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索亞詩句「我曾渴望如聲音般因物而活(I have wanted, like sounds, to live by things.)。」
佩索亞時空—《里斯本的故事》作者徐明瀚在文中詮釋該詩句引申出~「物的繁響才是城市靈魂真正的生機所在,而這種繁響就是所謂城市的音景(Soundscape)。」(註:謝謝書友Thomas Skyland分享此文,引起我的共鳴!)
非城市呢,該是無聲與寂靜?
歷險歸來~
最近和家人探訪距開普敦370公里的鄰省~北開普省天文中心。女兒安排了一趟三天兩夜旅行+看星星+造訪南半球大望遠鏡與野生動物園之旅。再次親身體驗了文句中的對比~寂靜無聲的荒涼文化。
車子開出西開普省,頭一次進入北開普省境內旅遊,才知道西北開普兩省界線暗藏著另一個陌生/乾旱/無聲/零污染/無人煙/無網/照明有限的大片自然原始寶庫~塔卡瓦·卡魯國家公園(Tankwa Karoo),東部有Roggeveld懸崖,西部有Cederberg,南部有Klein Roggeveld山,佔地面積14萬3600公頃(等於一千四百三十六平方公里,香港面積不過一千一百多公里,這個區域比香港還大,更是台北市的五倍大),人在其中只覺渺小無助到茫然,車子愈往前行,愈覺出一種陷入流沙,愈陷愈深,深不見底,無路可逃的恐慌。
公園四周群山圍繞,平原內遠近可見雄偉的峽谷與乾枯的河床。到處生長著一叢叢低矮的植披,用手掌即可丈量其高度。陽光下這些植披與茅草,呈現出大面積枯黃色的荒涼景觀,蘊含出另類生機與韌性美感!
讓人驚嘆的是,看著遠處吹起一個個若小型龍捲風的氣旋,下車體驗,卻是連一丁點兒風聲都聽不到,世界除了靜,還是靜,覺得像是在火星上旅行,只有荒涼和孤寂!
靜,一種深入靈魂的沈默(Nothing more than a silence that reaches deep into the soul...)!靜,竟是一種讓人懼怕的偉大力量!
那一天特別酷熱,頂著車外四十度高溫,進公園到中途決定放棄遊動物園,另尋新路出園,共走了一百八十公里的礫石/泥土路,卻耗費六個小時一路顛簸震盪且似烏龜般超慢速度爬行,最終接上舖有柏油的路面。(看遠處有車,且不再捲起漫天風沙塵埃,就是了!)
女兒踩上油門穩健趕路,直到暮靄蒼茫月娘亮眼的日落最後一分鐘~晚上八點半,看見不遠處小教堂的燈光,終於回到投宿小旅館。
比預計返回時間晚了兩個小時。
旅館老板娘Cathy臉上露出釋懷與高興的笑容出來相迎,顯然她正為我們的遲歸發急呢。她說已打過兩通電話連絡我們,但網路不通(山區裡沒有網),她還去旅館對門警察局備了案。真是感謝她如此關心友善!
先生女兒雖多次駕車在南非與非洲旅行經驗,這一次著實讓大家都感覺到危機與險峻!
最主要是這片礫石子路像走迷魂陣般的無盡頭,且無網!不像以往好歹保持對外通聯的機制,深入再遠,但背後我們有保險和拖車可以求救。
So,不只Cathy高興,我們也自覺歷劫歸來,能重返文明世界真是令人鬆了一口氣。向Cathy點了這兒極富盛名的各種羊肉料理~烤羊排,羊肉漢堡,羊肉炒麵,一家人開香檳好好慶祝一番!
返家這兩日整理照片,當時涉入險境的心情已淡化,開始懷念與回味起荒漠的風景,覺得那兒還是值得再去探險!只不過,下次希望無論是自己的或租借的,一定要開四輪傳動車前往,且一定要選在春秋旅行,還可賞野花和各種鳥類。至於夏天旅遊?喔,忘性該打~連動物都知道避暑啦!
