弱的一面,如果願意直接承認誤解,這樣的尷尬與可能帶給對方情緖上的不滿,就會很快的消失,這是我今天出發之前在徒步中橫的大自然教室中學到的第一堂課,感受到人與人的相處,誠懇、寬容與理解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為別人帶來比較輕鬆的互動,維特這樣的態度也會帶給你自己一整天愉快的心情。
吃完早餐約7點半,我踏著愉快的心情步出山莊,大雨過後的早晨,山間晨曦把山莊前面的樹林灑上一片金黃,在林間下山的路段光彩奪目,猶如走過金馬影展的星光大道。今天預計的徒步距離大概20公里左右。昨天從大禹嶺到觀雲山莊這一段路程,是我在多年前參加救國團健行隊的第一段路程,當時隊員們彼此還不太認識,而且當日是颱風過境,太家都在雨中低頭急行,所以也沒有太多的印象,唯一的有印象的都是在到達慈恩山莊之後所發生的一切。雖然如此,今天的旅程也帶給我一次又一次的驚奇,譬如通過兩個古早味濃厚的隧道,也看到了合歡山口的三叉路隧道,又經過了中横的最高點,標高2565公尺,呼吸起來似乎都覺得氧氣不太夠了。


我走到接近慈恩山莊大約三公里的路上,隔著山谷的對面,看到了整座山莊外觀。我認出她了,她是我過去多年來不斷在記憶中出現的慈恩山莊,尖尖的大門招牌,橘紅色屋頂,雪白色的牆面,雖然還是有些小改變(她的右側蓋起了另一座二層樓水泥施作的新慈恩山莊),我也認出在它左側約一公里處的瀑布,山溝還有巨石堆積的天然景觀,年少的我們曾經在那邊拍了很多照片(因為當時被颱風困在慈恩山莊,白天沒事只好到溪水邊勞動服務搬一些石塊上…)。 我這次徒步也刻意翻拍了許多照片,放在手機裡面沿途回味。那時我們的年紀都只有16~20歲,認識了一群來自社會各界及各地的新朋友。它是我高中一年級暑假的第一次活動,但是也是我人生除了讀書考試之外第一次有機會認識不同學校的朋友,尤其是異性朋友…所以在這樣的一種「少年維特的煩腦」時期所發生的青春記憶,一直在我內心留下美好的回憶。




到達慈恩山莊的時間還不到下午二點,我很驚訝自己的腳程竟然如此快速,應該是下坡路的幸運,未來幾天的路途大概都是約20公里左右的距離。 我要提醒自己放慢步伐,才能好好享受徒步過程中帶來的沿路美好。今天在路上遇見幾次交通管制,因為道路坍方,所以有些修路工程正在進行,大型機具開挖與鑿穿山壁,確實相當危險。在管制點上,我看到許多技術人員揮汗加班工作。 我試著用比較和善或近乎懇求的口語向他們表示,我只有一個人徒步,我也有戴安全帽,我會快步通過施工的地方,如果可以的話,請他們讓我先行通過,否則在管制時間等待在路旁,至少也要一個小時以上,更可能延誤我抵達下一個住宿點的時間。人與人的相處就是互相尊重,管制人員看到我態度如此誠懇,接署跟旁邊的其他工程人員做了討論之後,很勉強的暫停施工並讓我快速通過,並且強調依規定我是不可以通過的… 除了感謝他們之外,我也加快腳步以免延誤他們的工作。這是我今天第二次感受到人與人的相處,保持誠懇、友善與尊重,經常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很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