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原來我是「脫產人士」
有次興起前往北京的英文補習班了解課程,接待的服務人員說明完畢之後,拿出一張表格請我留下資料。姓名、電話、地址都是例行公事,到了選擇課程時,對方問我要選哪一種?週末班?夜間班?脫x?
「啊?什麼?」我聽不太清楚。
「脫產。」
「脫產?有課程叫脫產?!」
在台灣,脫產不是指有人刻意將名下財產出脫給他人,以避免財產被人追討或查扣嗎?這和課程有啥關係?
對方臉上顯然有三條線。
「你不是本地人,是吧?!」
「嗯啊ooxx….」
搞了半天,大陸說的脫產,就是暫時脫離工作。補習班所謂的脫產學習課程,其實就是白天班課程。對大陸本地人來說,他們可能是獲得工作單位許可來上課的,類似台灣的留職停薪,所以會特別規劃出脫產學習這個項目。
但,為什麼叫脫產呢?想半天,大概是「脫離生產線」的意思吧!在大陸這樣的共產國家,使用脫產這個詞,好像也不那麼奇怪了。
之二小資VS薪貧
小資也是共產國家才會產生的用語,小資產階級,如今這詞已經非常普遍,台灣也用的爛熟。在大陸看到裝潢稍微有設計感、有氣氛的小店,很容易就冒出小資情調這個形容詞。然而,都說台灣社會已經M型化,中產階級消失不見,我心想,在大陸小資這詞所代表的那一群人,放在台灣,大概就變成「薪貧」族了吧!
之三小倒、白領、金領
從大陸火紅的電視劇「奮鬥」裡看來的。台詞是:「你們都是北京的小倒、白領、金領,但我是誰?北京對於我就意味著整個世界,然而我對這個世界是那麼陌生…」
白領、金領不難理解,可什麼是小倒?我查了百度百科,很多大陸人也紛紛提出疑問。好了,答案揭曉,網上說是北京俚語,意思是「二道販子」。可什麼又是二道販子?再查一下,原來是指「非法買進賣出商品以獲利的商販」。這麼說來,就是投機客囉!
順帶一提,奮鬥的簡體「奋斗」,我每每看了都很想唸成「畚斗」,掃地用的工具。如同北京捷運站常見的一詞「禁止摆摊」,我第一次次匆匆走過,看快看成「禁止擺頭」,不禁納悶這是什麼鳥規定,居然禁止在捷運站擺頭?後來定睛一看,人家寫的是禁止擺攤啦。
之四檔次
檔次、高檔,這詞,台灣雖然也用,但總覺得頻率沒那麼高。在大陸則是經常是掛在嘴上的用語。我覺得可能是大陸的「身份、職業階級意識」比台灣明顯,例如開餐廳的業者,一開始就會清楚定位餐廳的檔次,想要服務的客群,所以在業者口中,很容易就會聽到:「我們這家餐廳是比較高檔的,顧客群一般是白領、金領階級以上。」也很容易聽到大陸人詢問:「請介紹好吃的餐廳,要檔次高一點的。」
同樣的問題,在台灣,我們或許會以消費高低來區分餐廳,或者以「高級」和「平價」來形容餐廳。當然台灣專門服務某種階級的餐廳也是有,像是隱密的招待所、俱樂部等。只是那就比較脫離一般民眾的生活了。
之五吸引眼球
大陸的報刊雜誌常可見到這個詞,一看就知道是吸引目光的意思,但「吸引眼球」實在是太白話,又好像是把英文直接翻譯過來一樣,雖然知道意思,但就是覺得這個詞實在是不夠優美。
沒想到,在網路傳播無國界下,我最近已經看到台灣的媒體使用這個詞了。(連結見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3&f_SUB_ID=2917&f_ART_ID=134287)
但若我是作文老師,看到學生作文寫:「這幅畫非常吸引我的眼球」,我還是會忍不住想要把這詞圈起來,建議他修改,畢竟,這個詞,實在不具修辭美感。 又如最近熱翻天的直航旅遊新聞,「踩線團」一詞不斷入侵台灣人「眼球」,雖然很容易就知道踩線團大概就是先來探查路線的旅遊團,但你還是會覺得沒頭沒腦。直到很後來我才看到有媒體解釋,踩線團是大陸的說法。那麼,台灣媒體在使用這詞時,怎麼完全都沒顧慮到台灣人是否了解?怎麼不試著轉成台灣的用法?
不同地方的用語經過網路的即時傳播,迅速交流,納為己有,似乎是抵擋不了的趨勢。就像我一直都不了解為何有些人要稱大陸為「內地」,忍不住上網查詢,原來是沿用香港的說法。然而,台灣並非特區,稱大陸「內地」顯然不當。語言交流很正常,但若盲目的全盤接收使用,恐怕會把自己的優點和優勢也放棄了。
之六暢想、創想
這個詞大概是源於一則北京奧運廣告吧,「暢想2008」之類,結果大概大陸人愈看愈喜歡,愈來愈多宣傳標語都跟著用,什麼「暢想台灣旅遊」、「暢想綠色未來」等。類似的還有「創想」一詞,造句譬如:綠色創想、藝術創想等。但這兩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暢想,暢快地想?創想,創意發想?
從事廣告業的朋友說,大陸人很會自己發明一些詞,我們看了奇怪,他們卻認為是絕妙好辭。
我或許還是傳統保守派,受不了太沒道理的文字拼接或無厘頭的火星語,但年輕一代對於自創語言的接納度愈來愈大,台灣媒體工作者想也不想就直接移植過來,看來過不了多久,這些我認為奇怪的詞,恐怕也會轉成常見的台灣用語了!
