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覺後思維
2024/01/28 16:55
瀏覽1,114
迴響2
推薦52
引用0

(蔣勳)說:「成年人的沉默,是歲月生出的繭。」

言下之意,過往事都已翻篇,就不值一提。而眼下的人生、周遭事,

有的也還在進行中,成敗未定,得失難料,就不便說。至於未發生的,

更是無需臆測。言語少了,似乎人心也更淡定了!

這讓我想起《金剛經》的後三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放下心中的罣礙後,原來是那麼雲淡風輕!

我們常聽到一句上下聯的詩,文辭很美,意義深遠。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恨月常圓。】

上天如果是有感情的話,那麼他也會隨著光陰而變老。也就是說,

循著人的生老病死或宇宙真理的成住壞空而消殞,但其實並沒有!

月亮如果沒有憾恨的話,那麼他也會時常都是圓的,而不會變缺了。

然我們所認知的月亮是「初一為朔,十五為望」,其它時日也會盈虧。

*

大自然就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亙古不變。而我們人,是大自然的 一部分,

卻總想著「天有情,月常圓」,豈不違背常理?如此責求十全十美的存在,

豈不心疲神累?放下吧!雖未必如《心經》所言 「照見五蘊皆空」,

但在「色受想行識」的眩惑迷亂下,我們一定要儘量保持清醒,

控制大腦意識的能力,覺知而超脫,進而渡有情眾生。 

*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迴響(2) :
2樓. 秉源
2024/02/01 02:08
如果人能活到天荒地老,不管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或是「初一為朔,十五為望」都可以觀察得到,不過是短暫或永恆的看法。但自從看了一部時光隧道的科學小說,如果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不順遂的人生,可以變得幸福快樂。我們都是創造者而非作家。
且莫說,活到地老天荒,是極其浪漫的想像與不可得,

就連活到百來歲,我都認為是,一番折騰和累贅。

因為,生理機能及心智,都會呈現超低頻的耗損。

就人的一生八、九十寒暑來說,那已是上天的恩賜了!

活得舒心自在比稱心如意,來得有意義,恆常些。

但往往多數人,達不到那清歡淡然的境界,因為太執著有心。



人在不順遂時,會期盼有重頭再來的機會,但往往回不去了!

倘能觀照內心深處,那過不去的坎,改變思維,

或許可成為日後養分,跨越障礙;但未必成功或變得快樂!

只能將經驗,一回回堆疊上去,有新的成長與體會。



我們可以是創造者,只要了解真正的自我,勇於實踐。

好心情、好運氣,抑或是好造化,都是自我的選擇。

我們也可以是作家,煮字療飢、織錦羅繡、一腔豪氣,

澆胸中塊壘,兩者相輔相成。



我們儘量愛上智慧、愛上學習成長,而不再一味尋求認可。

我們儘量自律:人上不傲、人下不卑、人前不炫。

像一陣清涼、優雅、漫漫的風,遊走四方十八界。

sallychen2024/02/01 18:34回覆
1樓. sallychen
2024/01/29 13:56
發想

天空藍的閉羞嬌嫩

引人憐愛

在這寒冬裡

書寫一個暖字

以及淺淺的發想

都給了空間的駐足與凝望

回首來時

初心不忘

*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