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薇 - 晤見,陳澈。 - udn部落格
晤見,陳澈。
作家:陳澈
文章分類
    Top
    無薇
    2025/04/19 22:23:01
    瀏覽:178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我第一眼就喜歡上他了。

    那天台北下著細雨,我剛從一次無聊至極的政治模擬會議逃出來,穿著西裝外套走進永康街的一家畫廊咖啡廳。那裡正舉辦一場獨立插畫展,一進門,我就看見他──易晨。

    他站在牆邊,戴著墨綠色毛帽,側身對著畫,像在跟畫裡的角色對話。他眼神專注,嘴角帶著幾乎看不見的微笑。他的存在像一束靜靜的光,穿透了我內心的厚牆。我沒辦法解釋那一瞬間的感覺,只知道,有什麼東西,在我心裡,慢慢地被鬆開了。

    我靠近他,假裝在看他眼前的畫作。是一個女人站在深藍的海邊,背景是廢墟般的城市。

    「這畫裡的人,看起來像在逃亡。」我開口說。

    他轉頭看我,愣了一秒,才點點頭。「她不是在逃,她是在等。」

    「等什麼?」

    「等一個不會來的人。」

    他說完,低頭笑了笑,那笑容裡藏著什麼我當時讀不懂的故事。那天我們聊了很久,從畫聊到城市、從城市聊到童年。後來我才知道,那幅畫是他自己畫的。

    易晨是一個自由插畫師,沒什麼固定收入,接案子接得很隨緣。他住在文山區一間老公寓,養了一隻叫「瓦力」的黑貓。他的世界和我截然不同。他不用管政局、不用被訓練如何操控輿論、如何說話像個外交家。

    我出生在無為組織的核心家庭,從小接受菁英式教育,會三種語言,精通心理學與資訊工程,所有選擇都被編列在我人生的行事曆裡。唯一不在預期中的,就是易晨。

    他讓我第一次想要任性。想不計後果地喜歡一個人。

    我們開始頻繁見面。他帶我去城市裡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巷弄裡的老書店、快倒閉的舊戲院、還有他說「沒人知道但超好吃」的涼麵攤。我帶他進入我的世界,讓他讀我的計畫報告、偷聽我和父親在電話裡的對話。

    「你不屬於這裡。」他有天這樣對我說。

    我笑了,「我本來就不屬於哪裡。」

    他看著我很久,說:「如果哪天你想離開,我陪你。」

    我沒有回答。

    因為我知道,我根本不能離開。

    事情轉折發生在我父親出現在我住的公寓樓下。他坐在我的沙發上,一如既往地冷靜,「總部要妳過去倫敦,接手歐洲區的監察系統。行程已經安排好,下週出發。」

    我盯著他,「所以這是命令?」

    他點頭。「你是我們未來的橋樑,薇雅。」

    我想反抗。真的。

    但我也知道,無為組織不是一個你說不就能退出的地方。我父親,是整個網絡的設計者之一。他創造了這個理想國──一個沒有政府、沒有國界的平行社會,用區塊鏈與演算法保障每個人的基本工資與言論自由。

    而我,是他選中的繼承者。

    那天晚上我沒有去找易晨。只是靜靜坐在房間裡,聽著瓦力在窗邊咕嚕咕嚕叫。

    我一直想,如果我留下來,會怎樣?如果我帶著易晨逃到某個沒有人認識我們的地方,會怎樣?

    但我知道,那不會長久。我是無為的一部分,就像他是城市的一部分。

    出國的前一晚,我終於去了他那裡。他正畫著新一幅作品,背景是一個透明的城市,像是水晶堆疊出來的未來世界。

    「你來了。」他說得很輕,像怕驚動了什麼。

    我點點頭,把自己摟進他的懷裡。

    我們什麼都沒說。只是靜靜地擁抱彼此,像是要把這些日子壓縮成最後的溫度。

    他替我打包了一本他畫的畫冊,在扉頁寫了一行字:

    「有些人,是我用盡一生想留住的短暫。」

    倫敦的冬天很冷。我穿著駝色大衣,在接手的情報辦公室裡,像一台無聲的機器。

    我記得易晨說過,他討厭人們變成機器。

    但有時候,你不變成機器,就會被世界碾碎。

    我依然在凌晨醒來,夢到那個畫展、夢到我們在中山地下街畫塗鴉、夢到他說:「我陪你」。

    我每個月還是會收到他寄來的畫,一張張沒有署名、只有畫面和隱藏的密碼。像他在用他的方式,記得我。

    去年,我回了一次台北。任務非常短,不能見任何舊人。我走過那間畫廊咖啡廳,早已換了新店名。我站在門口,深吸一口氣。

    裡頭牆上掛著一幅畫。

    是一個穿著灰色西裝外套的女人,站在飛機跑道上,背後是一整片夜空。那是一幅他畫的畫。是我。那一刻我知道,他還在等。

    但我不能進去。我的身份、我的任務、我的命運,早已不允許。

    我只能在玻璃外面看了一分鐘,然後轉身。

    我愛過易晨。從第一眼開始,到現在還沒停止。

    但我學會了──有些愛,不是為了擁有,而是為了守住一段曾經的自由。

    而那段自由,在我生命裡,就是他。
    回應
    全站分類:創作 小說
    自訂分類:短篇小說集
    下一則: 愛爾蘭的邂逅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