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是否在為台共恢復名譽?
2021/07/28 01:18
瀏覽6,293
迴響3
推薦25
引用0
常跑對岸的台籍歷史學家,驚訝地發現到,被蔡政府「促轉會」奉為台獨烈士的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極大多數竟然也刻在對岸中共烈士紀念碑上,受到萬民景仰! 今年剛好又遇上中共建黨百年,看到對岸共黨高官慎重其事地紀念228事件中在台犠牲的中共烈士,不免讓人感到無比困惑與諷刺!
常有網友直接謔稱民進黨那群嘴巴罵中共,卻把中共烈士當成台獨烈士的獨派為「綠共」,果然是名符其實;他們供奉的反國民黨「先烈」,不分黨派、不分統獨,既是敵人、又是同志!
這就是民進黨獨派目前的困境。228事變,明明是當年台共為了顛覆國民黨政府、配合解放軍過海統一台灣所進行的一場武裝鬥爭,卻被獨派撈過界變成了台獨對抗國民黨白色恐怖統治的反抗鬥爭,而這些被處決的台共,卻變成了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台獨烈士,其遺屬們還世代從政府領取高額補償金,年年接受民、國兩黨政府的道歉與祭拜。而這些「烈士」也同樣接受著對岸共產黨高官的祭拜。
一群受難者,同時被兩群極端敵對的人當成烈士祭拜,實在是恆古奇觀!這就好比是中日戰爭期間,一群日本地下工作者被捕處決後,同時被中國及日本政府當烈士一般祭拜,簡直是難以置信。
相對的,國民黨政府曾經派了不少地下工作人員到對岸搞情報及顛覆活動,被逮捕處決後,在台灣連進忠烈祠的資格都不可得,遑論同時被共產黨與國民黨當成烈士,年年祭拜。
國共兩黨,不祭拜同一群烈士,甚至不共戴天,但民共兩黨,卻年年在祭拜同一群所謂的的「台獨烈士」,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這不就說明了民共之間,有著不可告人的隱晦關係?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 3樓. 寧靜姐2021/07/28 15:41民進黨是綠色共產黨,用疫苗控制人民的生死,掐住人民的脖子
- 2樓. 安心2021/07/28 06:58原來,司改只是用來過個水,跟所有的獨裁、專制政權一樣的套路。
就像2017當年司改會議的投票經過一樣,投票結果不被菜博士認可,就被當場要求重新表決到滿意。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4663
搞什麼?
沒錯!第一個場景就是蔡英文為最高法院法官遴選程序的表決,在分組會議中,有關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任命引發總統擴權爭議,委員陳俊宏和林孟皇分別提出修正提案,基本上都是由司法院提出應任名額的二倍人選,並經由法官遴選委員會遴選後提報總統任命,精神都是讓總統的任命成為形式,差別在遴選委員會的組成,後者除了司法專業人士外,還要有由立法院推舉立委之外的學者和社會公正人士。
這兩案在第一次表決時都沒過半(五十一票),蔡英文忍不住說,「(陳俊宏案)贊成票只有四十四票,你們在搞什麼?要不要再表決一次?」再表決一次,林孟皇案只有二十五票,蔡英文說,「那你們打算怎麼辦?」她提議再表決一次,認為需要修正第二分組意見的獲得六十一票通過,她建議以陳案為主,林案列為處理參考,獲得六十六票通過。蔡英文又忍不住說了一句話,「這不是我剛剛第一次要你們表決的情形嗎,你們又繞了一大圈,好啦,我想這個案子過了」。
這個場景的可笑在於第二分組會議時,有關法官任命引發總統擴權疑慮,當時即已經有修正意見,分組會議卻無法處理,是議事規則的問題?還是分組委員拍了總統馬屁就不想再撤回?到了總結會議,陳案林案都沒過半,照說,這兩個修正提案就報廢了,可偏不,蔡英文繼續表決,最妙的是,她不是表決兩個提案,而是自己換了表決內容,先問要不要修正,再把兩案二合一,形同變成一個新的提案,案子是過了,但到底是過了陳案還是林案?這算是總統的「臨時動議」嗎?如果是其他委員有此一議,能表決嗎?
總統有權能臨時提案,委員無力只能受命表決,最反諷的是,在「司法改革」的國是會議裡,因為蔡英文的總統身份,都能改變或不受議事規則的框限,舉座從司法院長到眾多曾任法官、現任法官、檢察官、律師、乃至學者專家,都欣然景從,不以為怪,唯總統之命的司改還能稱得上是改革嗎? - 1樓. 安心2021/07/28 06:55世間一切都是“事在人為”,民主、神權、帝制、獨裁、專制都一樣可以爲惡多端,假藉任何手段迫害,連司法也可以變成東廠、錦衣衛。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表姊夫上場了
2021-07-27 02:3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最高行政法院以「並無難以回復之損害」為由,撤銷北高行「停止執行婦聯會美齡樓移轉國有」的裁定,逕裁定須移轉國有。一個月前,最高行也以同一手法將中華救總財產收歸國有。以轉型正義之名而為的政治清算,正變本加厲。
最高行對救總和婦聯會的裁定,巧合不少。時機上,都在疫情荒亂之際,避開了國人的注目;判準上,一反過去各級行政法院認定不動產權利義務關係複雜,「不可回復性」明確,遇爭議停止執行的原則,接連兩次打破慣例。
最高行共有七個庭,救總和婦聯會兩案「恰好」都分給同一庭,由相同法官審理。更弔詭的是,各最高法院包括最高行將案件發回重審、更審、重裁所在多有,逕為裁判則少見。這次,最高行突然「勇於任事」,接連兩案採實體裁判。諸多巧合,疑竇難消。
黨產會成立以來,四處獵巫;但在各級行政法院卻未討到便宜,甚至有法官共同聲請釋憲。在多個黨產案進入終審之際,蔡英文去年底無懼清議提名表姊夫吳明鴻出任最高行院長,現在外界自然合理懷疑此中的關連。
要以司法阻止政府濫權,終不脫大法官釋憲、行政法院裁判兩途徑。黨產議題,大法官已藉釋字七九 三號表忠,最高行則由「總統表姊夫」領銜配合。司法改革,終究笑話一場。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562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