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尼泊爾~~佛塔上眼睛和鼻子問號象徵什麼呢?
2025/04/07 15:28
瀏覽163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世界上最真誠的雙眸....
斯瓦揚布納特寺,佛塔頂部四面繪有佛陀的慧眼,
分別朝向東、南、西、北,
象徵佛陀的智慧無所不見,慈悲無所不在。
彷彿警醒著每個人要謹慎自持、
多行善念,遠離惡行。
在佛眼下方,鼻子的部位是一個彎曲如問號的符號,
引導著每一位站在佛塔前的旅人
不自覺地省思:「我是否對得起自己與他人?」
「我是否活得坦然、誠實又慈悲?」
這樣的設計不只是宗教象徵,
更是一種靈魂的呼喚。

世界最古老的佛教寺廟:「斯瓦揚布納特寺」
【Swayambhunath Temple】
斯瓦揚布納特寺不只是宗教的象徵,
更是一座精神的燈塔,
引領人們在喧囂中尋找寧靜,
在浮躁中回歸本心。
當我們仰望那雙深邃的佛眼,
不只是祈求平安,更是在與自己對話。
原來,旅行的真正意義,不只是遠行的腳步,
更是一次次與內在的靠近。
斯瓦揚布納特寺,又稱「四眼天神廟」或「猴廟」,
是尼泊爾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佛教聖地之一,
其歷史可追溯至兩千五百年前。
寺內最醒目的「斯瓦揚布佛塔」,
是尼泊爾金塔建築的經典範例。

尼泊爾最動人的,從來不只是它的古蹟與神祇,

還有它平凡卻溫暖的人們。

街邊攤販親切的微笑、山村孩童追逐的笑聲,

還有那些雙手合十道聲 Namaste 的瞬間,

總能輕輕觸動你最柔軟的部分。

尼泊爾教會我們什麼是虔誠,什麼是放下。

你會發現,真正的旅行,不是目光只向前,

而是也懂得停下來,靜靜感受內心的寧靜。

走過尼泊爾,你會明白,這裡的每一步,

都是朝向心靈深處的一次靠近。

每一聲 Namaste,都在提醒我們:

尊重每個生命,敬畏每片天地,與內心的自己和解。

在尼泊爾旅行期間,我特別感受到一種安心的氛圍。
許多紀念品店販售著佛眼與問號的圖案,
那不僅是紀念品,更像是提醒旅人心中要常存善念。
走在這片土地上,腳步也不自覺地變得柔和謙遜,
心中充滿對生命的反思與敬畏。
「斯瓦揚布納特寺」,
這座世界遺產位於加德滿都西郊的小山丘上,
登上塔旁的小廣場,
可以俯瞰整個加德滿都谷地與遼闊的平原,
美景與靜謐交織而成。
據說,這座佛塔所供奉的四眼天神,是第一位佛陀,甚至釋迦牟尼佛也曾來此朝拜。在建築象徵上,塔身由五層結構組成:
第一層的白色半圓象徵「地」,
第二層的金色方形象徵「氣」,
第三層的三角形象徵「水」,
第四層的傘形象徵「火」,
而最上方的螺旋形則代表「生命的精華」。

漫步在加德滿都的街頭巷尾,
每一座轉經輪、每一處佛塔,
都凝聚著百年歲月的祈禱聲。
你會發現,這裡的神祇無處不在:
石雕的小廟佇立在路邊,
信徒們低聲呢喃,雙手合十;
金色佛塔矗立在半山腰,風吹經幡,經文隨風飄揚。
很意外的是在混亂的街區中
竟能感到平靜與滿足...

想和博達納特寺(Boudhanath Stupa)的佛眼
四目相交
就來這家餐廳吧 ~~Cafe Caravan

來到博達納特寺(Boudhanath Stupa),
親眼見到它的瞬間,我忍不住屏息——
這不只是壯觀,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
這座加德滿都最具代表性的地標,
世界上最大的圓佛塔。
白色圓潤的塔身聳立在眼前,
彷彿能包容世間萬物,
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也感受到佛教的寬廣與慈悲。
這座又被稱為「滿願塔」的佛塔,
彷彿能傾聽人們內心深處的願望,
靜靜地見證著無數人的來去。
為了更好地感受這座佛塔的氛圍,
我們前後選了兩家不同的餐廳,
從不同角度凝視它。
坐在高處,
俯瞰著這座圓滿而沉靜的建築,
金光閃閃,與深藍的天色交織成一幅神聖的畫面。
那一刻,我的心彷彿所有的思緒
都被時間溫柔地安放。
佛塔的中央圓拱頂上,
四面佛眼靜靜凝視,
佛眼代表佛法無邊,佛陀無所不見,
彷彿看透人心與世間的悲歡離合。
塔尖的金色閃耀著莊嚴的光輝,
外緣刻著108尊阿彌陀佛浮雕,
訴說著超越時空的信仰。
塔尖垂下五色經幡,
紅色代表火、藍色代表天、白色代表雲、
綠色代表水、黃色代表地。
經幡上印著佛經, 是以保佑眾生,
讓人忍不住駐足仰望。

想要親近世界最大圓佛塔,
大推 Nani’s Kitchen

在全世界最大的圓佛塔
又被稱為「滿願塔」
為親友許願祈福
塔身四面都有佛的眼睛,
代表佛法無邊,佛陀無所不見

傍晚時分,夕陽灑落,
金色的餘暉映照在佛塔上,
帶來一種寧靜而神聖的氛圍。
微風輕拂,信徒們沿著塔身順時針繞行,
有人輕輕轉動祈禱輪,
有人低聲誦念經文,
我們也帶著心中的願望加入行列。
旅途中,有些地方讓人驚艷,
有些地方則讓人心安。
博達納特寺屬於後者,
像是一雙溫柔的眼睛,
靜靜地看著我們在紅塵中奔波,
提醒我們停下腳步,
感受當下的寧靜與圓滿。

當你離開這片土地,那份來自尼泊爾的純淨與祝福,

將如同永不熄滅的明燈,點亮你的旅程。

從尼泊爾旅行回來後,
發現在每一堂瑜珈課結束前的那一聲「Namaste」,
都不再只是儀式性的動作,
而像是一道心靈的通道,
把我瞬間帶回加德滿都的大佛塔前。
陽光灑落在祈禱旗上、轉經輪不斷轉動的聲音、
僧侶緩慢而平靜的步伐,
彷彿全都還在眼前。
年輕時旅行過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
但那時的自己像一個收集風景的旅人,
走得快,眼睛張得大,卻很少真正停下來感受。
而這次回來後,
那種「念念難捨」的情緒卻一直縈繞不去。
但那種情緒又跟去埃及看到了金字塔不同,
我開始想,是不是年紀讓我變得不同了?
還是,是生命的歷程讓我學會了慢,學會了珍惜?
尼泊爾不是一個光鮮亮麗的地方,
卻是一個讓人謙卑下來、讓心靜下來的國度。
那裡的神佛無所不在,不是高高在上,
而是平等地守護著每一個人。
當地人說「Namaste」時,
那眼神中的尊重與平和,
讓我深深感受到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能量。
從台北到加德滿都,距離遙遠,
但我覺得自己的靈魂反而更靠近了自己。
我變得無所畏懼,
有更大的能量自我更新與升級
找到平衡與助人的力量.....
旅行的意義,
也許就在於這些看似微小卻深刻的片刻——
一個手勢,一句問候,一段記憶,
足以讓旅人們從此不同。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