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堂上看到 氣勢萬千的大理石高柱 連環拱似的清真寺投影, 多麼特別啊, 西班牙旅遊 必去哥多華 。離塞維爾火車不到一小時,是座古蹟城,位於瓜達爾基維爾河畔,古蹟點集中。
這座中世紀伊斯蘭時代 位居西方人口最多的三大城市,迦太基 腓尼基人來過 ;羅馬人來在瓜達爾基維爾河上搭建羅馬橋;之後的西哥特人在基督教君主城堡原址, 還建立一座城堡,是目前的基督教君主城堡。
從羅馬橋遠望大清真寺的照片來自維基百科,補充城堡內部庭院和建築的 來自網路。
早上在旅館看得見一樓花園的餐廳慢慢享用簡單的早餐,相當安靜舒適,和幾位進餐的遊客聊起來,有從愛爾蘭來的老夫婦,也有從澳洲來的 。西班牙烘蛋 火腿 鹹肉 咖啡果汁甜點 將自己餵得飽飽的才出門。
話說八世紀時 因為中東黑衣大食與白衣大食為哈里發領導權 生死相爭,互相暗殺對方就任後的哈里發 結成血海深仇。(到如今 什葉派和遜尼派之爭 依然無解。)什葉派兩大族聯手將向外率軍擴展領域,疲於奔命的奧米亞王朝趕盡殺絕
麥加的奧米爾王朝(Omeya )白衣大食 幾被殲滅,僅留一位王子- 阿卜杜拉赫曼, 從巴格達逃出到北非柏柏爾人部族。
強大的奧米爾王朝將軍已將信奉基督教的西哥特人趕走 (只留北方1/3)佔領2/3 伊比利半島,可穆斯林部族之間紛爭多, 與北非柏柏爾人也起爭戰。
阿卜杜拉赫曼 趁機而起,先佔領塞維亞 再據有格瑞那達 哥多華 等,統一西班牙自稱阿卜杜拉赫曼一世 Amir 埃米爾, 此為 後奧米爾王朝時代,開啟了穆斯林 統治西班牙的哈里發時代,以哥多華為王城。曾是西方人口最多的城市, 清真寺就有300間,與巴格達,君士坦丁堡是當時的世界三大文化中心。
從巴格達逃出來的阿卜杜拉赫曼一世 ,在此建造一座比大馬士革 或巴格達還大的清真寺,就以天主教堂為底擴建而蓋出大清真寺 。 後來西班牙收復失地 摩爾人被趕走,這哥多華就漸漸沒落 。
查理五世的設計師不忍將美麗的清真寺拆毀 建議保留,無縫加蓋, 1523年 造出一棟 混合回教 天主教的奇妙建築來 ) 。這是平面圖 看起來條紋狀的 不是地板 是屋頂。
大清真寺被厚重又高的城牆圍著,院子很大 哥多華天氣熱,園內多噴泉 四面都設有出入口,經過綠蔭成片的苦橙園 ,進入清真寺 一長排門中 收票的一個。
清真寺寬大高聳到讓人目眩神迷,紅白相間亮麗的拱門由超過850支碧玉和大理石巨高石柱撐頂住(石柱取材自西哥特 或古羅馬 老建築, 真聰明)。粗曠不需雕塑的紅白寬斑拱門真是獨特,也充滿濃濃的伊斯蘭風味。下方轉角拱門和黃金壁龕 是網路上照片。
西班牙復興後 鑲入巴洛克細緻純色的雕刻教堂圓拱,又是另一重奇妙的建築雙好,各有特色 不相違和。
大架構之下的細部精緻, 兩者之間的對比 讓清真寺/天主教堂 各有所本 各有特色 各有其美。
高聳的叫拜塔是大清真寺的地標,旁邊的門稱為贖罪門,是天主教1377年所建。經過贖罪門的信徒,罪惡會被赦免,因此有許多的信徒特別由此通過並作停留 。
