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戶口名簿的父母出生年推算,我出生的時候,父親42,母親20。平日尖著耳朵聽,睜著眼睛看,以及道聽途說,我整理出我的家世是這樣的,父親的原配拋棄家庭,於是經過媒妁之言迎娶我的母親既為妻又為後媽。父親的孩子比我母親的年齡小不了多少。
老大男孩是一個安靜不說話的人,似乎很孤僻。老二女孩跟後媽好像天生不和。印象中,父母親一年到頭吵架。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前任老婆(不知道是無中生有還是另有故事),真正的原因應該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父母如果吵架嚴重,母親就會收拾包袱,帶著我們幾個從她所出的孩子離家出走。在外賃屋而居,動輒數月(真正是幾個月我不記得)。曾經住過的地方,記憶最深的,有中崙、圓環、延平北路、還有基隆路口四個地方。如果是小住,就是外婆家。有一次大約是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在學校登記的姓都改了,後來又改回來。
每一次離家都是父親親自來接才結束。父母吵架,手足之間各有所思,家庭不是和睦。在學校裏學過一首歌,‘我的家庭真快樂。’- 唱這首歌總讓我心裏淌血,為什麼我的家庭不快樂。
不知道是因為小時候太過內向安靜,還是沒有學會,我從來沒有叫過‘爸爸’。我不懂得撒嬌。能夠表現我們父女的親近就是,跟父親要錢。父親好像很少拒絕。父親的西裝褲皮帶上有一個零錢包,他在忙的時候,我會從他的零錢包或褲子口袋裏掏錢,那是享受寵愛的感覺。
我常常拿了錢去買紅豆刨冰回來吃,父親看到,就會要求吃幾口,我當然欣然分享。這個紅豆冰的分享長存我的記憶,意味著我們的父女情深。
父親的中文字寫得很好看,所以我的中文簽名,就是仿父親的草書筆跡。父親的齒模工作室的牆上有一個小黑板,有一次父親秀給我們看他如何一筆畫出一隻小老鼠。他寫了‘化’字,在最後拉鉤的那一個筆劃,往上向左拉一個大圓,再順著往左下拉後勾回,最後在右邊翹起的圓屁股上加畫弧線,就是尾巴。
小小的齒模工作室裏,面對教堂的窗前是工作桌。轉過來另一邊有兩張書桌,一張是父親的,另一張是長兄的,靠著內牆顯得隱秘。我經常躲在那裡讀小說。
父親正忙的時候,我若沒事,喜歡觀看。最好看的是熔鑄金子的時候,父親一手拿著噴火口,另一手拿著夾子扶住容器,右腳還要踩壓力pump。看著火光照耀下亮澄澄的金子,我就想到真金不怕火煉。
父親每天早起晚睡,他早起就是掃地、燙他自己的襯衫。他每天早上都要出門去台北,大約9點、10點回來,開始診療患者。
我也習慣早起,自動幫忙掃地,看父親燙衣服的時候,含一口水再往衣服上噴,覺得好神奇。這個含水噴霧的動作我永遠學不會。(結婚後,我每天幫老公燙衣服,總是回味著父親燙衣服的動作)
小學上學的時候,我常常遲到趕不及,父親就會騎腳踏車送我上學。
假日晨起,我也負責消毒診療器具,擦拭診療座位上方的瓶瓶罐罐。三張診療椅,三套器具,清理起來也蠻累的。我也常常穿著校服奉父親的臨時命令,搭公車到台北一家牙科材料行買材料。
我的父母不太管我的行動,也許他們對我放心,知道我這個人也幹不了壞事吧!從高中開始,放學後我經常會留在學校,表面上說是留校讀書,其實都是跟同學在學校裏亂晃。所以我在高中時候交了好幾個知交至今。
在我眼裏,父親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人,父母吵架,看起來好像都是母親的無理取鬧。(其實他們誰對誰錯,我根本不懂。)碰到父母吵架,我更給自己晚歸的理由。家庭不和睦讓我深感苦惱,嚮往幸福的家庭。我不是家長,我無能為力,我總有離家出走的念頭。記得有一次,我苦悶到了極點,(好像在碧潭划船)心裏盤算著,長大以後我要離家,父母的養育之恩只有靠金錢回報了。
不久父親生病開刀,進出醫院數次。他在醫院的時候,我跟母親輪班陪伴。那時候的馬偕醫院感覺擁擠,在醫院很不舒服。現在想起來,父親看我這個女兒在身邊,雖然沒有什麼交談,但是他的心裏一定是欣慰的。
父親出院回家,在病榻上都是母親侍候他。生病的人脾氣暴躁,常生氣,也常哭。雖然他們夫妻終年爭吵,最後母親卻是有情有義的照料父親。也許表面上的爭吵不是我這個孩子所想的那麼嚴重。
