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她豆漿阿嬤,是因為她在豆漿店打工。我不知道她姓什麼,就比照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叫她豆漿阿嬤吧!
阿嬤是廿八年次的,算算應該快七十了吧!她每天晚上八點準時到一家夜市邊上的豆漿店上工,一直做到早上六點,每天工作十小時,連假日都沒有,一做就是十八年。我笑她就像王寶釧苦守寒窯那麼久,她回我說,「到明年,就是蘇武牧羊了!」
豆漿阿嬤手腳依然靈活,每天爬上爬下,也許是店家生意太好,我從沒見過她坐下來休息。葱抓餅是她店裡的招牌,也是阿嬤的專長,十個有八個客人都指名要葱抓餅,她總是細心地問每一個客人要不要胡椒、辣椒或醬油膏。我常見客人稱讚她手藝好,但阿嬤總說「我只會做這個而已」。老人家說得謙虛、笑得有些靦腆,「像炸油條我就不會了,每一門都是很工夫的啦!」那天,我要了一根油條,阿嬤告訴我,師傅還沒來,油條只剩冷的了。我請她熱一下,她說什麼都不肯,阿嬤堅持每一個工作都是專業,她倔得有些可愛。
小吃店的工作,算帳其實是一門學問,每個客人總會點幾樣東西,燒餅有燒餅的價錢,豆漿又是另一個價,阿嬤雖然老了,但腦筋卻很夠用。她總會先把每一桌的帳算清楚,然後記在心裡,結帳時再告訴你。我曾經偷偷地自己算過幾次,阿嬤從來沒有錯過。也許十八年的經驗,已經讓她練成心算高手了。
有一次,店裡來了一個客人,皮膚黑得有些暗沈、衣衫有些襤褸、眼神看來有些奇怪,就叫他老黑吧!老黑進門點了杯豆漿帶走,阿嬤問要熱的冰的,他大聲地說,「神經病,這個天還有人吃熱的嗎?」我一勺熱豆漿正要入口,聽到這話,抬起頭看了看老黑,他回瞪我一眼,兩隻眼睛睜得好大,卻有失焦的感覺,七月半看到這幅景象,真的讓人發毛。等老黑走了,我問阿嬤這個人是常客嗎?她說不是,「這款所在,精神不正常的人多了,店裡遇過的麻煩事講都講不完。」阿嬤說,「少年仔,工作不是這麼好做的」。是啊!錢是難賺,阿嬤忘了,我跟她一樣,都是在夜半討生活的人。
阿嬤的孫子都十幾歲了,家裡不用她帶孩子,也不需要她賺錢養家,阿嬤說,來這工作只是趣味,「庒腳人,閒不下來」,阿嬤說她要一直做到八十歲。那時,我也退休了,就來這裡接班吧!
- 12樓. 貓小姐2006/08/23 19:40老歌時間
嗯..蘇武牧羊,真令人懷念的歌,不過現在想起來居然只會唱第一句..
- 11樓. 滿天月亮一顆星2006/08/18 22:46蘇武天天賣豆腐~~
好歹我也是五年級後段班的,想不到我也會唱ㄟ~~~
我們還改編成"蘇武天天賣豆腐 賣了十九年 賺到一塊錢..."
- 10樓. 好聽的總是傷心的歌2006/08/13 22:10蘇武來了
拙作小文一篇,沒想到卻引來大家想起蘇牧羊一曲,
我找到了當年閻荷婷版的歌詞,僅供各位回味。
蘇武牧羊北海邊
雪地又冰天 羈留十九年
渴飲雪 飢吞氈 野幕夜孤眠
心存漢社稷 夢想舊家園
歷盡難中難 節旄落盡未還
兀坐絕寒 時聽胡笳 入耳心痛酸
蘇武牧羊久不歸
群雁卻南飛 家書欲寄誰?
白髮娘 望兒歸 紅粧守空幃
三更徒入夢 未卜安與危
心酸百念灰 大節仍不少虧
羝羊未乳 不道終得 生隨漢使歸明年,請豆漿阿嬤來獻唱此曲好了。
- 9樓. 黛安2006/08/13 19:32回閒妻幸福
我努力想了一下歌詞,童年的記憶怎麼就這麼的給它想了起來。
大概是因為老了會得老年痴呆吧,想記的記不住、想忘的忘不了。
歌詞好像是:
蘇武留胡節不辱
雪地又冰天
窮愁十九年
白髮娘 已西歸 家破人亦非
心存漢社稷
毛落猶未還
歷盡難中難
心如鐵石堅......
接下來忘了~~~~嘿嘿,好像還有第二段。
有記得的朋友接龍一下唄
- 8樓.2006/08/13 14:27都是毆巴桑
每次看到比較會做生意的其實都是這些阿嬤,毆巴桑,因為他們的人生閱歷豐富,所以進退得宜,當阿嬤被老黑這樣的對待我相信她也會不高興,可是我想她知道,還有很多事是比和老黑生氣更重要。所以我真的覺得其實老人家的韌性也是我們年輕人該學習的地方喔。
謝謝你的分享。
- 7樓. 琇子2006/08/12 22:15
- 6樓. 滿天月亮一顆星2006/08/12 19:23有福爾摩斯精神
借問一下,豆漿阿嬤工作的這家夜市,是不是阿文擺攤的同一家夜市啊?
這樣我們可以一次吃兩家~~~~
- 5樓. C.S.Julius2006/08/12 19:11接班 ?
妳如果真的接了阿嬤的班 ~~~
記得到你的網誌裡留一下店名地址 ...
這樣我們就可以慕名而去 ...
這樣我的網誌就可以多一篇
總在偶然中相遇 --- 好聽的總是傷心的歌的故事
在父母的夢想與理想中溺斃了!
- 4樓. 夏麗絲2006/08/12 17:33^^
是阿
總會遇上千奇百怪的人
就當作是生活的調味料吧
- 3樓. Shiao Amy2006/08/12 09:07













♥ 祝 大 家 幸 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