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二八又到了,每到這個時候,又是藍綠大對抗的經典戲碼,只是最近看到老K虛假的模樣,真是惡心到吐到死,殊不知栽贓抹黑、羅織入罪的特工手段,就是老K宮廷政治的百年把戲……。也讓小丌想到很久以前讀書時被教官惡整的故事。
先說自己背景。小時候聽母親說,父親他原是學生但半路上被老K騙去當兵,就這麼來到台灣了,聽說阿公還是個鎮長勒,父親從軍中退役後轉到電台工作,負責心戰喊話的播音工程製作;至於我的其他家人,也都是有繳黨費的老K,兄長也都是從軍,使得小丌從小就是個「殺朱拔毛」的基本教義派,當時的教忠教孝節目----『寒流』、『大時代的故事』更是每晚必看的勵志節目。
交待好背景後,再來說高三發生的故事。
高三那年,不知哪來的興緻,突然迷上字典,每天回家的消遣就是背字典、記新字,各位看倌或許會問,背字典有啥了不起!而且跟老K的特工有啥關係呀?對,背英文字典的確沒啥了不起,但背中文字典就好笑了,對吧!把字典裡的字拿出來使用,被當成思想有問題的共匪,那就更好笑了,對吧!
高三畢業前,因為受同學所託代為出頭,打了另一位同學一頓,打到對方到教官室避難,小丌自是難逃法網,沒多久就被叫到教官室去問案,既然坦承有出手打人,總要寫份悔過自白書,於是小丌就洋揚灑灑寫了一篇充滿簡字、古字、俗字的自白書,而這自白書卻讓眾教官個個見獵心喜,就像狗看到大便一樣,總是難以抑制地想要聞一聞、嚐一嚐。
於是,五六個教官就圍在一旁討論起來,沒多久,掛憲兵軍種的教官就說話。問小丌怎會寫那麼多怪字。問小丌「从」、「旧」等字是啥意思,小丌一一回答後,並說是從文化圖書公司所出版的《辭彙》中背下來的,當下把這些教官嚇到了,因為學生拼聯考都背英文字典,怎會有人被中文字典;議論一陣後,穿海軍卡其服的教官突然一臉驚喜,說剛好鐵櫃上有小丌所說的《辭彙》,要小丌好好的證明一下,但當教官看到「从」、「旧」……等亂七八糟的字好端端地躺在字典上,個個表情木然,垂喪的神態實不輸當年轉進來台的棉襖兵,當然,小丌的氣燄就更高張了。
由於教官們老搞不定小丌這小鬼,也頗讓他們傷神,某次,負責小丌班級的教官突然面露詭異的笑容,說安全秘書要找小丌,『安全秘書』是啥玩意呀?別說一般學生不清楚學校有這編制,就連搞學運的學生也不見得知道這個職稱是幹麻的----若說俗名『抓耙子』大夥就不會陌生了,這職稱就是以前公家單位的『人二』、軍中的『政四』(保防官)。
小丌一進到位在校長室旁的辦公室,只見一位雖露微笑但卻只感受寒意的一位已過中年的先生,兩眼有神的看著小丌,第一句開場白的話可把小丌嚇到了----「你怎沒想讀軍校?」。
幹!打架跟讀軍校有啥關聯呀?小丌就說近視太深無法從軍,但是那位先生似乎不滿意小丌得答案,又連問兩次,但小丌還是同樣的答案,這才讓他轉了話題,但也因此觸動小丌的敏感神經---怎麼跟『寒流』的內容好像!而那位先生新的話題竟是問我家庭背景,這真的把小丌的神經繃緊了,趕快回想小時候看的『寒流』據情。
於是就從父親的背景說起,然後就開始掰故事了。小丌先說父親常告誡大家若沒共匪,他就不會家破人亡,祖父還被戴帽遊街(直接把電視劇的內容搬出來),然後又把『大時代的故事』的內容套用,說得口沫橫飛,把那位先生說得一愣一愣的,於是小丌又感傷的說,兄長們也是忠貞軍人,自己也想報效國家,只是近視度數單眼就快破千了,才無法一了心願。然後小丌又說父親的結拜兄弟也都是職業軍人,散佈在情報局、國安局、警備總部等單位,平常來家中做客,也要小丌有著毋忘在莒的精神(其實小丌是暗示我父親的朋友也是搞安全的啦)。
前前後後小丌說了大概快十分鐘,那位先生則是沒發言半句,待小丌說完後,那先生只說「你先回去上課吧,以後若有問題再來找我。」
當我走出辦公室,面對夏日的太陽,還真的搞不清楚背上的汗是被熱出來的還是被嚇出來的,坦白說,那時想到的共匪凌虐百姓的戲劇內容,小丌還真怕被當成匪諜,被老K用同樣手法凌虐。(幾年前看吳念真的電視劇『台灣百合』,還真慶幸自己勒)
後來,不知是那位先生無意小題大作,還是認為小丌忠黨愛國,或是懼於父親眾換帖兄弟的關係,『思想有問題』一事就不了了之,更重要的是,教官的態度也變了不少,最後以『與同學相處不睦』,記兩個小過了事。
這故事發生在小蔣過世的前三年,在那個時代還會有惡整、亂扣帽子的手段,更別說是剛逃到台灣害怕政權不保的動亂年代---對一個從小就忠黨愛國、對美麗島打不還手的憲兵留下深刻印象的青少年,卻因為打架說成是思想有問題,難怪會對潛在威脅之人擺出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的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