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主公告
UDN 建國百年周刊特別推薦部落格
武藝蓋天下 文學稱一家
武藝蓋天下 文學稱一家
發表新留言
留言 (975):
-
2015/04/01 17:22五年花下醉騎行,臨賣回頭嘶一聲。
項籍顧騅猶解歎,樂天别駱豈無情。
這是白居易的『賣駱馬』七言絕句詩,開成四年白居易68歲,小中風『得風痺之疾,体衰目眩,左足不支』,知道自己來日無多,遂潛心向佛,遠離聲色歌舞,為了節省家用開銷,並給家裡的歌妓能找個好歸宿,於是『遣妓賣馬』。
駱馬陪了白居易好多年,但是臨到要賣牠時卻又不能忘情,當僕人將駱馬牽出門,駱馬還回頭一顧,長嘶一聲,令白居易(樂天居士)萬分不捨,想到當年項羽別烏騅的一幕,寫下這首詩句。
日本有一首歌謠『達者でな』,中文歌曲翻成可愛的馬,非常『江戶情調』的一首歌,也是敘述一位馬主因生活寥落必須賣掉陪他多年的馬,在陪著愛馬到鎮上交給新主人時內心不捨的心情故事。
歌詞一開頭就很令人感動,藁にまみれてヨー 育てた栗毛 今日は買われてヨー 町へゆく..意思是愛馬是他從小就畜養的,每天餵牠麥草從小到大,連自己身上都沾滿了麥草也不怕髒。今天為了生活無法再照顧牠而不得不將愛馬賣了,依依不捨的一起走到鎮上交給新主人。
歌詞提到的『栗毛』在日文就是駿馬的意思,加上一個膝字的話,膝栗毛就是『兩條腿徒步旅行』之意,典故來自江戶時代有名的旅遊小說『東海道中膝栗毛』,敘述兩個寶貝弥次和喜多徒步走一趟東海道(從東京到大阪)的趣事,類似台灣的王哥柳哥遊台灣。
陪著愛馬到鎮上,走在以前一起走過的山間小道路和河邊沙石路上,天上明月高掛著,想到以前種種的回憶,握著馬韁的手不禁顫抖起來,告訴愛馬要『達者でな』…好好的保重自己。
『達者』在日文除了有技術高超的達人意思之外,還有『身體多保重,珍重再見』的意思,這是比較老式的說法,老一輩的人家還有很多用這種說法,例如那位電影男人真命苦的寅次郎就常常這麼說。相當於現在的『お元気で』的意思。
作詞者横井弘一定讀過白居易的『賣駱馬』,才能寫出這麼有感情的歌詞,黑名單時代,流亡海外遊子最愛唱的黃昏的故鄉(赤い夕陽の故郷)也是這位横井弘的創作。他寫的歌詞都非常帶感情,感動不少人。
演唱者三橋美智也,喜歡日本老歌謠的棧友當不陌生,這是我父親那一代,八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家的偶像,泰斗天王。黑膠唱片時代銷售量全日本第一。唱紅的歌無數,在日本地位崇高,許多現在活躍在日本個歌手都還是他門下學生,包括那位兩度唱片大獎得主細川たかし,未成名之前都以三橋門下弟子自居,即使子弟成名了,都還有門下別名『三橋xxx』,在演藝界自成一派。
他的歌還間接影響到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台語歌壇。許多都被翻唱成台語歌曲。黃昏的故鄉原主唱本尊也是這位三橋美智也。
以下附上三橋美智也演唱『達者でな』…可愛的馬日文版。
-
2015/03/31 10:47人類文明誕生初期屬於狩獵和採集的時代,靠食用動物肉和魚類內臟的豐富的鈉,補充身體須要的鹽分,文明進入農作物耕種時代後,穀物成為主食,穀物含鈉少,靠其他食物得到鹽分的補充成為必要。但是古代還沒有大量製造鹽的技術,鹽就成為非常珍貴的東西。日本傳統祭神在神桌上供奉鹽,就是對神的一種尊敬,大相撲比賽力士在土俵灑鹽,也是一種讓神明歡喜,袪除惡神辟邪的儀式。
