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高官和國軍高官在危難時的區別
2020/10/18 08:32
瀏覽9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看國共兩軍相鬥,國軍將領被俘或殺身成仁,通常都是跟其總部在一起;而共軍首領被圍都是扔掉總部自己逃命。
先看國軍的兩例。據《國共蘇北會戰》:“當天(1947年1月17日)下午3點,整11師利用解放軍1縱被吸引到張林、高家窪一帶的機會,派一支小分隊穿過解放軍的陣地間隙進到人和圩,給整69師師部送來了兩卡車彈藥,並從那裡帶走了一部分重傷員。這個行動使得整69師的情緒稍稍安定”,當時師部和一個團堅守人和圩,共軍二、九兩個縱隊合攻,一天半後被攻破,師長自殺。如果換成共軍,師長肯定在前一天坐車溜號。再看孟良崮:張靈甫手下有9位作戰團長(除此還有一位輜重團長),其中三位留在臨沂訓練新兵,其餘6位參戰團長除周少賓和師長一起自殺外,其他全部突圍而去,這說明如果師旅長想跑,肯定跑得掉(張師長腿腳不便,但副師長蔡仁傑和旅長盧醒等人肯定能跑掉)。
共軍就不一樣,中原軍區六萬多人除了打掩護的“皮旅”被劉峙故意放走外,基本全殲,最強的副司令王震手下359旅只剩千把人(國軍估計只有幾百),但如此大敗,旅長(軍分區司令)及以上的高官只死了一名(鄂皖軍分區司令黃世德)另有幹部旅長張文津失踪[注],司令李先念和旅長張體學分別化妝逃命,後來任“副總參謀長”的張才千帶一百來殘兵逃到鄂西。再如,原南京軍區副司令肖永銀,在1948年與國軍交戰時“旅政治部、衛生部和直屬隊連同傷員三百多人,全部被丟下,結果,他們全部被胡璉手下的18旅活捉”——這跟上述國軍69師師長送走傷員而自殺真有天壤之別。
再看韓戰之中,共軍高官的逃跑之術。
《漢學研究》第34捲第2期(民國105年6月)刊載了香港科技大學常成的文章《“新中國”的叛逃者》。文章疏理五名反共戰俘領袖的叛逃過程,裡面提到吳金鋒記錄整理的一本書《安德舍筆記》,這本書的一些具體內容在匪區文章《這是志願軍損失最慘重的1個師,海量資料還原失利真相》有所披露(以下簡稱《真相》)。
據《真相》根據《安德舍筆記》整理的資料,偽“志願軍”損失最大的180師在突圍過程中,師領導不顧掩護的戰士,只管自己逃命。[55]師代政委吳成德因停留片刻處理傷員的請求,其他師領導即棄之不顧,揚長而去。副師長段龍章為掩護自己突圍命令部隊堅守某高地,突出去後竟顧不上通知掩護部隊撤收,聽任其被敵人包圍消滅。[56]師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吳成德遇見538團團長龐克昌,要求他帶上同行的師政治部宣傳乾事張城垣,龐克昌卻只答應帶上吳成德一人,吳稍一猶豫,龐竟連吳成德也一起甩下不顧而去。[57]第538團參謀長胡景義嫌突圍時帶的人多目標大,逐漸將所有跟隨的人甩掉,最後甚至把跟他一起的同級乾部也丟掉撒腿就跑。[58]
附錄。
一、[注]: 據中共俄雜黨的說法,張文津和毛楚雄(毛澤東侄)帶著國共談判軍調部的介紹信想找國軍談判,結果國軍“接到了胡宗南‘就地秘密處決’的密令。當夜,毛楚雄等四人被押到河口一座城隍廟附近,被活埋在河邊的水渠下”(鳳凰網),到1984年才找到“就義的地方“。
這一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據《郭汝瑰回憶錄》,當時黃俄要求放中原軍區一條生路,陳誠說:“政府不能同意放一條路讓李部去延安。李部逃得脫,算他們本領好”。所以,如果張文津想談判投降,完全可以將其逮捕審訊後判刑,無需“秘密處決”。所以,這幾條俄國雜種狗要麼是被其他土匪打死,要麼是他們偷雞摸狗調戲婦女被當地民團打死。
二、《真相》註釋:
[55]吳金鋒記錄整理:《1983年9月16日對蔡德榮的訪談記錄》,《安德舍筆記第一集》,第52頁。蔡德榮系段龍章副師長警衛員,在掩護師首長突圍時受傷被俘。
[56]吳金鋒記錄整理:《被俘回歸的原538團1營3連排長郝明昌1954年自述材料》,《安德舍筆記第一集》,第83頁。
[57]吳金鋒記錄整理:《1983年10月對張城垣的訪談記錄及張城垣1954年自述材料》,《安德舍筆記第一集》,第54頁。張城垣為原180師政治部宣傳乾事。
[58]吳金鋒記錄整理:《被俘回歸的原180師炮兵主任郭兆林1983年6月20日訪談記錄及1954年自述材料》,《安德舍筆記第一集》,第32-33頁。
三,參考文獻:
1,《“新中國”的叛逃者》
http://ccsdb.ncl.edu.tw/ccs/image/01_034_002_01_08.pdf
2,《這是志願軍損失最慘重的1個師,海量資料還原失利真相》
https://wxn.qq.com/cmsid/20180729A0RT6M00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