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電影中,男主角為亡者整理儀容,除了清潔遺體外,並且為亡者美妝美儀,讓家屬在最後送行時看到亡者最美好的一面,安心的與他(她)告別。
一般人過世後,遺體有分完整的及不完整的兩種狀況。
完整的遺體一般都是過世後先行清洗,清理後即送進冷凍庫冰存,等到出殯前一天才會進行遺體美容的工作。
遺體美容的操作多著重於臉部彩妝,遺體美容師會先為亡者洗臉、消毒、面霜、打粉底,最後再上彩妝,除了臉部的彩妝外,頭髮的整理、服裝的搭配、配件的選用也很重要。最後呈現出來的一定要是美麗、安詳、和諧的平靜儀容,才能寬慰家屬和遺族的心。
至於不完整的遺體,像車禍、意外等,在操作上就要先視遺體狀況進行遺體重整,像是縫補、填充、定位及固定等,隨後再將屍體送至冷凍庫冰存,同樣的於出殯前再進行遺體美容的工作。
從前的人較不重視遺體的修復及美容,以前的遺體美容師亦多著重於遺體臉部的彩妝。隨著現代人重視告別瞻仰的儀式,遺體的美容與修復便逐漸受到重視。
舉一個例子來說,曾經有一位受訪的殯葬業者告訴我一個小故事。
他說,以前曾有粗心的遺體美容師,因為延遲了遺體退冰的時間,為趕上告別式時間,便匆匆的為亡者上妝,家祭結束後,家人進行儀容瞻仰時,瞻仰的親友一陣驚呼,相繼驚嚇奔奪出告別式會場。
原來,遺體沒有完全退冰,上了彩妝後,彩妝隨著冰水散化開來,導致亡者臉上黑紅藍綠糊成一團,嚇壞了所有瞻仰的親友。
現代的遺體修復,重視遺體的完整性及美觀性。即使是一般老死或病死的亡者,雖然遺體完整,但是可能會有某些缺陷或不完美、不好看的地方,像是上吊自殺身亡的死者,由於缺氧產生發紺的現象,臉部會呈現暗紫色,就必須利用粉底修飾,恢復自然的膚色;而長期插管或肌肉萎縮或口腔潰瘍的亡者,就必須重整太陽穴、眼部、臉頰等部位,重整後再利用色彩明暗度來修飾凹陷的眼窩和臉頰,同時用化妝技術處理老人斑和膚色,並依生前照片畫上唇型。
而比較嚴重的像是車禍的死者,就要先就臉部骨折處進行固定,再處理車禍導致的皮革化問題,最後針對撕裂部位進行縫合與定位。遺體在美容時,則於化妝前先處理皮膚的遮瑕問題,處理好後再依正常上妝步驟來做,就能呈現出完整且完美的遺體儀容。
遺體修復的進步,甚至連遺體已有白骨化、焦碳化或嚴重變形者,也可以靠著修復和縫補技術改善。修復處理上仍需先依臉型比例,利用雕塑土或人工骨頭等進行重建,現行遺體美容也會利用一些特效產品來彌補過去因為材料不足所產生的遺憾,因此也讓遺體修復有了很大的改善和進步空間。
遺體的修復與美容,不僅是完成喪事而已,在實質的喪禮過程中,藉由遺體處理的完整和美觀化,有助於家屬的悲傷抒發,尤其是因意外或車禍喪生的家屬或遺族,在看到家人完整的美好的遺體時,對他們創傷後壓力症狀群的心理,絕對能產生正面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