南半球最大望遠鏡~
此行主要目的地是造訪南非天文台設於Sutherland觀星地(South African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SAAO) Sutherland),以及參觀南半球最大的望遠鏡(South African Large Telescape(SALT))也稱非洲的巨眼~Africas Giant Eye!
它們位於Sutherland小鎮18公里外的山頂上,巨大的望遠鏡於2005年由南非與德國/紐西蘭/玻蘭/英國/美國共六國合作,斥資3200萬美金,於2011年建成啟用,它與北半球最大望遠鏡(建在美國德州)造型及設備完全相同!
天文中心還建有大大小小不同的望遠鏡,每一台都隸屬不同的國家。這些國家天文學者,以電腦同步在自己國家操控他們的望遠鏡。所得資料獨享,南非坐收租金和興建及管理費。
難怪在如此荒涼貧瘠之地,距高速公路一百公里的世外小鎮Sutherland與通往高原天文台的道路竟全都是柏油路面。而小鎮附近通往國家公園及其內數百公里同級的道路卻只能是礫石或泥地。原來經費來源大不相同啊!
只有駛過碎石子路的人,才了解開在柏油路面上心裡的踏實與感恩。
感恩這兒無光害無污染的高原和星星,造就了這個小鎮的旅遊盛名和完美的路況!
夜間觀星雲~
我們到達當地的第一個晚上就參加了民營導遊觀星,當地多間民宿擁有人Jurg除介紹星空相關知識,還備有數台比肉眼放大七十倍的天文望遠鏡供遊人賞星雲。
這趟夜間觀星旅程,喚起兒時記憶。住桃園鄉下的我,在夏日夜晚,常與姊弟們一起躺在家門口井蓋上觀星,記憶中的星光可比Sutherland美多了。天上銀河若一條寛腰帶,美不勝收。我們在井蓋上吹著涼風說著夢話數著星星驚叫著流星。。。!流星,刷過天際也刷過我的童年!
只是那時我並不知道我眼中看到的星星有很多竟相距地球一千多光年之遙,它們可能早就死亡或不存在,我們眼睛見到的星星很多只是虛幻!那些我們看起來發著藍光有生命力年輕的星星或是發著紅光表示死亡或爆炸的星星,現在都有可能角色互換。生命/宇宙,實在是件太玄妙的課題。
欣賞星雲,走過荒漠。。。,只能心存更多的敬畏和感恩!
註:Sutherland小鎮是南非最冷的城鎮,平均年溫度為11.3°C,冬天降雪為觀光熱點。小鎮環繞著這座小教堂建成,它是小鎮最具歷史的標的。非玉/攝自北開普省!
The Quest by Tim Wheater
- 13樓. 非玉2017/02/15 04:14
每回想起這次的驚險,都覺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得牢記!
會掉以輕心,是以為在南非境內旅遊,所以出遊前女兒只事先訂了小旅館和夜間觀星星。
沒人上網查進野生動物園道路的路況。一路上把認路功課全教給導航。
所以任何事,真的都不能輕慢對待!尤其想起返家第二天車子電瓶就當了的事實,若是在那日旅遊的荒野中發生,真是惡夢醒不來囉!
齁,捏把冷汗!感謝小天使照顧!
- 12樓. 秋裡( ~賞花思故人 )2017/01/26 22:01
謝謝分享非洲的荒漠之旅,探險的感覺,歷劫歸來的感覺,
能深入這區域,何其有幸,讓去過南非多次的自己不得不說: 我真沒去過南非呗...
秋裡,新年好!好久不見!看妳去澳洲玩啦!真太棒啦!
南非這兒太多值得發掘深入與探險的風景,真的很難窺其全貌。
愈住發現自己還有太多的風景尚無緣親見。
女兒說起,開普敦這裡有一處私人探險路線,進入後就沒有回頭路,得一直走到某處懸崖縱身跳進溪流,游上岸後,才能走出險境。這我可不敢嚐試。
另外,在西開普省的Ceres(喜悅)附近一處私人的Kagga Kamma Nature Reserve,
設有岩洞旅館。風景也一絕。覺得能把南非風景走透透,都不是大容易!
