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教改怪獸的維他命C(二)
2025/07/14 00:39
瀏覽1,043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請先閱讀 之1

二、

「科技讓人天涯若比鄰,還是讓比鄰的師生與家人,心理的距離越來越像天涯般遙遠呢?」到鄉村參觀林老師的學校時,這個疑問緊緊跟著我。

走過教室外迴廊,看見格窗內的老師,躲在角落、目不轉睛地操弄機器,光線從天花板下的投影機投向布幕,投出繽紛的海底世界,烏龜緩緩地游動,熱帶魚呼嘯游過珊瑚礁。

繽紛的影像,像假餌在引誘孩子好奇的眼神,但夜晚曝光於電視、白日又曝光於投影幕的孩子,卻像假魚那樣無神。

走過門外,一位孩子轉頭與我相視而笑,笑容驚醒了時光之神,緩緩拉起布幕,露出我熟悉的黑板,簡樸的教室裡,老師在台上對我溫柔微笑,我微微點頭,好像什麼都已足夠,像嬰兒滿足於媽媽關愛的眼神。

那樣的情感交流,對中小學生多麼重要,所以我也曾期待「小班小校」的教改種籽,能在校園發芽,希望他們多享受一點老師的關懷眼神,多點機會與校長揮手。

二十多年來,教育部卻投入驚人預算來買這些投影機,像用一張張鈔票黏成薄膜,阻斷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連結,學生煩躁的情緒洪流,淹過父母牽手圍起的堤防,氾濫成新的社會問題。

走過迴廊,走過一間教室,看見窗內的孩子正在使用平板。2022年起,教育部投入兩百億經費、購置61萬台平板,送往城市與鄉村,以達成「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的目標。

「台灣學童視力急遽惡化,因為接觸螢幕時間太長,將來可能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出血、退化率倍增,成為失明的不定時炸彈!」窗外的我,耳膜卻傳來幾日前新聞中的醫生叮嚀聲,「要讓孩子的眼睛少接觸螢幕、多接觸大自然。」

我的眼簾也浮現參觀美國與歐洲學校時,看到教室的科技元素如此少,「我們相信在中小學生成長中,接觸人、接觸大自然、接觸紙本書才是最重要,」帶領者如此說,因此他們校園還會管制手機。

「台灣孩子使用3C產品已如此氾濫,政府還要推波助瀾嗎?」我轉頭遠望學校遠處的山巒興嘆,想到昔日參加山地服務團時,當初的孩子在青山綠水的滋潤下,多麼開朗奔放。

我也想到「考試三級制」造山,把偏鄉孩子困於C級平地,讓他們只能望著A級的山頂興嘆後,現在「生生有平板、班班有網路」還要挖洞,把他們推入沈溺3C的地下黑暗世界嗎?

〈續讀之3

有誰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