我照不出來的細膩部分, 請出照片連結來才能看出中世紀建築之美~殉道者聖文生宗教聖殿,是伊斯蘭人還未來之前,西哥特人786年所建,大清真寺的最早教堂。牆面上有耶穌的神像,建築上拱上疊拱又架拱,翻糖蛋糕花瓣邊似的三層拱門,精美到令人嘖舌又噤聲。總算見識到伊斯蘭皇城的王宮之美。可這精緻的風格,怎麼看怎麼像巴洛克式的奢華,會不會是收復失地之後的西班牙作品。
出了清真寺 河邊羅馬橋方向大門,清真寺城牆大理石古老厚重,遠望清真寺依然別有風格,哥多華的保護神聖拉斐爾天使柱。
轉往百花巷方向,文化中心 附近的 奧米亞之家藝術館廣場,露天咖啡座悠閒,烤火盆熊熊暖火,有街頭藝人抱著西班牙吉他樸拙的唱歌 很有假日風情。
晚上的班車要離開了,五點鐘左右除了Tapas , 有餐廳願意服務嗎 ? 在西班牙這還真是個尷尬時間, 一般要六點才讓人點餐。 好在一家轉角餐廳室外露天座位點著小點 喝著飲料, 看見她家的Manue 有看起來好吃 飽肚子的肉塊, 問服務生可以點嗎 ?
她高高興興的答應了, 沒讓我久等,十幾分鐘就上菜了,還很好吃呢 。 誤打誤撞 點到本地名菜 牛尾了。
完美的Ending !
- 10樓. behappy2018/10/05 08:35好在設計師沒拆掉穆斯林的漂亮柱子。像土耳其的聖蘇菲亞大教堂。宗教可同在一個屋簷下該是多好的事。幸好沒拆 ! 土耳其的聖蘇菲亞大教堂也是一個奇蹟,源自 東羅馬帝國拜占廷的天主教與 之後的阿拉伯伊斯蘭教 珍重古蹟 和平共存, 這是多麼美好的高貴, 這才是文明嘛。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 於 2018/10/05 19:51回覆
- 9樓. 賈爸2018/08/31 13:14還以為西班牙一直是天主教獨大
沒想到他們的宗教歷史也如此動盪波折
看來,哥多華也是西班牙的必遊之處,我也想去看看那些像蛋糕花邊拱門
怎辦? 以我們的慢遊方式,光是西班牙,可能就得花上一個月???
是耶。 進一步閱讀之後 發現好玩的是,西班牙統一之後 被視為異教徒的 猶太人 穆斯林, 被追逃時會互相包庇 。
因為伊斯蘭相信他們的真神就是舊約的耶和華 ,認為他們的先知穆罕默德 才是真神,不相信 三位一體和 耶穌復活,與天主教相比 能接受 哥特人的基督教 。 早期和猶太人共享教堂 一人一邊, 同一個城適合平共存。 這很有趣吧 ?
妳有宗教信仰, 發掘這既往的歷史 更瞭解今日的紛爭。
為了信仰去拼命 這又是何苦呢 ? 信仰和愛情一樣, 不是 應該讓我們越來愈好, 而不是憂愁煩惱恐懼憎怒吧 ?
我的準備不充分 才讀了幾篇文章就作出旅行計劃了。妳們還有充裕的時間作準備 ,精選出不願割捨的部分,定位就清楚了。 西班牙的消費低 很划得來的, 就當我們這個年紀了 花錢花時間去西班牙遊學吧 , 成人的我們 有不受寄宿家庭拘綁的 特權咧。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 於 2018/08/31 19:27回覆 - 8樓. 筆記阿本2018/08/30 15:17.
