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健康|貼心下午茶
儘管在印度多災多難,被潑猴抓傷險些狂犬病發,還在公路上遭遇瓦斯車爆炸……,我卻依然無可救藥地愛上印度這個「奇妙」的國家。回台後,三不五時嘴饞想嚐嚐印度菜。甚至出國去玩,眼睛一瞄到印度餐廳,雙腳便不由自主踅進去。我吃過最好吃的印度菜,竟在柬埔寨,直到我來到上海,某個飄著小雨的冬夜,邂逅了「印度小廚」……。
卡夫說我上輩子一定是印度人。我曾經做過一場荒謬的夢,夢境中我是位生長在沙漠裡的新疆姑娘,與情郎為謠言拆散,不幸被賣到喀什米爾當女奴。所以,如果我跟印度有任何淵源,大概是在喀什米爾,一個在地圖上消失的香格里拉,眾人搶奪戰火綿延的悲慘世界。但我首度吃印度菜,並沒有絲毫驚為天饌的感動,相反地,我還覺得難以下嚥。大學時,我們來自丹麥卻在英國求學多年的彼得生老師,請班上同學到台北一家印度餐廳嚐鮮。對彼得生而言,印度菜在不講究美食的英倫是來自天堂的滋味,而於台灣吃印度菜,味蕾上的酸甜苦辣更夾雜他懷舊思鄉的寂寥與惆悵。他異常興奮地敘述印度菜美味的極致,並把餐廳菜單的招牌料理全叫上桌,一一詳加介紹。滿心期待下,我唯一印象是動口不如動手,而且只能用右手,辣得燙口的咖哩以及甜死人不償命的甜點。雖然料理不若預期,仍不失為一次特別的用餐體驗。同學們與老師在悠閒的氣氛下敞開心胸,放懷暢談。我們在餐廳門口留下最終的合影,而這也是他們予我最終的回憶。因為當初一同修英美小說課的同學早隨著時空隔閡音訊杳然。日後我咀嚼的印度菜裡頭必含有對他們的想念,和對大學時光一去不返的感傷。
之後,我去了印度,品嚐到正統的印度料理。有時候,我亦煮印度咖哩犒賞自己的印度胃,或者到台北南京東路上「阿里巴巴的廚房」奢侈一番。來到上海,我家隔壁襄陽南路、南昌路轉角便有一家印度料理餐廳「本杰比」,它吃到飽且青島啤酒無限暢飲,並偶有挺著大肚腩的印度中年男子在台上大跳肚皮舞。飽餐一頓的結論是,凡把自己肚皮快撐破的事千萬別幹,貪小便宜的人絕對不適合慷慨的餐廳,以及老闆最好不要犧牲色相博取顧客的歡笑。去完本杰比,有段時間印度料理之於我引力略減,再可口的東西吃太多反胃的後遺症是相當可怕的。我一直忍耐到冬季,某一天從Lonely Planet書中閱讀到「印度小廚」這家餐廳。我一向將此書奉為聖經,作者的話當然深信不疑,它也從來沒有欺騙過我,它讚聲好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天冷尤是品咖哩的良機,微辣中摻點辛香與甜蜜足以暖和冬天受凍的脾胃。
印度小廚安靜地佇立在昔日法租界邊緣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它的外表、內在與位置同樣不惹眼,默默散發屬於自己的光與熱,一種很家常的溫暖。因為平凡,所以自在。印度風的裝潢出奇淡雅明亮,不賣弄印度風情,沒有濃得化不開的馥郁和色調、沒有刺眼強烈的鮮豔或神秘詭異的昏暗,以樸素的手法描繪出印度的模樣。用餐環境本該簡單,不搶食物的鋒頭。它擺明是間廚房,可愛的小廚房,賣的是上得了檯面的佳餚美饌,而非似是而非的「印度」抑或「異國」概念。因此看不到歌舞女郎的曼妙舞姿、胖老闆的肚皮運動……。除了食物,還是食物,別無其它。
