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宜遠又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莫學紅梅作疏影,家風各自一般般。--宋--楊萬里
李花
薔薇科(Rosaceae)梅屬(Prunus)
又叫做:嘉慶子、三華李、李仔、李子、大坪林李
香港又叫「布罧」,即 plum 之音譯。
嘉慶子一名則是源自於《西京記》:
「東都 (在河南洛陽市) 在嘉慶坊有李樹,其果實甘鮮,為京都之美,故稱嘉慶李。」
李果富含醣類、維它命B、C、鈣、鈉等,
除鮮食外,可糖漬,鹽漬或加工製果汁,果醬,蜜餞或釀酒。
本草綱目列為藥用
李子的品種約 10 餘種,分早熟及晚熟品種,
早熟品種約每年 3 月上市,晚熟至 7 月才上市。
上市的順序:杏菜李、平蒂李、大紅肉李、二紅肉李、桃接李、珍珠李、黃柑李、沙蓮李、胭脂李、大卻粒李、紅肉內李、黑花螺李、花螺李、金線李、月黑李。
其中鮮食最好的品種是黃柑李、紅肉內李及胭脂李。
最適加工用品種有花螺李、黑花螺李、大紅肉李等。
桃樹幹粗細明顯,葉片最狹長,披針形;
李樹冠較圓,枝幹粗細較均勻,葉片較寬短,長橢圓形;
梅枝幹均勻又蒼勁,葉片較小而近卵形,尾端有極明顯尖銳。
區分入門(依花之型態辨識):
A.從枝幹生單出(一個分支只有一朵花):無花柄:
1.桃花(花期:長,可以開到3到4月;一般粉紅色系);
2.梅花(花期:12月到1月;除寒梅、蠟梅外,一般多為白色)
B.從枝幹分支腋生且多出(一個分支可腋生三到五朵以上的花):有花柄:
1.李花(花瓣圓弧:花朵比梅花大。花朵密集,呈圓型聚集生長);
2.櫻花(花瓣有缺角)
歷史上文人雅士對於桃、李、梅花詠嘆詩詞頗多
王安石〈李花〉
朝摘桃花紅破萼,
莫摘李花繁滿枝,
客心浩蕩東風急,
把酒看花能幾時。
韓愈:詠李詩:「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見桃惟見李;風揉雨練雪羞此,波濤翻空杳無淡;君知此處花何似,白花倒燭天夜明,……」曾經在李樹下為李花「泫然為汝下雨淚」呢!真是十足的李癡。
宋朝楊萬里之所以愛上李花,可能是受到韓愈的影響。
因為根據古書上的記載,楊萬里登高遠望,看見隔江的桃花皆暗,而李花獨明以後,才猛然理解到:「近紅暮看失胭脂,遠白宵明色更奇,不見桃花惟見李,一生不曉退之詩」(注:退之是韓愈的字號)
從此對李花倍加喜好,更提出欣賞李花的獨特見解說:
李花宜遠又宜繁,
惟遠惟繁始足看,
莫學紅梅作疏影,
家風各自一般般。
而且更進一步的把感情托寄在李花當中說是:
「山莊又報李花儂,火急來看細雨中,除卻斷腸千村雪,別無春恨訴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