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摔跤快兩個月,手術後七個星期,物理治療三個星期。膝蓋恢復了大半機能:可以屈膝至80度以上,也可以走路了。雖然醫生還沒有說拿掉護膝,昨天不穿它也走了20分鐘。至於上下台階和樓梯,還是得依照"好的先上,壞得先下"的原則。偶而試用左腳上樓梯,力氣還是不太夠。
每星期復健兩次,每次過程差不多,都是這些治療和運動:
第一步先熱敷10分鐘。 通常沒有電針治療,那一次大概因為我告訴治療師膝蓋周圍有些疼痛,她在熱敷時加了電針。 | |
其後的順序不一定,大約都是這些項目。 這是把毛巾捲放在左膝下面,用膝蓋壓毛巾捲30次, 每次維持3秒鐘。 | |
身體躺下,帶子前端套住左腳,手持帶子把腳拉近, 訓練膝蓋彎曲。 做 30 次。 | |
膝蓋彎曲,腳跟用力壓治療床,也是30下。 這應該是訓練小腿肌肉。 | |
兩腿同時彎曲,中間夾一個球,用力擠壓。 做30次,每次維持3秒。 | |
彈性帶子圈住雙腿靠膝蓋處,用力撐開,維持3~5秒, 然後慢慢收攏雙腿。也是30次。 | |
右腿弓起,左腿伸直抬起,腳尖盡量向頭部。 其實不需要抬這麼高,這是比較早拍的。 維持3~5秒,30次。 | |
身體向右側躺,右腿還是彎曲,左腿伸直向上抬約30度。 30次,每次3秒。 | |
轉過身來向左側躺,右腿繞過左腿,右腳踩到床上。 左腿還是伸直抬高,不需要靠到右腿,抬30次。 | |
床上運動做完之後,穿上護膝,改做站立的運動。 先扶床板,踮起腳跟30次,每次維持3~5秒。 接著弓起右腳,左腳單足站立5秒,做30次。 上星期練習雙手平舉,讓左腳單獨站立10秒,做3次。 | |
然後靠到牆邊,用左膝後部壓一個球,維持3秒。 做30次。 通常膝後壓球的運動做完之後,就去上走路機。 |
走路機的速度調得很慢,主要目的是讓我恢復正常的走路姿勢。因為手術後有一段時間依靠枴杖,膝蓋不能彎曲,影響到走路方式。
地上運動做完,再回治療床上做其他運動。 這是左腿伸直,左腳盡量內縮(腳尖用力彎向身體)的運動。 治療助手拉著帶子往外扯,讓左腳使出更多力氣。做30次。 | |
除了前面那一項,其他運動都是單獨自己就可以做的。 這是把左腳朝身體方向用力拉過來,而腳必須用力往外伸。這是復健師最早教的運動。 | |
帶子還是套著左腳,同時繞過右腳。 以右腳為軸心,左腳尖盡量向左偏,同時壓住膝蓋不動。 做30次。 | |
帶子套著左腳,右腳繞到左邊成為左邊的軸心。 左腳尖盡量右偏,也是30次。 綠色彈性帶比較緊,要使比較大的力氣。 | |
這條綠色帶子沒有彈性,和原先拉動幫助膝蓋彎曲的可能是同一條。 這個運動是把左腿伸直抬向胸前,越近越好,主要是訓練大腿後側的肌肉。 維持30秒,做3次。 | |
最後冰敷10分鐘,有時加電針治療。 |
冰敷前後治療師會幫忙按摩,除了詢問治療效果,有沒有哪裡疼痛,也順便查看傷口。之前走路時常覺得膝蓋中間刺痛,以為是復原中的正常現象。上週四復健師按摩時,才發現一點點"釘書針"的針腳掉進傷口正中間,沒有像其他的針腳那樣被擠出來。把它挑出來之後,走路時的刺痛就消失了。
因為醫生只指定輕微的運動,復健師不敢超過要求。我的膝蓋已經可以彎到80~90度,但醫生只要求到75度,所以她們調整的護膝彎曲度也只到70度。又因為醫生指示我走路時需要護具,即使膝蓋已經有足夠支撐力量,復健師仍然不建議拿掉護膝走路。過兩天回診,如果醫生評估不需要護具,或是可以做比較劇烈的運動,她們才配合調整。
其實在家裡我已經很少穿護膝,因為它老往下墜,走路時還得提著,很麻煩。同時為了阻止它往下墜,必須拉緊扣環的帶子,影響血液循環。
但是不穿護膝的話,走不了幾步膝蓋就有腫脹和繃緊的感覺,邁不開步伐。穿與不穿,有點左右為難。
前天復健師讓我練習左腳單腳支撐站立,那時穿著護膝。回家後脫掉護膝練習,也立得起來。
傷口很難看,獻醜了
好久沒有出去散步,昨天決定不穿護膝試一下。小心翼翼下了台階,走上平路之後,不知不覺加快步伐。但不到五分鐘就覺得膝蓋附近沉重,想起復健中心的步行機,決定減緩速度,腫脹的感覺少一些,但是持續不了多久。
走了大約10分鐘,才兩三百公尺,就不敢再走下去。還是折回來,在院子和陽台活動。
洋槐花開始綻放,去年新種的四照花也開了一些,轉眼已是夏天。
5月23日,摔跤正好兩個月,手術後第八周回診。醫生覺得我恢復得不錯: 左腿可以平舉,左膝彎曲超過90度。他說如果穿護膝走路不方便,可以拿掉。至於走路時的腫脹或沉墜的感覺,醫師說是因為肌力不夠,建議我去復健時踩腳踏車,自己也可以去健身中心練習。