非玉 於 2017/01/27 04:09回覆
Kagga Kamma Nature Reserve in Ceres, Western Cape - 11樓. 一畝桑田2017/01/14 09:22礫石子路
以前台灣鄉下攏馬係礫石子路,
我還赤足走過一段很長的礫石子路呢,
這也是難得體驗,
開車走礫石子路就不錯了。
這樣的歷險還不致於心驚膽跳吧?
是,文明都從無到有。。。!
走過會淡忘,由奢再入簡,難!
主要是~車行顛簸中看似無盡頭,一種繞不出/心中沒有底的類似盲行。觀光地圖上也未清楚標示週邊道路公里數。
人車進入一望無際的554平方英里的大片面積,發現全無人煙(因非觀光旺季)無網,在太陽未下山前,尚不致於心驚膽跳,但會心生恐慌。
人處於陌生環境裡的探索,衍生出未知的歷險和新奇,可能是人們樂於嚐試的緣由。我想!昨拜讀一畝先生貼的倉央嘉措情詩,字字細讀,樸實無華的真情流露!回味!
非玉 於 2017/01/14 14:07回覆嘻,回頭看自己回應落落長,不好意思,其實不過全是個人的感受啦!非玉 於 2017/01/14 14:18回覆
- 10樓. jasminek2017/01/14 03:20
- 9樓. 賈爸2017/01/13 23:40紐西蘭北島
有一條和國境內山光水色很不一樣的 Dessert Road
沿路的荒涼景色和妳圖中的公路相似
路的一邊是毛利人的聖山,山頭半年都罩著白雪
每回開過這條公路,都有離開地球的感覺
(這條路很長很荒涼,卻是車禍最多的路段)
哇,紐西蘭這條路真是美呆了!覺得比常見到的日本富士山還有出色。
謝謝妳分享過來,一飽眼福。大地真是太神奇了,蘊育出的風景,千變萬化!妳會懷念那兒的風景吧?我會!想起我們一路所見到的山景,光是因著太陽光線照射~山陰/山陽色彩變化,就教人看著目不暇給!(圖中一大片黑,就是山陰造就的魔幻色彩!)
非玉 於 2017/01/14 00:07回覆 - 8樓. 賈爸2017/01/13 23:25讀著讀著 ...
怎麼覺得自己像追隨唐僧過西域沙漠的
孫齊天 (not 豬八戒) 駕著觔斗雲 ....
呵呵呵,難怪我一直仰著頭在看著天啊。。。!
妳這觔斗雲厲害,紐西蘭一翻翻到了台灣,再一翻來到南非!
我們如果都有這觔斗雲多好。能省了多少力氣啊!
非玉 於 2017/01/13 23:46回覆
每次旅遊開車,先生女兒隨便一開好幾個小時,真是挺累! - 7樓. 不能正經2017/01/13 17:40有魚的那盤,左下方是波菜?
Ask not what the beer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beer.好眼力!
菠菜洗淨切碎燙煮調味,加起司稍烤!很合我胃哩!
鱒魚餐是路途中經過的一家民宿,位在大山下,有清泉養魚,業者把魚養大到某一程度,就在此放養。吸引人們來垂釣!若這個在台灣,必定人滿為患!這兒就是清靜好自在!
非玉 於 2017/01/13 18:17回覆
這盤要價120鍰,價格也美極了吧! - 6樓. Siena2017/01/13 16:21
看這前後兩篇,玉兒似在非洲,這大自然千變萬化之地,找到了心靈的故鄉。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人的故鄉,難道是在宇宙間,放開心胸,不害怕流浪,與大地萬物自在互感?
