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代價」一篇,戰鬥機飛行員一生高G力飛行,可能付出的昂貴代價,請參考!
2020/11/18 19:23
瀏覽5,266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新竹空軍田定忠老師撰文「代價」一篇,戰鬥機飛行員一生高G力飛行,可能付出的昂貴代價,請參考!
老人拄著拐杖緩慢地走出臺北慈濟醫院的門診大廳,來到大樓迴廊下的木椅邊上,手扶著椅背輕輕地伸展著兩腿。
三天前老人來醫院做了神經外科手術,雖然手術傷口尚未癒合,但他已辦好了出院手續準備回家休養,此時家人已經在來接他的半路上,趁等待的時間,他藉機略為活動一下筋骨。
穿過迴廊的陽光灑在他略為蜷曲的上身,讓他感受到些許的暖和,他抬起頭揚著眉看了一眼藍天,頓時感覺到沒有病痛的日子真是讓人舒服。
這是老人第三回進出慈濟醫院做脊椎手術了,前二回分別是十年前與七年前。第一回是在腰椎L4-L5間放置椎間穩定器,第二回是在頸椎C5-C6及C6-C7間放置,這回則是在腰椎L3-L4間放置腰椎動態穩定器。
老人脊椎受損並非來自意外傷害造成,肇因於年輕時的職業所引起,可以説是職業傷害或是職業病。
老人的脊椎因為長期受到重力壓迫而使椎間盤軟組織產生裂縫,導致髓核內的啫喱物質突出,壓迫到頸椎及腰椎內的神經束或神經根,造成背部疼痛及四肢酸麻,這種疼痛酸麻令人極度不適,年輕時尚能忍受,但隨著年齡增長及脊椎的老化,疼痛酸麻開始加劇並已嚴重影響作息與睡眠,在傳統的中醫及整椎治療無法改善後,老人不得不尋求外科手術來改善。
老人年輕時是空軍飛行部隊的戰機飛行員,服役時駕飛F-100A超級軍刀機及F-104G星式戰機,這兩型戰機都是以防空作戰為主任務。在戰場上必須高G操作戰機才能在與敵機周旋格鬥時取勝,因此每位飛行員的作戰任務或平時的戰術訓練,都是在高G環境中執行。
G力(gravitational force)又稱重力,是因地心引力作用而產生的加速度 ,對飛行員來說,是操作戰機轉彎迴旋運動時,因加速度或減速度而產生的離心力,有正G與負G之別,一個G力即一個地心引力。
一般而言,上個世紀的戰機結構可以允許在正7G與負3G之間操作,後續的新型戰機結構增強後,操作的正G力可以高達9G。在進行高G操作時必須先行大口吐納呼吸,及緊繃全身肌肉後再憋氣執行,這種高G戰術動作相當耗費體力及精神,一趟飛行下來經常是滿身大汗,全身疲憊不堪。
因此戰機飛行員在落地後彼此會戲謔:「剛才吃了幾隻雞?」意思是指身體承受了多少回高G力。
人類在千萬年的演化過程都是在1G到2G的生活環境中進行,並無特殊的求生環境需求而使脊椎逐步進化到可以承受高G負荷,但當人類邁入當今時代時,某些人因職業或運動需要而必須在高G的環境下執行,人體脊椎便開始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這種需要高G負荷的職業以處於三度空間內急劇活動的戰機飛行為最。
4G以上的高G飛行對人體的脊椎會產生極大的負荷,一個6G的戰術操作等同於人體體重變成了六倍,此時人體的頸椎、胸椎、腰椎就必須承擔起身體各部位六倍重量的負荷,這已超出了人體脊椎的正常負荷,經年累月下來身體脊椎便會產生病變。
雖然戰機飛行員飛行時均穿著抗G褲,其功能是讓身體的血液不致因離心力下沈而使腦部及眼睛缺氧,但抗G褲並不能保護人體的脊椎及血管,因而高G飛行後會產生腰酸疲憊,及微血管爆裂使皮膚出現泛紅的現象,年輕的飛行員身體強壯尚不致感覺過多之不適,但年齡稍高的飛行員落地後都會感覺疲憊。
老人在服役期間逐漸感覺腰部及肩膀有酸疼的現象,初始以為是肌肉發炎,經過復健治療後並未改善,而且酸疼加劇並出現腿部及手臂酸麻的狀況,已嚴重影響到行動與睡眠,但為了飛行工作他默默地承受,從尋醫治療過程中他逐步理解到是脊椎有了病變,但他仍然咬牙承受病變帶來的痛苦,直到他解甲退役。
離開軍職後,老人透過管道吸收脊椎系統的相關知識,在初步瞭解脊椎與神經的功能及病變的原因之後,他知道這得靠外科手術解決。
他理解這一切都是為了一份人人欣羡的飛行工作而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讓他的身體長期遭受著折磨。他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也得無怨無悔的接受後果,他坦然的面對並走入醫院尋求解決。
經由磁振造影(MRI)檢查後,老人終於從檢查影像中看到自己脊椎病變的狀況,脊椎椎間盤滲出的啫喱物質已嚴重擠壓到腰部的馬尾神經束,及頸部的神經根,在與神經外科醫師就症狀仔細磋商後,老人排除了畏懼及擔憂,他上了手術檯把自己交給醫師,這是他第一回做腰部脊椎手術。
手術後第三天老人出院返家,三十年的腰部及腿部酸麻現象一掃而空,老人頓時感覺生命有如重生,然而肩膀及手臂不時出現的酸疼現象仍然困擾著他,但他尚不敢決定是否要做頸椎手術,因為他不清楚手術風險如何,他需要更進一步評估,他猶豫著。
三年後,手臂酸麻的程度加劇,日日夜夜的酸麻已讓他無法忍受,他再度上了手術檯。
手術後他迅速地恢復了健康,只是腰椎與頸椎放置了椎間穩定器及人工椎間盤,脊椎的柔軟彎曲度受到影響,某些活動或運動均需略加限制,但這並不影響一個已上了年紀的老人日常生活。
由於職業傷害在前,再隨著年齡增加的關係,不同椎骨間的椎間盤也跟著老化,加上之前手術限制了脊椎柔軟運動,腰椎椎間盤外層堅韌的靭帶纖維也會逐漸肥厚,這又導致了腰部馬尾神經束受到壓迫。
老人再度進了醫院,他從不曾想過年輕時風光的戰機飛行歲月,竟然給他帶來了老年時的身體折磨,三度上了手術檯,把不確定的後果交給了醫生,慶幸的是進步的醫療技術成功的解決了他的病痛,他感謝醫生的治療,也感謝上蒼對他的眷顧。
事後多位老戰友來向他請益脊椎手術的知識,在網路臉書及群組分享經驗時,也有許多朋友反應飛行職業傷害的過往故事,但他們卻不曾發出怨言。
他們均是曾經翺翔藍天、得遂凌雲願的空軍戰機飛行健兒,是凡人羨慕的天之驕子,年輕時在雲端翻滾風光無限,以致在身體的健康方面留下了後遺症,他們不曾抱怨訴苦,只是默默地承擔病痛,及尋找治療的方法。
他們知道,這是曾經享有特殊待遇後的代價,是老天爺給的,也是自己選擇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