早上鹹肉火腿烘蛋果汁甜點
下午飽腹肉塊當地名菜牛尾
盹姊的品味真正高 真人懂得過真日子
咱見個面吃喝一頓如何 ? 小弟作東。
謝謝阿本好意邀請 ,九月初又要給自己一個自助旅行了 , 正忙著把最後一篇格文 努力作出來,加上出國細碎的打點, 恐怕是不行了。感謝喔 !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 於 2018/08/30 21:54回覆 - 7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18/08/26 22:58
啊?啊?啊?什麼台南孔廟?什麼振玉金聲?妳的記憶真好,我完全沒印象了,不知當年胡寫了些什麼。
讀妳近期文章,覺得頗為新鮮。以前妳都寫台灣之事,不見妳寫外國的事情。妳去的這些地方,我都沒去過,讀來有耳目一新之感。妳旅遊不是走馬看花,都會介紹當地的歷史,我喜歡。讀了妳的文章,等於上了一堂歷史課。多謝了!
真的是很久遠了, 2009年 遊台南孔廟 ,_討論著石碑上的字語 。 我也才知到桃園的教會學校 振聲中學夙負盛名 。
我在想 北平沒被列入,是因為北平建都於元朝朱元璋吧。 黑白大食 互拼的時代 應該是唐宋年間,我們的大都市是 ;長安 洛陽 開封 (梁州),也因為後來外族入侵 戰亂不停,沒有長治久安, 積累不出盛事的人氣和文化富饒 沒有被計入吧。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 於 2018/08/27 09:20回覆 - 6樓. charleyho2018/08/26 21:26我們只去了塞維亞,錯過了哥多華,看這篇遊記得到補償,感謝分享好文,照片張張都精采。
謝謝 Charley 喜歡 。
西班牙離我們太遠了 , 臺灣對他們的介紹不多 , 除了上過的美術館課,我也是藉由旅行 增加對他的瞭解的 。 怪不得 畢卡索厭惡強人佛朗哥將軍 來到巴黎, 佛朗哥聯手希勒勒 進兵炸毀巴斯克名城 格爾尼卡,他以畫作 表達人民的受苦無力,也對強權作無言抗議。
西班牙的歷史 相當堪玩味。 近代一次世界大戰 受內戰之苦, 比其它歐洲國家都進步遲緩。
回頭看呢, 早期 伊斯蘭 基督教 猶太教 天主教 中古世紀的共存共榮,世界少見的文明。 保留下元氣, 直到西班牙中興 雙王統一後,才是是西班牙崛起的時候 。
比巴爾幹半島 和中東 沒休止的教派之戰 強多了 也聰明多了。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 於 2018/08/27 09:07回覆 - 5樓. Siena2018/08/26 16:43
宗教靜穆之美。
感動並佩服盹姐姐,對歷史文化,宗教,自然,飲食人情之美的感受力,和堅持性,好奇純真如孩子。
為謙遜修行者!
我好奇天真 如孩子,是真的 , 這讓一些大人感到很煩 。 所以 自由自在的任性旅行 也不得不爾。
旅行當中 我成了一張白紙, 由著旅遊點 給我點染。感謝這些陌生的城鎮,對我的潛移默化很多,改造了不少偏見 。 最開心的是 逃避不想關心的伊斯蘭問題, 在旅行中慢慢解開了 。
我女兒笑我捨不得旅行的花費,才把行程排這麼緊。我自己呢,是覺得 入了寶山,沒抱點難忘的印象, 也未免太可惜了吧,所以 很任性的執著 不放棄。 是 天公疼憨人啦 。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 於 2018/08/26 20:44回覆 - 4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18/08/26 12:54
「與巴格達、君士坦丁堡是當時的世界三大文化中心」
這肯定是洋人的觀點。
好久不見無言來留言了 ,多少年前 台南孔廟那一篇, 您提的 振玉金聲 和振玉聲金 也讓我受益良多。 總提醒出重點的高人 , 您真不該無言啊。
