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
冷鋒接連
寒流一波又一波
預定的阿朗壹古道旅程著實擔心著...
.
該怎麼感謝老天?!
當日的碧海藍天
舒適的氣候
美了阿朗壹太平洋海岸
.
.
.
位於縣道199甲的小七是重點補給站
點心、水飲在此一次補足
更重點的是務必再一次解放
古道沿途可沒有方便的洗手間
受控管的自然保護區
事前必須先預約申請入山登記
出發當日古道入口處的檢哨站一一核對身分
跟著導覽解說員起步出發
古道長約8公里多
介於臺東縣達仁鄉南田村←→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
兩端自由選擇,一端進一端出
單向的古道
無論從哪端出發,平均5~6小時的過程
沒有退路,只有向前
現今「阿朗壹」之名取自台東安朔部落的舊稱
.
古稱「琅嶠卑南道」則源自兩地地方的舊稱
琅嶠=恆春
卑南=台東
8公里,一路大多是形如大顆鵝鑾石的礫石灘
這一顆一顆渾圓飽滿的「南田石」讓你步步為營
得專心走著,注意每顆石頭、踩穩每一步伐
也因為要埋頭專注在腳底
反而失去很多心力欣賞美麗景色
通過前段的礫石灘
來到俗稱好漢坡的觀音鼻岬角端
導覽員先為大家加油打氣
傳說中70度的陡坡
拉著繩索,攀上高低不一的土石階
心肺的考驗,小喘著
皇天不負苦心人
征服了陡上的喘息
登高海望
全視線的海岸~太平洋之美
海洋藍的漸層搭以白浪滔滔
大自然的風光如此迷人透心
有上就有下
好漢坡的陡下,再度拉緊繩索順著土石路下滑
乾晴的好天氣,揚起了漫天塵土
不覺有憾,宛如驕傲的印記染上一身
再回首
藍天襯綠林
我挺過來了
走在後面的夥伴還努力著.....
全路段幾乎毫無擋陽遮雨的古道
只有一處小樹林間較寬廣
這裡也是午餐之地
內急的登山客稍稍可以藉周邊隱密之處緩解一下
路未盡
簡單休息之後
繼續行程
前方還有一大半的路程等著....
斷層、風化、海蝕
造就了豐富的海岸地形,危岩奇石漫布
自然原始的路徑
體驗古人徒步穿越的足跡
豔陽下、海濤聲、礫石灘、岬角穿梭
沒有公路、沒有隨手可招的便車
現代文明前的辛苦
南臺灣太平洋海岸線的美麗旅程
與山海自然呼吸
simma 110.01.16.阿朗壹
- 6樓. 星海辰歌 ✿ 泉2021/03/26 15:15
一整路不是走在難行的石頭上,就是危險的土石階
每一張相片都是得來不易的,感受海的美、海的呼吸! 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謝謝您的精彩分享!
- 5樓. CatCat2021/03/23 17:08台灣的海邊景色永遠都是那麼優美與遼闊.
- 4樓. 雲大少爺2021/03/18 01:32
你的阿朗壹擺很久了
可以出新菜囉
- 3樓. 羅希希2021/02/26 09:246- 7年前去過,美麗的古道
相隔了這麼些年~不知道我照片中的景象與您過去所見是否仍然依樣?!
受保護的區域~~應該沒有多大變化才是~~~
前幾日有消息顯示說這段古道名稱已經回歸「琅嶠卑南道」
一直以來被稱呼的「阿朗壹」其實是另一段....
simma 於 2021/03/05 09:53回覆 - 2樓. 淘氣麗莎2021/02/13 19:39照片真好看,
尤其是石頭,
拍攝的真美。 - 1樓. the flying kite2021/02/09 16:14寶島上每一個人,一生至少該來這裡走一回;可惜我知道有這古道,天時地利人和都湊在一起時,我卻聽說會經過一個溝,跳不過去會跌到海裡。如今歲數更大了,能欣賞您拍的美景,也就當作自己去過...謝謝!
有一段瀕海崖層,漲潮時會淹沒石灘路
通過的人就必須跟著浪潮退去的瞬間快速通過
動作慢了就會被下一波打上來的浪濤濺濕
我們這一團很幸運~到達此地正是退潮時間
可以從容地走過~~
和煦的冬陽下~我們一夥人完成了旅程
天時地利人和!
simma 於 2021/02/10 20:1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