- 19樓. 无名2008/10/14 11:28XXXX
看完楼主这篇文章过后 总感觉有点点不舒服``
文化是多样性的``
尊重 包容 别人的不同,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说法,没有好与坏的标准。只是习惯不同罢了。
你不习惯 但不至于诋毁吧?
怎么就看不到大度与包容呢?
被人与你不一样的 就是落后的吗?
可笑!
- 18樓.2008/10/03 22:15用語
這些中國人的用語真是特別 我和我第一個四川同學朋友說話時也常常鬧笑話 他和我說我們打D 我還以為他想打豬出氣 他說我好牛 我還以為他說我個性好牛脾氣
- 17樓. 北京哥们2008/09/07 12:08北京哥们
我来自大陆,刚看了你的Blog,谢谢你很用心思的在了解北京,有个建议你一个新的群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formosa/
里面有很多很生活化的来自两岸的年轻人相互问答,也许可以让你了解大陆这个很近可也依然还是有点“远”的区域
PS:豆瓣网原来是一群喜好书评的朋友聚集而成的SNS;所以话题相对轻松随意,我也是刚发现不久~~~
- 16樓.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2008/08/27 16:18公交車 ?
不是 3P 或 多P ? 巴士 Bus 之意 !
在日本,"無料" 不收錢;"有料" 要收錢。
懇請不吝賜教? - 15樓. 散步2008/07/21 19:18小小看法
香港稱大陸為内地是說内地比大陸不含歧視成分,不過說回來,字詞改了歧視一樣存在。
倒是臺灣稱之爲[矽谷]大陸稱爲[硅谷]~~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這兩個地方原來是一個阿。矽和硅原來是一樣東西~~冷汗
不過好似在大陸上堂寫吸引眼球還是會判錯哦~~一個認識的朋友說的。就和平時翻譯可以出現很多粵音詞但是寫作要標準是一樣的。
大陸這個字眼會有歧視成分嗎?在台灣,稱大陸反而比稱中國,更普遍為人接受。吸引眼球這個說法也不是錯,對我來說,只是不習慣這麼說而已。 黃靜宜(辛蒂雅) 於 2008/07/22 13:09回覆 - 14樓. 乱石2008/07/21 09:30联想太丰富
我们叫股份公司,日本叫株式会社,就是个名字而已。以前叫“生产建设”,台湾叫“拼经济”,能讲到“共产”,联想力太丰富了。不知道在台湾如果辞去工作去学习外语叫什么,我们一直叫“脱产”。
另,北京缴纳宽带费应该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缴的。
你好,不同地區的用語,原本就會令人感到新鮮有趣,因此產生聯想也不足為奇吧。在台灣辭職去學外語,就是辭職、再進修,沒有特別詞彙去描述這類族群。
謝謝你的建議,不過去銀行繳也蠻方便的!
黃靜宜(辛蒂雅) 於 2008/07/21 12:26回覆 - 13樓. heine2008/07/20 01:41脫產……
「脫產」讓我聯想到多年前一篇網路文章,提到兩岸在電腦詞彙上的差異,其中,我們所謂的「離線工作」,在對岸便稱為「脫機工作」……
估狗了一下,找到了不少電腦詞彙差異的文章,而下面這一篇還不賴:
http://blog.yam.com/colorman/article/14670981
哈哈,那人看來挺『不喜』大陸人的,註解的有些誇張。不過我又想到一個,每個月要去銀行繳網路費的時候,保安問我要幹嘛,我都得說三次,才能說出正確的繳費項目。
保安:『辦什麼業務啊?』
我:『繳網路費。』
保安一臉迷惘。
我:『喔,繳寬...寬頻費。』
保安再度迷惘。
我:『ㄜ,繳寬帶費啦。』
這下子保安總算豁然開朗,我也鬆了一口氣。
吼,真像『通關密語』啊。
黃靜宜(辛蒂雅) 於 2008/07/20 12:45回覆 - 12樓.2008/07/19 23:46有趣
當我看到"踩線團"這詞出現在新聞, 倒是想到中國武俠或黑社會要做壞事之前先去勘查路線地形哩, 我還想如此這般的"賦予新意"倒是蠻絕的.哇,不飛想的更是有意境。看來大陸用語在台灣人心裡,根本是『一個詞語,各自表述』嘛,呵呵! 黃靜宜(辛蒂雅) 於 2008/07/20 12:34回覆 - 11樓. taiwanmickey2008/07/19 00:54特牛的脫線
兩岸的差異有時說起來特厲害有趣"脫產"如果改成"脫線"不是更瞎一些!!
我聽在大陸的朋友說起這問題~他們寫了一個"門"在中間再寫了一個英文字母"T"~要我猜是什麼字~答案是兩個字"問題"
不曉得是真的還是假的~
這字還真的特奇怪,沒見過哩!下次遇到大陸人再來請教一下!黃靜宜(辛蒂雅) 於 2008/07/19 23:30回覆
- 10樓. 雪莉寶貝2008/07/18 13:31妳的文
超級吸引我的眼球啦~~~
大陸人用語用語真的很妙
他們講話的腔調 發音也很妙
一整個吸引我的耳朵和心臟~~
生命中最美好的 非愛莫屬你的融入和模仿能力也太強了吧,讓我佩服的雙手雙腳都想趴在地上!話說回來,我最近還在想,為什麼是吸引眼球,而不乾脆講吸引眼珠呢?感覺那個畫面更寫實,更有臨場感啊。
黃靜宜(辛蒂雅) 於 2008/07/18 14:5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