出國前準備不足,只有少許輪廓。現場隨興看東西隨手照,為了怕再老印象變淡了, 格文是之後查資料湊合的。有些資料來自 wiki ,說實在的 誰編輯, 誰的觀點就重一點,也有可能是這樣。
樂於聽到您來提到我們中國人的說法, 我也在吶悶, 怎麼能把我們古都北京 拋在一邊呢? 大食波斯 都還千里迢迢來我們這兒卸貨買貨呢。中國老古籍裡的記載 也都提到大食之間的拼搏興起 。對照著歷史的演變,發現到宗教這件事 緊緊拴著我們的思想,被洗腦忠貞 上場拼命在所不惜。 阿拉伯國家兩派之爭 吵了近千年,殺紅了眼 毀了家也沒興國, 歷史古蹟灰飛煙滅。
沒來西班牙看這些伊斯蘭建築 回溯當日的生活,很難想像 阿拉伯除了石油之外 有這麼細膩的文化,這麼美好的生活。也難怪他們一肚子冤氣,找全世界的麻煩。也不全是老美的錯 ,他們之間的惡鬥把自己都耗窮了。 若是千年之前 部族間能夠坐下來 耐心協商調解,不用這些 生死鬥爭,小老百姓不必流離,大家的日子 都會好過很多。
- 3樓. 寧靜姐2018/08/26 10:23我只能說二十多年前西班牙剛開放時,我去過
寧靜姊好福氣,在年輕美好時 已經去過這些好地方 。我是後知後覺, 年歲大了才補作功課 。
又碰到最近難民流竄歐洲,治安不好 ,旅行時心理負擔很大 擔心受怕。 好在西班牙的安達魯西亞挺溫暖的,受到許多人的幫助,很感謝他們。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 於 2018/08/26 18:31回覆 - 2樓. Charles Lin2018/08/26 09:45
謝謝盹姊分享,清真寺照片,令人無限嚮往。
曾在托雷多看過天主教,回教,猶太教三教共存共榮景象,原來回教徒會到北非,更近一步往伊比利半島,導因是國內領導權之爭,跟分裂成什葉派,遜尼派背後原因相同。
從來都對於中東國家的教派之爭很頭痛心煩,跳過不看 。 這麼多年來一向如此 逃避。
看過一部電影 "放風箏的孩子", 才該使慢慢瞭解我們以為又乾又窮的阿富汗 也曾經是鳥語花香 水果充盈 肉販眾多。孩子們自個兒作風箏 , 使用古老的技術 去奪得風箏賽大獎。身為家奴的伯伯爾人友伴 忠心護主,即使聰明有用 也跨不過 族群的鴻溝, 總是受阿富汗同學欺凌 。
等阿富汗受神學士作亂, 阿米爾一家移民美國,貴族將軍爸爸甘於小販生涯,仍然思念家鄉 令人謂歎, 就對於伊斯蘭人長時間 勢同水火的交戰 ,讓外人非常不解 , 以為窮國家 才會這麼愛戰爭。
其實是戰爭 把伊斯蘭人搞窮了, 除了坐擁石油財庫的阿拉伯國家,伊斯蘭古都 敘利亞 伊朗 伊拉克 早沒有中世紀的氣派奢豪。
反倒是 出逃到西班牙的這一支,幫他們保留了伊斯蘭世界的美好, 讓我們窺見伊斯蘭人的怨氣。
要怪他們自己啊,我愛上托雷多古城內主教宗座大教堂的三教並存; 城市內三教並存的安然。西班牙可以作到,阿拉伯人卻還沒想通, 拖累人民 拖累全世界 ,只能嘆氣了 。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 於 2018/08/26 18:26回覆 - 1樓. 東村James2018/08/26 03:59壯觀宏偉,精雕細刻,美不勝收
謝謝東村 第一個來鼓勵 。
其實也沒那麼瞭解西洋或中東複雜的歷史 ,很怕是個人的感情看法 會產生偏見,引發謬誤。
試圖將遙遠的, 我們不認識的國家 拉近給好友們分享 。 好多事情 都是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我這隻井中蛙跳出去了, 希望自己因此受到改變。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 於 2018/08/26 17:5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