廚房與餐廳單隔著一道透明的玻璃,成群膚色黝黑白衣白帽的印度廚師忙碌地準備菜餚。我佩服餐廳有這樣的勇氣與創意,使廚房過程透明化,廚房一改晦暗本色,潔白乾淨得令人詫異,氣氛熱絡而溫馨,要緊的是,食物的香氣與食客間毫無距離,與屋外的路人僅咫尺之遙,也許你就被繚繞的香氣吸引進來,尚未用餐前你就被香氣逗得飢腸轆轆、食指大動。印度菜單常使人困惑,若不知如何選擇,點碗湯、來塊餅、叫盤咖哩,最末喝杯拉茶,遂可飽足,若人多些,烤羊、烤雞或烤魚都可來一點,要吃牛跟豬,別上這兒來。因為我不喜葷腥,點食的多為蔬菜,印度菜可算素食的老祖宗,茹素者至此也可吃得盡興。印度咖哩花樣多到眼花撩亂,我看圖隨便點兩樣,俱不失望。但我最滿意的是湯與餅。番茄湯濃郁而不稠膩,淨是番茄的精華,酸中帶絲甜辣,很是爽口。蔬菜雜糧烤餅香鬆酥脆,咬一口嘴裡有新鮮麥香與蔬菜的甜味,愈嚼愈有勁,是我吃過最考究的餅。而印度小廚最大的賣點正是他們的餅,口味繁多且推陳出新,熱騰騰從燒得火燙的烤爐內端出,絕非電烤箱製作可比。
最後,各位看倌,我要向你們告解。印度小廚的好味道讓我破了戒,違背自己當初望著錦溪楚楚可憐的小羊發誓絕不吃羊肉的諾言。我好生愧疚。可那道料理做得確實出色,肉質彈牙軟硬適中,與蔬菜揉合在一起成串燒烤,看不清是肉、嘗不出羊騷。小羊,請原諒我。
離開印度小廚後,暖烘烘的胃托著暖烘烘的心,雨水打下,我與卡夫笑容依舊燦爛如太陽,小廚距家二十分鐘的步行路程亦輕快如浮雲。套句大陸的流行語,印度小廚,真「牛」!
印度小廚永嘉店——上海永嘉路572號(從地鐵衡山路站走路十分鐘可達)
- 9樓. 太陽光2008/02/04 21:35忍不住又來了
哈囉
我又來了
忍不住又想來你這邊逛逛
本來決定搬家但是想想又留下來了
因為這邊有這樣的好地方
實在很難走開...
祝新年過節與家人同聚快樂喔
- 8樓. 太陽光2008/01/29 19:46終於可以使用推薦了
哈囉
幾次來你家拜訪
很喜歡這裡
不過我還在習慣 ^^"" (鯨魚在網路上太閉塞了)
今天剛獲得推薦功能
就選我喜歡吃的印度食物作為推薦的第一篇吧! ^_^
謝謝你。我也很喜歡你的格,你的詩很有意思!有空多來逛,要過年回台了,忙碌中,可能更新較慢款待不周請見諒。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於 2008/01/29 21:11回覆 - 7樓. lovecatlate2008/01/17 17:53跨年那晚,我剛好有去吃印度小廚喔!
印度小廚耶~很巧的是在跨年的那晚我和好友一行四人也去印度小廚永嘉店吃了耶!那裡雖然沒太多裝潢也不大間,但卻令人感覺很溫馨.......雖然出地鐵走到印度小廚的路上,覺得還蠻冷清偏僻了一點,但也就是因為如此,跨年前一天打電話去還訂的到位呢!東西也覺得很好吃~~呵呵~你拍的那個雞我們也有點,真的不錯喔!不過我最喜歡吃印度的一些烤餅點心類的。
一千零一夜的東西也不大合我的胃口,雖然那裡還蠻特別的,可以看很多美女跳肚皮舞,可是東西對我來說,都太鹹了......那時同行的還有好幾個德國客人,看來他們並不覺得食物鹹,還蠻享受的,看到我盤子的食物沒吃光,德國人跟我說這是不禮貌的,可是我真的沒辦法吞下這麼鹹的食物...呵~看來那時給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啦!