一直到臨終前兩個月,父親好像平靜多了,常常跟母親談坐船的事,等船來接。母親也跟他笑鬧開玩笑。終於有一天,他很正式的告訴母親要準備妥當,因為晚上接他的船要來了。當晚我們幾個母親所生的孩子都陪在床邊。父親一一說了遺言,輪到我的時候,他說‘如果你是男的就好了。’顯然他心中有數,這個家的重擔將落在這個特別的女兒身上。記得那天很夜了,父親說著說著,然後吵著肚子餓,我就去生火燒稀飯。父親吃了稀飯睡了,我們也跟著都累了,睡了。第二天起來,父親還在。母親笑著問他,不是說要走怎麼沒走。父親說,船延了。
再一個禮拜後,父親就靜靜的睡了,沒有再醒來。
我跟父親言語交流不多,但是心中自有靈犀相通。現在回想我們的父女情緣18載,實在沒有遺憾。父親因為離婚給自己造成的遺憾可能不少。父親死後,母親成為戶口名簿上的家長,但是財務重擔是我不得不扛的,扛得很辛苦。但是也應驗了我要靠金錢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念頭。這是我生命中,心想事成的例子之一。 (18年後,我出國了,又結了婚,對娘家的照顧就分身乏術了,。)
我一直到母親纏綿病榻那幾年才開始體會,母親年輕結婚就當後媽,40歲就守寡的種種難處。在那之前,我一直不能諒解母親,以為她缺乏持家的智慧,讓我們子女精神受苦而不自知,甚至成為子女未來幸福的阻礙。(年輕單身的時候,看不到已婚女人的角度;結婚後為自己的家庭忙碌,遠隔重洋,無暇回顧母親的立場。)
這篇文章是我父親去世四十多年來,第一次正式寫的回憶父親文字。母親守寡40年後,走了,我才完全放下過去心裏對父母之間的批判。我感恩父女的情緣之餘,終於理解母親婚後一生的痛苦,父親不是沒有責任的。(十八九歲的女孩嫁給一個40歲離過婚的男人,當十幾歲孩子的後媽,豈是普通人可以勝任的角色。)
如果我從來沒有結婚,建立自己的家庭,我可能永遠都不懂,原來人間所有的問題都是人性引起的。誰對誰錯不僅不是關鍵,也是第三者及後代永遠無法得知的謎團。
當我們讀歷史的時候,但願從瞭解過程中探討錯誤的經驗,避免重蹈覆轍,不是假借研讀歷史為名,行玩弄是非,挑動仇恨為實。
【後記】
有人因為禮貌尊重長者,會說白髮與年齒代表智慧,但是更多的年輕人寧願相信這個世界是屬於他們的。我個人的人生走到今日,對於生命的體驗終於有了全盤的認識。我不敢說未來還有什麼更多要我學習的,我相信身體健康的維持是往後的第一要件。
但是60年生命的體驗所衍生的智慧是不可忽視的,但願個人的生命分享能給有心的年輕人借鏡,啟發自我生命的反芻思考。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8樓. 阿月2012/08/25 06:56父親本來就是那艘船啊!
做父親的本來就是那艘船啊!
母親則是船上的那面帆。
一帆 加 風順 常常僅僅是理想狀態。
船和帆都是會破損的。
或早或晚。
難得的珍珠女兒,
充滿孝心、才德、恩惠。
船和帆 - 阿月形容得真好,用來描述父母,也是夫妻的關係,真是恰到好處。
說起來我對母親幾十年並不諒解,實在是不孝,但是因為人性的蒙蔽,在母親臨終甚至死後,才能夠大徹大悟。在此分享也許對某些人會有啟發,那就值得了。
謝謝阿月的回應。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25 09:52回覆 - 37樓. blue phoenix 從影后裡的渣男看女明星的愛情婚姻2012/08/16 08:35我也是當了媽媽之後
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
這幾個月母親生病
更能體會
blue phoenix
養兒方知父母恩 - 總是如此。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16 20:48回覆 - 36樓. 天作之合2012/08/14 11:53電小二電妳一下:穌麻麻的
珍珠好:
讀妳細說人生 父母親的吵架 離家出走 ...81更生都親眼目睹 很奇怪的是
應一句話:"夫婦相帕~床頭帕床尾和" 真的是這樣 現在夫婦相敬如賓 小事一句意見沒合 勞燕分飛 妳先母大人 離家多次 要妳先父去帶回來__自己回來沒面子~我不知面子這麼重要~可是父親病的時候 在身邊的是"餓妻"喔~好好的陪夫君走最後一程~~那年代是這樣氛圍‧
"妳要是男孩子就好"~可見妳很男 很能幹 ....