古代鹽的取得有好幾種方式,燒海藻取鹽,或是刮岩鹽,挖井鹽,引海水入鹽田曬鹽,這都是取得鹽的方式,近代更有電解鹽技術。不過這都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同學們可自己網路查資料。
藏鏡人想說的是古代的鹽由於生產量少,非常珍貴,加上賣鹽利潤高,政府對鹽的製造和販賣都有掌控,春秋時代管仲的經濟改革就提出食鹽專賣,使鹽利『百倍歸於上』,西漢漢武帝時代桓寬的著名的『鹽鐵論』文章紀錄,同樣有御史大夫桑弘羊主張管制鹽鐵,以富國富民及應付邊防開支。可見當時鹽的利益是國庫主要來源。
在日本同樣,由於日本的島國特殊地形,內地的人須要靠海的人提供鹽的需求,所以開闢很多『鹽道』深入山村,這些鹽道後來也成為大和政權掌握控制百姓的管道。日本長野縣的塩尻,就是因鹽的販賣終點站得名,和我們新北市的汐止(潮汐的終點)類似。古西藏和中國之間,也存在運鹽和茶的古道,千百年的時空變遷,漸漸失去作用,但還是可以由古道痕跡窺知在當時的重要性。
喜歡日本歷史的棧友,一定都知道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兩雄的川中島戰役關聯到鹽的運輸故事,武田信玄的根據地甲斐(現在山梨縣)不產鹽,而上杉謙信的越後(新潟縣)靠日本海盛產鹽,兩軍作戰,有人建議上杉謙信斷了武田的供鹽鹽道,這樣武田軍不戰自敗。上杉謙信認為這種手段太卑鄙,不是武士行為,拒絕接受建議,還特地送鹽給武田信玄的軍隊。
這就是日文諺語『敵に塩を送る』,送鹽給敵人的典故,意思就是正正當當的決鬥,不耍小手段。有時候也可以解釋為老神在在,勝劵在握還可以資助敵方。譬如兩個人競選會長,把自己的一票投給對方,避免對方輸的太難看也是『敵に塩を送る』。由此可見鹽在古代戰爭中也占了很重要的關鍵,也常有鹽源的爭奪戰,就好像今天爭奪油田。
古代鹽的生產和專賣既然由國家掌控,有辦法得到鹽的代理販賣權的,無一不成為鉅富,日本占領台灣後,為了答謝辜顯榮(辜振甫父親)的協助,特地賜給辜顯榮許多商務權利,台灣鹽務專賣就是其中重大項目之一,奠定了辜家後來的財富地位。這維基都有提到,可自己參考,此地略過不談。
唐朝的時候賣鹽賺錢的商人個個生活像爆發富,白居易看不慣,寫下了『鹽商婦』樂府詩,諷刺這些沒品的爆發戶。『綠鬟富去金釵多,皓腕肥來銀釧窄。前呼蒼頭後叱婢,問爾因何得如此?』形容鹽商的妻子穿金戴玉,粗胖的手臂戴著銀手鐲,連手鐲都快穿不過去了,還有僕人女婢前呼後擁,聽她差遣,不可一世的模樣,很沒氣質。
還怪罪漢朝時候的桑弘羊,也就是上面『鹽鐵論』裏主張鹽鐵販賣制度的御史大夫,由於他的鹽業政策不當,造就了這些鹽商爆發富。我把白居易的這首『鹽商婦』送上給各位棧友和同學,做為本文結束。
鹽商婦,多金帛,不事田農與蠶績;
南北東西不失家,風水為鄉船作宅。
本是揚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
綠鬟富去金釵多,皓腕肥來銀釧窄。
前呼蒼頭後叱婢,問爾因何得如此?
婿作鹽商十五年,不屬州縣屬天子。
每年鹽利入官時,少入官家多入私。
官家利薄私家厚,鹽鐵尚書遠不知。
何況江頭魚米賤,紅鱠黃澄香稻飯,
飽食濃妝倚柁樓,兩朵紅腮花欲綻。
鹽商婦,有幸嫁鹽商:終朝美飯食,
終歲好衣裳。好衣美食有來處,
亦須慚愧桑弘羊!桑弘羊,死已久;
不獨漢時今亦有! (白居易-鹽商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