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超級冷門片,多數人也認為是很沉悶乏味的一部片(幾乎未有配樂)
有人歸類為情色感官片,電影院掛號在驚悚片,見仁見智,我個人觀感說不上來,倒像是哲學片/變態美學,以下純屬個人影評,拜代表我推薦(畢竟每人喜好不同),有興趣者,請先點閱本片介紹http://anstand-mrt.blogspot.tw/2011/11/blog-post_20.html
女主角成長的家庭背景與經濟壓力使他養成對世界的漠然與淡漠的個性,她把性當成商品交易,肉體是勞役,多數人的勞役是勞動她的勞役是性交易,以換取最基本生存的要件吃和住,以及她的學業。她不是對自己完全放棄,若是放棄可以絕對先放棄世俗價值的學業,也正因此這種極度墮落的性交易,使他需要一精神信仰,那就是她男友。
兩人是絕對的伯拉圖式戀情,純真與崇高的心靈與信仰,到他男友死前都未曾有過露水因緣,她是完全性愛分離,在男友的住所裡,回歸到自己純潔的心靈與自己。
可她需要養活自己,所以她對於肉體的開放所以可以願意從事那極端特殊的高級性服務,而裡面的嘉賓權貴全是她現實世界不可能有交集之人,這些權貴可以說他們在現實世界有著神聖偉大的影響力與事業,所以需扮演道德的偽聖人,也正因此才有如此酒池肉林的美女與佳餚,在此這群權貴勢必也脣齒相依,使用共同的女人,處在一共同的色情肉慾的場景,所以才有那場景(女主角被絆倒)
女主角處在那個震撼的場景後,也許她未有性交易,但那是機密亦驚悚變態的場域,使她回家後燒ㄧ張大紙鈔,她是如此的需要金錢,可回來後顫慄的抽煙,然後燒鈔票,代表對昨晚場景極度驚恐,燒掉的不是鈔票,是喚醒僅存的道德良知,以及是否真實還是如夢一場。
她對男友是決對的純真,可以相信,但清醒與冷淡隨著男友逝去也飛灰煙滅,所以可以在他的喪禮上對前男友求婚
前男友憤慨的不僅是他現已有對象而是當時場景及她的修辭舉措,彷彿像是輕蔑的羞辱,婚姻此等大事在女主角說出來的態度與意義裡,彷彿不過去市場買一豬肉一樣的冷淡輕鬆。
至於陪睡的男對像都是在那個宴席上的老男人,第一個男人講了很長的故事,大概意思也知僅管他如今功成名就,可是很多人事物都再也回不去了,所以第一次睡在她懷裡,眷戀那青春肉體與當時回憶,第二次他可以直接願意死在溫柔鄉裡死在他的青春回憶裡。
第二第三位不評論,有些影評說是否也就此死去,但我可以確定不是,目的不同,第二個是性變態,第三個有戀屍癖,如此而已。
女主角側錄下來的是那個死亡之人,也是她在醒來後終於驚悚尖叫不已,這是她最大的情緒發洩,也是清醒,我想是否是她想起已逝的男友? 男友是她世俗世界裡剩下的唯一聖地,所以我認為片尾她尖叫的不是只有恐懼還有對那塊心靈靜土失去的吶喊,也就是別的評論員說她終究認知人生終需ㄧ死。
本片”性”和”死亡”需同置於ㄧ天秤上ㄧ起討論,而且只能單純講"性"而"非愛",因為在此片,女主角將性作為交易,那些老男人將性視為快感或繁衍。
為何說繁衍因為他們都是走到人生的黃昏,死亡在即,只能把握並透過此變態舉動來完成心願。有點類似日本人看死亡與性愛一般。日本人上戰場前要慰安婦,讓他們縱情渲洩體驗當下的存在,正如送行者那部片ㄧ樣,男主角第一次處理慘不忍睹的屍體回家後第ㄧ件事就是飯桌上強奸他太太,對死亡的恐懼(我們每個人都終須一死,想逃避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化作行動(性行為)證明我如今存在過。
總之,有生(性)才有死,老男人在青春肉體看到生命的美好與眷戀不捨,最後,第一個老男人的死亡也喚醒女主角對生命的態度。
女主角的生活是行屍走肉的,她只在完成人生的一階段未曾有過思考生命與生活的意義。所以本片是老男人與女主角的相互投射,他們在彼此眼中看到脆弱的自己,終須面對的自己。
有興趣看此片的人,可以先了解一下這段老人的告解與獨白,也許會有更深的體會
http://blog.yam.com/juotung/article/59013326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