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霧花園》
若非作者有著豐富學養與人生歷練,《夕霧花園》這本書初看時,倒讓我為之驚艷,以前我們知道戰爭所帶來的傷痕,是無法徹底抹除記憶的,即便是國家親手扼殺每個人曾經所擁有的幸福家庭。馬來亞的歷史我們確實是一無所知,但他們的發展背景猶如台灣早期的日據及國共時代,有時候這樣的歷史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們過往經歷。
閱讀的當下,會不自覺與先前讀過的大塊文化出版的《三郎》作些比較,同樣的都是戰爭文學,《夕霧花園》是藉由雲林與中村有朋之間的互動營造出一座屬於他們所擁有的世界,回憶就是借景,向大地、天空、和周圍的一切借貸,於是我們享受著他們對於大自然的點點滴滴,一座花園的成形,是時光緩慢的推進著,自然界的一花一木總有特別存在的意義。《三郎》則是親子間的著墨與懷抱著理想想要高高的飛。
很欣賞裡面當中的一段:「花園得要深入你肺腑,該要改變你的心,教它悲,讓它喜,它得讓你欣賞人生中的無常,時間的那一剎那,就像最後一片葉子要墜落,最後一瓣花瓣快要凋零;那一刻捕捉了人生一切的美與哀愁」這是雲林與有朋曾經有過的默契,那些年他們從最初的劍拔弩張到和諧相處,這中間不知道花了多少努力,我們其實很痛恨戰爭所帶來不好的記憶,寧可選擇遺忘,如雲林與雲紅當年被留在拘留營的過去。
或許透過打造夕霧的一切,身心靈才會得到救贖的機會,因為要學習,就必須放下所有成見,我在書裡總會看到老莊哲學的身影,如有朋在教雲林射箭時,希望不只是射中箭靶,主要目的在於訓練心神,加強專注力;又或者麥格納斯或者菲德瑞克希望雲林放下仇恨,至少他們也經歷過當年的戰爭洗禮。每一個人的存在總是有最特別的意義,在《夕霧花園》我看到主角們內心的轉折與放手。
作者─陳團英能夠入圍二〇一二年曼布克獎決選名單,同年榮獲英仕曼亞洲文學獎,為首位獲得這項亞洲最高榮譽文學獎的馬來西亞作家;同時這本小說也獲得二〇一三年英國的華特.史考特歷史小說獎。能獲此殊榮表示其文采有它深具感染力在,值得慢慢品味甚至細嘗人生的悲歡離合。
(感謝貓頭鷹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出版社:貓頭鷹
書名:夕霧花園
作者:陳團英 (Twan Eng Tan)
譯者:莊安祺
《夕霧花園》影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