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各安其道,毋須繫念—父後百日記
2025/04/25 17:52
瀏覽261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各安其道,毋須繫念—父後百日記
 今日下午,父親的百日宴客法會結束後,他跟師父說,這段期間他所學習的,都是在世時未曾接觸,卻在短期內獲得大進益。他憶起夙世與我有緣,或為同修,或為同道,甚至唐朝某世我曾是他師父。
 我清楚我與父親緣深,在不同時空示現不同緣分,這不足為奇。每個不同的關係都暗寓了不同的生命課題與終極使命。加上與其他家人,如漣漪般泛開,彼此交錯,織就錯綜複雜的命運網絡,共業鋪天蓋地席捲,身陷其中的人,恁誰都難逃脫。
 這幾年就在業力牽纏下,逐步走進早已譜就的生命羅網裡,卻也在層層枷鎖褪盡後,逐漸找回原有的清明。
 以下條陳敘述,說真的我沒那麼多可以隨意拋擲的情感。
1.人各有命,旁人毋須過度縈心。
 每個人都在他自己的路途當中,雖至親骨肉,無法相替;有些災劫是他該受的,你別替他擋,這裡擋了,恐怕還得那裡受。受完就結了,他才能順當進階。如果該了斷不了斷,只會滋生更多的苦。
 我們所見僅是極其侷限的三度空間,還有更緜長細密的「世界」,遠超出我們的認知,所以,在人間度日,首先得學會「逆來順受」,做我們能做的,其餘,放下。
2.生命是個歷程,老,是個漸進的結果,但每個人因先前各自所造作,以致會有不同的「老後」。不過,通常這不會是突變,必然是從年輕時堆積的慣性,日久浸淫,習氣終究形成具體的現象。
 仔細觀察一個人,他的言行性情、生活起居,其實可以推斷他的健康狀況、甚至他如何終老?
 所以,老人是很難料理的,因為不光是他,還有他那一大家子錯綜的業力牽纏、他的心病,這個結憑一己之力很難解。
 我的父親有很大的情緒鬱結,他的傷痕他的寂寞他的痛,整理遺物時,那些殘跡不時跳出來。除了痛惜還是痛惜,可我無能為力,那是傾我所有也無能撼動的膠著業力啊。
 也就如此了,或許那是他該受該學習的,何以致此?說真的,他也有他該負的責任。
3.一段相伴的旅程,祇是到站,不得不說再見了。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笑有時,哭有時,哀痛有時,跳舞有時…,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傳道書3:1-11)
 親緣不定,父親少年喪父、母親幼年喪母,可他們努力活著,成全了我們。尤其是父親,在喪子、喪妻後,努力守護著我們,我很感謝他撐持到最後,設若他先走,留下重病的母弟,我恐怕會先累死。雖然有人不懂珍惜,還是吵鬧讓他煩心;但他終究給了我們母後一年多的溫馨相伴與喘息機會。
 時間到了,一個健康的人就是得找個由頭出狀況。在他走後,我才真正領會「醫不自醫」的深刻涵義,因為這裡面有一隻巨大的業力黑手操控,根本攪成一團,如何清明判斷呢?
4.老人或病人面對沖剋的流年,得格外當心。即使到除夕,這一年的最後一天,都不能掉以輕心。尤其節氣、生日前後要特別當心。
 直系親屬若交大運,通關過節,也可從中看出端倪。
5.以上,謝謝大家的關心,從父親六七清楚他上了淨土,我就放下了。親緣一場,善緣善了聊堪告慰:此後,就是各安其道,陰陽睽隔,毋須繫念。
 父母給了肉身,這是他遺留在世最鮮活的見證,此後惟有好好觀照自己,身心兩安,行正道,毋忝所生,就是父母身後最大的孝道。
 與其每天在神主牌前念叨,拜託你戒菸穿暖、每日泡腳好嗎?(3/Apr./2017)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散文
上一則: 最後的凝眸
下一則: 一只糖罐子…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