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這路,到達一個遠離紅塵的小鎮。。。!
這天一家人把車開出Cape Town ,選了一個距Cape Town約三小時車程的小村鎮~McGregor夜宿。
這個小鎮人口只有一萬多人,始建於1861年,雖歷經一百五十多年的發展,但毫無俗塵味兒,除了酒莊,小鎮顯得過份靜謚。
前言:每一個城市有自己的能量,走在其中,即使對一個陌生僅是初來乍到的旅者,也會因其主軸意念所釋出的,讓旅者嗅出屬於每一個城市專有的特色與味道。
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能量,有些只宜靜觀,有些想摘下插瓶中近觀,有些適合遠觀,有些不用觀賞氣味已盈滿鼻尖,有些讓人直想把臉貼入花心,或用手輕撫,有些會想把它當作茶飲。。。!
城鎮也是如此,有些商業氣息濃厚/有些會釋放出溫暖靜穆之情/有些顯活潑生氣/有些人文氛圍濃重/有些物產豐富,去了不會空手而歸!
在自由國度裡,城鎮都是自然的形成,選擇進住的人們便成為各城鎮氛圍/成果製造的幕後推手!
於是,當你親近觀察此類小城鎮時,會輕易感受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最佳的寫照。
若認真細讀分析,必然會發現促使這些人們群聚的很多相似共通特點。或是利益的結合/或者是氣質相近/或者是共同的文化。。。,總之,是極有趣的觀察與組合。
開普敦這個南非母城,也是西開普省的一個大城市,環繞它的週邊有不少衛星小村鎮,雖然多數小村鎮只是一間教堂,疏落的村莊,零星住家,一兩條主街,居民甚至只有數千或一萬多人,但這些小村鎮都有各自的特色。
它們有些距離開普敦不過二三百公里,花兩三小時車程即可抵達。人們可起早夜歸做一日遊,也可安排預訂當地民宿,盤桓一兩日或一週或Long Stay,算是挺圓滿的旅遊點。
這天一家人把車開出Cape Town ,選了一個距開普敦約三小時車程的小村鎮~Mc Gregor 夜宿逗留。
一路風光旖旎。
第一次拜訪此小鎮,路徑不熟,雖有GPS導航,原本說是只需兩個多小時可抵達,但仍多繞了點兒路,下午兩點以後出發,開了近四個小時才到。
幸而趕在傍晚太陽下山前順利住進民宿。
依例我們選擇進住的是Self— Catered)。並不一定非自己煮食,但這樣的住宿有家的感覺,寛大自在而舒適,不似旅館拘謹。
這間屋子有兩個壁爐,兩間臥房,內外佈置齊整而溫馨,所有家庭所需一應俱全,還提供柴火,居家裝飾物品也掛滿各處。屋外鄉村風光令人陶醉。
晨起可看日出。
相信夏天來此度假會更怡人。或者更冷的天來,可賞到雪景。
每次出遊都能見到村民的樸拙,最可愛的一面就是表現在他們對人的完全信任。精心提供各種生活及廚房鍋具刀叉碗盤。。。,客人走時從不進屋內查看。
有些甚至連錢都不用付清,容許返家後網上付尾款。我們只需帶上門就可繼續下一段旅程。
面對這些貼心的民宿,都會在心裡祈禱,希望他們接待的客人,都是好客人。因為若是遭遇過一次壞客人破壞,想來,所有的信任便都瓦解。
清晨,小鎮初醒,多美的一天之始!美麗的葡萄園環繞四周。
民宿業主早早就預告了當地居民每週六在鎮上教堂前廣場辦的固定小市集。
還再三叮囑那兒的貨品搶手,要我們在八點四十分開市時就去。
果然市集裡有著賣相超好的義式點心還有 Homemade 蛋糕。
賣義式點心的女老闆Lenze說,她曾住過義大利/德國/法國,最終選擇在此小鎮安養晚年。
這些點心都是她在義大利學的。
女兒選了一個鹹肉派,蕃茄肉醬底,上面擠洋芋泥。好吃!
這桶裝的是橄欖油,可以帶自己的瓶子來打油。
上圖是當地居民很推讚的餐廳,有一個很大的後花園,內養著多隻孔雀。
餐廳老板愛孔雀吧,到處掛著各式各樣的孔雀雕件藝品。
小村裡還有不少有趣屋舍/店家,和古董。沒有細照。
我們在資訊中心得到更多旅遊資料,可去驢子園,還有幾座酒莊可試酒。
女兒喜愛品酒,我們直接去了幾家酒莊。一家三人中就女兒最愛喝也愛買葡萄酒!
常常整箱往家搬。我們都笑她是「紀大戶」
說到南非旅遊,最棒的是,定地都設有資訊中心,到了目的地,首先就是找它。
這是另一家酒莊。
看大山與蘆葦就在這家酒莊的面前,這家老板是德國人,賺了錢後選擇在此落腳加入製酒業,看他們選擇落腳處,真是太懂得享受生活了。
酒莊前如此巨大的一棵老榕樹,那麼粗壯的氣根,該有上百年了吧!他家前院花園裡結了滿滿的橘子和檸檬,果子都落了滿地。不摘?
唉,南非鍰貶值,歐美人士用他們的錢拿來南非買酒莊,簡直像是在家鄉只能買小菜的錢,來此可豪華的買上幾頭牛了!(但南非真的需要外錢 挹注。大都會治安也需改善。)
想想。。。
人有時會發生莫名的沮喪,在那個有點兒心慌不安的當下,你是否會有突發的隱居與退縮感。
當那種感覺來時,是否希望自己能瞬間披上隱身衣,擁有隱身術,或躲進烏龜殻裡,才覺得安全?