整篇讀來~感同身受~寫的無情還有濃意~電小二電妳一下:穌麻麻的~他愛電使人嫉妒的佳作~這是他的德性:妳著忍耐ㄟ‧謝謝更生先生。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16 20:49回覆 - 35樓. thy:網摘:短短十言,說透了人生2012/08/13 13:56不懂
為何姓要改
又改回來?
感動妳的文章
謝謝thy,關於姓我以為不用說明呢?
那時後年紀小,才小學二年級的樣子,真的不懂為什麼。
我只能用現代人的觀念去瞭解。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13 14:29回覆 - 34樓. PeterNJ(分散風險)2012/08/13 09:23恭喜!
恭喜喝貼心下午茶!
慢慢地寫,
進步就快,
希望我以後有時間。
想不到 peterNJ 喜歡下午茶,呵呵!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13 11:47回覆
- 33樓. 月飛來2012/08/11 06:21=
有感而發,借題發揮,作為我的回應:
http://blog.udn.com/tomb/6704915
謝謝岳宗的新作‘美麗的黃昏清兵衛’,不熟悉日本電影的話,看這個標題會無所適從。值得一讀的美麗文章,寫得真美。
這篇回憶能引起一個年輕父親的共鳴對我來說是意外的收穫。願天下的女孩都有跟你一樣有心的智慧父親。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11 11:17回覆 - 32樓. ~大邱~2012/08/11 01:16感恩
難怪珍珠與人早熟成熟的印象
錯誤的婚姻往往影響幾代人的婚姻觀
好在珍珠沒有因此而畏婚
反而在神的保守下擁有幸福的婚姻
真是值得感恩
謝謝大邱,你的第一句話讓我好像又回到年輕的時候。
讀到一篇文章的標題是什麼宗教比較好,我想到成為基督徒的好處,就是讓我們對自己走過的路,與生俱來的環境條件,化腐朽為神奇,都是我們生命成長的最佳土壤。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11 11:22回覆 - 31樓. 泥土‧‧‧郭譽孚2012/08/10 13:37面對現實‧‧‧
泥人一直覺得面對現實
既使痛苦,卻也是唯一的救贖之道
這是一種理解,就像讀了這許多篇的故事,是否我們都能更面對現實了
生活本身實在不容易,說得好,問題的根源確實是在人性本身,有暇就給自己的人性在現實的環境中留出一些空間吧
謝謝分享
泥土敬白
是的,都是人性,所謂的人性是什麼,我一下子也說不出來,反正就是人性的弱點。譬如: 自私、爭強好勝、善妒、貪小便宜、沒有安全感........之類的。當人們發生衝突與矛盾的時候,都是這些弱點先出頭,引發另一個人的另一種弱點出來,嚴重就天下大亂了。如果歸根結底檢討,就會發現事情也許根本沒有什麼,但是第一個人的人性弱點爆發的時候,就是連鎖反應,骨牌效應,一個接著一個。最糟的是沒有真正的爭論主題。
我這個人也是話匣子一打開就沒完沒了,當然都是跟自身的經驗有關,希望泥土先生瞭解,沒有不敬的意思。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10 14:14回覆 - 30樓. NJ過客2012/08/10 07:36結婚
不知道父母的婚姻 有沒有讓您畏婚過
我年輕的時候,只有嫁不出去的煩惱,倒是沒有畏婚,而且很想結婚,建立自己的家庭,教養自己的孩子 - 不怕死的心理。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10 07:53回覆我仔细再想,小時候我一直認為父親很好,也許因為如此,我對男人沒有排斥或恐懼。不是被寵壞的孩子,讓我不會是一個只想靠丈夫的人,我想這些都是讓我對婚姻的態度有正面的影響吧!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10 10:14回覆 - 29樓. the dreamer girl2012/08/09 23:39
謝謝 amanda 的賞文,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屬於自己的路。起點不同,路線不同,最後我們先後都要到終點報到。相信神,才能在我們的路上發現神的恩典,可以追朔到我們沒有信的時候的起點,化腐朽為神奇。人做不到的,神沒有不能。
這是我自己回顧生命的由衷之言。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於 2012/08/10 06:0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