根據醫師的評斷,治療師改變一些訓練項目: 取消腳踝的鍛鍊,加強膝蓋的訓練。增加(固定)腳踏車、半蹲、起立坐下、和推力訓練。這些運動是新的挑戰,做完之後膝蓋相當痠,希望休息一晚能夠消除。
|
改用兩手拉帶子讓腿彎曲 力道比較強,腿的曲度也比較大
|
踩腳踏車 ... 起先以為要像走路機那樣慢慢踩, 後來才知道速度由我決定 ... 只是踩快了膝蓋有點痠痛。 | |
背靠牆壁,兩腳距離肩寬 淺蹲30次 有點像馬步,但沒有蹲到那麼低 | |
這個治療器叫"Pro Fitter 3D Cross Trainer" 助手固定它,讓我用左腳推中間的橫桿 30次 | |
坐下、站起運動 看起來簡單,但是腿沒有彎到90度的時候,還真做不到。 練習30次 | |
最後這一項比較難: 是讓左腿從治療床垂下,然後用帶子拉上來。 除了增加彎曲度,應該也是一種拉筋的方式。 |
全部做完之後,治療師測量左腿的彎曲度,可以達到120度了。比右腿的155度還差一些,需要繼續努力。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3樓.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2017/05/27 04:45原來是同學!
高本衲向您問好。
- 12樓. 木頭...發呆ing2017/05/26 16:05
不只認真做復健
也很認真做記錄佩服
不過手術的疤很大啊 (驚!)
醫生還沒說可以拆掉護膝走路, 就自行練習, 這樣可以嗎?
不要太勉強了啊謝謝
拍照不只是自己留紀錄,也想給以後有需要的朋友做個參考。
復健有時需要自我要求多一點,才能發揮效果。我在醫生許可之前就少穿護膝,一方面是有足夠把握,另一方面家裡隨處有支撐,練習一下也安全。
看雲 於 2017/05/29 07:23回覆 - 11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17/05/26 12:13原來您兩月前受了傷,本就體態輕盈,還復靈巧指日可期,這回兒落實了凌波微步。
式微中的部落格,反映時人對文字的頓感。體態輕,可是動作笨拙。只求能如平常走路,還有膝關節不要變成氣象台
部落格式微是無法避免的。網路平台增多,花樣不斷翻新,任何平台都只是一個過程。最後留下的可能還是老古董的經典。
看雲 於 2017/05/29 07:14回覆 - 10樓. 看雲2017/05/25 20:34部落格式微
去年貼出 "花都謝了,怎麼還過敏?" 的第二天人氣達到 1000,在臉書提了一下。今天看到回顧,忍不住做個比較 :
5/25/2016 14:25 點閱人氣:1711144 本日人氣:1000
5/25/2017 8:25 點閱人氣:2009061 本日人氣:307
雖然一年增加了 297917,也明顯看出每天人氣的減少。計算時間不同、有沒有新文章貼出都會影響人氣,但部落格的確式微了。
- 9樓. 雲霞2017/05/25 05:09
佩服您每天認真做,才會有如許進步。繼續加油!
瞧我當時骨折,復健過後,應在家持續做,可是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就沒聽話好好做。如能像您這般,呵呵,也許更早就能四處趴趴走了。
- 8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7/05/24 22:21。
好辛苦,好樣的
祝福早日完全康復!!
- 7樓. 陳正華 牧師2017/05/24 11:57
看雲好棒!
I am proud of you...
謝謝,一起努力看雲 於 2017/05/29 07:00回覆
- 6樓. 多硯坊 (休)2017/05/24 10:39
循序漸進
逐步增加強度恭喜快完全恢復了
- 5樓. 賈爸2017/05/23 22:37我們上回一起上玉山最年長的陳大哥
曾動過和看雲一樣的手術
他是在受傷後擔心筋骨僵硬退化
才堅持完成台灣百岳的登山壯舉
三年前也攻克了紐西蘭的庫克山
雨僧、看雲、Rachel、KittiO ... 揪團一下
我們一起來去爬玉山
- 4樓. ellen chou 雨僧 想念2017/05/23 13:12
ㄎㄎ!我當年跌的不輕,也是連滾帶爬養傷四個月後,才開始走路。
如今不但趴趴走,還飛呢!看雲妹,加油!
謝謝雨僧姐,您是我的榜樣看雲 於 2017/05/24 07:2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