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法國「長棍」麵包 走紅北京市場
2011/03/23 17:45
瀏覽189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新華社】

三月份的一個週日早晨,北京一家大型超市的烘焙櫃檯前排起了隊伍,一批現烤的麵包剛剛出爐,就被顧客裝進了購物籃。惹人注意的是,不少人的籃子裏都裝了一根長長的法棍麵包。

「第一次吃法棍麵包主要是因為好奇,因為這種麵包造型特別,像一根大棒子。」為全家人採購早點的楊女士告訴記者,「吃過之後覺得味道可以接受,就時不時來買,用來調劑家人的口味。」超市工作人員表示,這種法棍麵包銷量還不錯,在眾多烘焙產品中屬於中等水準——算上給飯店固定的供貨,每天能銷售40多根。

近年來,與法國有關的產品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法國服飾、箱包、香水等奢侈品為中國人所追捧,法國美食也獲得越來越高的認知度,與此同時,以法棍麵包為代表的法國烘焙文化也受到中國普通百姓的歡迎。

北京烘焙師俱樂部的負責人賈慶平告訴記者,法棍麵包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很早,但僅限於星級酒店和法餐廳等高檔場所,法棍真正為普通百姓所認識是在1995年:家樂福第一家中國分店在北京開業,並在超市內設立了烘焙櫃檯,向普通消費者提供法棍。十多年之後,大部分在中國的烘焙企業都開始製作和銷售法棍麵包。

記者在走訪北京一家知名連鎖餅店時得知,該店平均每天可銷售法棍麵包40-50個。中國烘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秘書長康恒平表示,目前法棍麵包在中國大部分餅店中仍然是一個點綴類的產品,因為中國普通消費者並不了解法國麵包,沒有養成購買的習慣,「法棍銷得最好的是在台灣的一些餅店,經過改良的大蒜法棍是他們的主打產品」。

有20年從業經驗的法國麵包師傑羅姆·布魯南對這個現象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中國市場上的長棍麵包品質差強人意,跟真正的法棍還有差距。」布魯南表示,由於選用的麵粉不當、使用了添加劑、製作工藝不過關,中國市場上出售的法棍麵包往往「太乾、外殼太硬」,這限制了法棍在中國的推廣。

「長棍麵包是法國飲食文化的代表,目前來看它還沒有完全激起中國消費者的興趣。」布魯南說,「要改變這一點,首先要提高法棍的品質,其次要讓消費者了解正確的食用方法。」布魯南曾在2007年隨薩科齊訪華,為法國總統在華期間製作麵包。年屆四十的他依然雄心勃勃,準備把事業重心轉移到中國來。「中國市場廣闊,但是市面上的烘焙產品含油脂過多,我想把以法棍為代表的,低糖、低脂的法國麵包文化帶給中國人。」

中國的國際化在加快,老百姓的收入在增加,品味也在提升,任何高品質、定位準、有特色的烘焙產品都會有前景。「現在的中國市場可以講具備了進入的條件。」康恒平秘書長總結道。

【2011-03-21 新華社】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