老實說,這樣無邊無際,碎石子為主道的荒漠,我真的不敢去。
陪伴母親與頑固殘忍病魔奮戰時,我時也有類似的感覺,何時能再回到平坦柏油路上呢?該報警嗎。若是回不去呢?要去哪裡?一步一步,畢竟當時都還是有人陪伴著的啊。
那時恐懼,事後回想,也有一份充實和寧靜,和說不出的勇氣。
我們在宇宙間是如此孤獨和無助。也許,因此,人類互傷真沒道理。
“再沒有比自愛和愛人更高貴的事了”
看到妳說許多星辰可能是我們的幻象,甚至角色互換讓我驚異。某個程度上,我想是眼睛和腦子“定義” 和“框架”了這個世界。
~隨感 Siena
住這兒二十多年了,從以往的思鄉想念親人與懷念家鄉食物到。。。漸漸淡化,到返台竟漸漸不大習慣,甚至如今。。。急著想「回家」回開普敦的轉 變,人一切因心而生!人說來不過就是個慣性動物,久了就能養成習慣,得到轉變。最終,人住在那兒心在那兒,那兒就是「家」。
以前我娘老愛掛在嘴上~「隨遇而安」!父母親那個年代經歷多少變動與搬遷!
不是也一步步把台灣住成了家。
我娘以前也老說的一句話:「台灣是寶島,我要老死在這兒!」
但至今有人不同意他們有權住在那兒。唉,人們自私也為權為利極盡所能的排擠他人,以前南非白人不也如此愚昧,最終劃地為牢!代價是得到反撲的報復。人和人之間就是學不會和諧共處。
自私自利最終得到的不過是「自我受限」。
格局格局。。。,有格才有局!
好喜歡妳這句~“再沒有比自愛和愛人更高貴的事了”
昨天晚上我們家的小車沒氣了,修車廠師父說~車子開了三年電瓶剛好到期休克!
天啊,如果它提前休克,在那碎石子的荒漠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網無助!後果不敢想像!真感謝小天使照顧!所以非常同意妳,不敢去的考量是有必要的。
但,去過後,那種致命的吸引力,讓人一再回味著想親近。只要裝備和開對的車子,我想我們會再嚐試去探險。
對我來說,城市或人創造出的文化魅力,已無法與大自然帶給我如此豐富的享受和美感及感動相比擬。
無論未來住那裡,這兒的大山大氣魄大自然的美,將永遠刻印在心中。
啊,見妳來,總是要說說我上噗浪的讀文心得。妳說:「如果有些人,只是一個人,就是過得很爽,難道不行?」
生活中日出日落,花草樹木,美食暖裘,處處令人眷戀啊!
沒錯 ,人與自然和諧之後,是能自處愉快!看到此,我會心一笑!
但繼而想想,人再獨立自處,心中少不了有家人朋友關愛的力量支撐!
我覺得尤其蠍蠍女子,最喜歡和人際相處的模式是~「有點兒黏,又不太黏!」這種抽離與跳躍的自在讓蠍蠍呼吸最順暢!
祝福妳和伯母,希望很多事都有小天使居中照應化解!畢竟我們真的渺小,心中有個小天使,也有了助力!對吧?!
非玉 於 2017/01/13 18:06回覆 - 5樓. 不能正經2017/01/13 06:10風景吃不飽,我要看羊肉啦~
Ask not what the beer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beer. - 4樓. 悅己2017/01/12 12:19
去到這麽寂靜的地方
相信一定會讓人對生命有另一番體驗!!
謝謝分享
期待有一天也能到此一探究竟!
悅己在世界旅遊,看著都是豐沛的人文,如果有機會親自體會這種荒涼與原始,
一定有很大不同的觀感。
嘻,我在塔卡瓦·卡魯國家公園(Tankwa Karoo National Park)官網上,見到多數人給五顆星滿分,但也有只給一顆星的。
五顆星的留言自是一再誇讚稱此地是珍寶讚其有多美,一顆星的留言則全篇怨聲載道,指稱五個小時繞行其中什麼也沒有看到,根本是浪費時間,勸大家千萬別去。
所以,我也不大敢推薦人們來此。而我們家住這兒久了,是真的打心裡喜歡親近非洲原始的大山大河!
非玉 於 2017/01/12 17:1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