那是羊啦!不是雞!(小雞呼天搶地中
)
印度小廚確實有點偏僻,不過在法租界散步是很浪漫的。
一千零一夜已經被我們列為拒絕往來戶了。裡面只有水煙和肚皮舞還行。我吃到的不是鹹,是「怪」!非常奇怪!芝麻葉沙拉有殺蟲藥劑的味道,然後酸奶羊肉酸到牙齒都會打戰,咖啡是澀的,肉桂酒好像紅藥水……。所以,我們也沒吃完。
在德國,去餐廳食物沒吃完會被罰錢的,他們即使覺得難吃,大概也會全含淚吞下去吧!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於 2008/01/18 16:13回覆 - 6樓. behappy2008/01/09 12:57印度餅
最愛台北民生東路三段的坦都(希望我沒記錯名字,而且不知它是否還在)的 naan 和沾 naan 的醬.是坦都沒錯,這家店很有名,卡夫跟客戶和上司去過好幾次。哈,因為總經理之前剛從印度被調到台灣,在印度待六年所以對印度很懷念。
希望我們不會這麼幸運被丟到印度去?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於 2008/01/09 13:25回覆 - 5樓. 舊金山T小姐2008/01/06 02:50也愛印度菜
對旅遊印度沒有很大狂熱, 不過, 我也很愛印度菜!! O-i-shi!!印度菜很好吃的。不過它不是那種一吃上癮型,必須要先邁過一道門檻,能接受後,接著就是坦途一條,對它的偏愛是一發不可收拾。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於 2008/01/06 22:32回覆 - 4樓. 莫大小說2008/01/04 03:34印度素菜
烏黑一团,湯湯水水,糊糊塗塗,不知搞什麼鬼
什麼菜都一個式 老中大約沒人敢吃吧
我們家倒可以吃
反正胡裡胡塗 瞎 點,瞎吃吧
他們的葷菜更不敢當 什麼鳮肉用手撕的,什麼肉 都和飯在手 指上捏成 圓子
手垢都搓進去了,然後把碗裡易汁就淋在手上和著食物吃下去
女生大約會嚇死,呵呵
── 這是在中東見 的啦,還好美國不來這套
我是歡喜吃亂七八糟的食物,中國人大約都嚇得跑走了
呵呵,印度菜賣相確實不好。不過味道挺不錯,香料會令人上癮的。廚師的手當然要洗乾淨啊!它都敢把廚房大剌剌開放給你看了,我覺得肯定比上海許多中菜館要乾淨得多。
中東菜我就吃不慣了。不知道是上海中東餐廳奇怪,還是本來就不合口味。(我說的是鼎鼎有名的一千零一夜)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於 2008/01/04 14:48回覆 - 3樓. 蕃茄余小薰薰2008/01/03 16:27應該不會吧
上海狗可是很少的,而且養一頭狗要花很多稅金,應該不會有人做這種賠本生意吧,頂多用豬肉去假一下了,不過用豬肉假羊肉好像很容易吃的出來!聽蕃茄一席話,我頓時放心不少。不知道從哪裡聽來說,上海的野狗都被宰來吃了?好險只是謠言。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於 2008/01/03 20:15回覆 - 2樓. 蕃茄余小薰薰2008/01/03 13:35看來 真不錯
上海的羊肉料理的確比台灣的沒有羊騷味.不過有時候如果太沒羊騷味,我又不禁擔心吃的真的是羊嗎?有沒有可能掛羊頭賣狗肉呢?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於 2008/01/03 15:50回覆 - 1樓. vmalife-聚龍2008/01/03 11:12印度菜
前些年去過印度,還是覺得在印度吃印度菜比較有印度味。
沒錯,不過要非常小心。因為在印度拉肚子的頻率太高,衛生堪虞,我都只敢吃飯店的食物。(如果不幸得到痢疾、霍亂,這可不是件小事
)
非印度國內只要是印度人開的餐廳、印度廚師作的料理味道都很道地。印度小廚在中國分店眾多,顯然相當受歡迎。上海共三家分店,除永嘉店,另兩家分別在浦東與虹橋郊區,都不位於市中心、觀光點、或高級住宅區,走的是家常路線,卻意外地受歡迎。可見食物只要好吃,位置不是最重要的。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於 2008/01/03 16:0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