那麼,這種小鎮該是最好的臨時安身居所。
遠離塵囂,大山環繞,沒有特別的物質誘惑,一鎮上住的都是完全陌生之人。
一種可以任由自己完全與世隔絕的脫俗/清靜。
雖短短逗留,但聞得出此鎮聚集的居民有種知識人的特質,孤傲中不群,矜持中對俗世不屑,不知認真相處後,是否能印證?雖短短逗留,我們已聞到了那股特殊之氣。
鏡頭下的McGregor,雖不能媲美莫內住過的法國維吉尼亞小鎮,但寧靜安逸,居民用心打理,小鎮充斥著濃濃的文化素養。大山圍抱中到處是葡萄莊園,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走進小村時心中莫名歡喜,真的很想就此停留!
整理照片看到這本書,想想有些後悔,那天真該買這本書來研究一下小鎮,也許日後真會選擇長住在那兒。
所有照片攝自McGregor/非玉
Sophie Zelmani - Composing
- 19樓. 非玉2016/09/28 13:10人生如果最終能享受孤獨,可以孤獨的自食其力自得其樂,其實是很美的。
在這個小鎮,親眼見證這兒生活著一群老年人,他們以相互扶持自己自足的方式,
選擇遠離塵囂的村落,享受寧靜的鄉村生活。
想起 很重要的一個觀點沒有寫在文中~
因為很喜歡此小鎮,曾刻意問起那兒有沒有方便的醫療照顧,
那位 曾遊歷世界,住過歐洲不少城市的婦人,髮稍上閃著銀白霜花,臉上透著堅毅表情,
她用淡定地眼神回望著我,一字一字慢慢地說出她的看法:
「我們是在這兒養老,不是來此養病,為何要依靠醫院!」
多麼豁達的觀點!
人,如果非要靠醫療才能走下去的生活,想來必定是可悲的狀態!
健保,最終保障了醫療院所的生存?還是保障了人命與活下去的品質?
關於這點,我還在思索!/非玉 - 18樓. Jove2015/07/14 13:44
離家幾百哩
陌生既是純然的感覺真好!
- 17樓. 美國番媽2015/07/12 21:09天天都在夢遊
天天都在做我的白日夢,遠離紅塵。。謝謝分享!
番媽的文章好有趣!歡迎常來玩!非玉 於 2015/07/13 20:20回覆
- 16樓. 盹龜雞~ 五月29日 德勒斯登 夢幻城堡2015/07/12 18:18真喜歡那個現場取瓶打現榨橄欖油的場景 買賣雙方皆大歡喜啊。小時候 幫媽媽打油的記憶又回來了。的確喚起打油的記憶。小時候的花生油和芝麻油真是香純!
非玉 於 2015/07/13 20:19回覆
- 15樓. 建新2015/07/11 12:46
喜歡非玉鏡頭下的相片,很有個人特色,畫家眼光就是不一樣,讚!
您遠離红塵覓尋詩畫靈感,我來回讀文,字裡間分享道理。
- 14樓. 夜半歌聲( 咖啡情誼)2015/07/10 22:41遠離紅塵
聽著音樂,再欣賞非玉的文字敘述
就是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聆聽心情在音軌中的脈動----讓生命隨著旋律翩然起舞--
有沒有覺得這女人的歌聲有很張的磁場,聽著就靜下來,很愉悅舒服!
非玉 於 2015/07/11 15:59回覆 - 13樓. 泥土‧‧‧郭譽孚2015/07/10 20:22好棒,似乎真是美不勝收‧‧‧‧‧
很流暢的文字中
一張張的自然美圖
謝謝分享。
泥人敬白
人生遊記一則!感謝到訪留言哩!非玉 於 2015/07/11 15:57回覆
- 12樓. ono2015/07/06 16:35好悠閒的日子
我好喜歡那老火爐
很有家的味道
在上面烙餅一定香噴噴
我也是我也是吔!
一進那民宿,我們一家都繞著那兩個火爐轉,女兒和先生忙生火,壁爐讓「家」好溫暖。
尤其這個老火爐,民宿主人介紹時就說,我們可以把食物放在另一個爐裡保溫,上面可烤餅或煮水。
以前人真的很聰明,覺得這些設計比現代人高明哩,至少一物多用,省能源不是?
非玉 於 2015/07/06 19:08回覆
妳的德瑞之旅好豐富,要靜下來再細讀!我挺喜歡瑞士!
想起那趟去時還有朋友在山上迷路,擔誤了我們當天下午進城採買的好時機。回頭已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 11樓. 十年風《春花》2015/07/06 10:04作筆記了。景色如此優美,準備把南非這國家買下來。謝謝分享。
- 10樓. 一畝桑田2015/07/02 13:50小鎮
濃濃的文化素養,
那葡萄酒莊讓人不飲而醉,
旅人溧泊總以為世外桃源在遠方,
倦鳥知返原來桃花源就在自家庭院。
桃花源!非玉 於 2015/07/03 21:57回覆
真是如此,每次的出發與換氣,最終急急如律令的路程,不過是往家的方向才是歸途!
世上沒有桃花園,只要有人桃園也會受污染。找著也毀滅。
我們不尋桃花園,就只在眾裡尋求一個平凡,讓人換換風景換一口氣吧!
非玉 於 2015/07/03 15:2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