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五篇以真實生活為背景的特殊經驗短篇都市傳說。以輕鬆寫實的調性,描繪人們內心深埋的隱患。故事中有些無法用語言解釋的現象,因契機、意外、直覺、巧合、民間傳說,使故事裡的主人翁重新看待人與人之間看不見的鴻溝。
“如果非要從有形的東西,和無形的東西之間,二選一不可的時候,要選無形的東西。這是我的規則。”—〈偶然的旅人〉
開篇以後設的筆法,敘述者「我」即村上,於美國劍橋擔任駐校作家任教期間,在爵士樂俱樂部,中古唱片行尋找老黑膠唱片,10 to 4 的巧合,使他對「偶然性」感到不可思議。他以朋友口述耳聞的經驗重述了東京鋼琴調音師因同性戀的緣故,失去家人、朋友,搞壞跟姐姐的感情。他平時開跑車到購物中心的咖啡廳看書,偶遇與他讀同樣書的女人,也因為她的關係,他鼓起勇氣打電話給他姐姐……
像這種明明久未聯絡,卻突然想要這麼做的念頭,就是所謂的默契、心有靈犀。越是無形的東西,很難表達清楚,不用說明的狀況下,更需要被理解與接納,只要有家人能懂。而尋求和解的偶然契機其實普遍存在日常之中,非常微弱,直到我們強烈地想達成心願時,那個念頭才會浮現出來。
“重擔般的過去,就那麼平淡無奇地不知消失到什麼地方去了,而未來則還在極遙遠的、昏暗的地方。無論任何時態,都跟現在的她幾乎沒有任何關聯。”—〈哈那雷灣〉
幸(Sashi)接獲十九歲的兒子(Tekashi)在哈那雷灣(Hanalei Bay)衝浪,被鯊魚攻擊而溺死的消息。每年忌日,她會回來可愛島停留三星期左右,在海灘上眺望衝浪者,這個習慣持續了十年。有一天,來此衝浪的兩個日本年輕人告訴她,沙灘上有一個獨腳的人一直盯著他們……
衝浪者跟幸的兒子年齡相仿,一來一往的互動中,牽動了始終停滯於追憶兒子的幸,她不斷反覆回想自己的過去、兒子的過往點滴,現在的她漸漸理解了任性、做事虎頭蛇尾、功課一團糟,卻迷上衝浪送掉性命的兒子。
爵士鋼琴是幸的老靈魂,串起她與人從疏離到合拍的形式——即興與自由,就像她死去的兒子以前那樣。而衝浪是兒子的精神象徵,趁著有力的浪頭,迅速搭上去。雖然是不同的喜好,卻閃耀著共同的光輝。
〈哈那雷灣〉以淡淡的回憶口吻處理無法放下的悲傷,以衝浪聞名的海灣場景暗喻人生的危險與無常,但生命就是要去冒險。不論身於何處,不論發生了什麼,最後回到整個自然界的循環當中。電影《哈納萊伊灣》以光暗、聲音的對比、緩慢的節奏來處理幸的心境變化,以手印、老式的紅色隨身聽等物件詮釋單親媽媽對已故的兒子及兒子對已故父親的心理。
不論是小說或電影的張力,對悲傷的處理都恰到好處,幸一再回到哈那雷灣,為了就是在那裡等待她的東西,雖然影像沒有靈異處理或文字沒有一語道破,使情緒維持在平靜的浪濤聲、音樂聲中,但我們都知道她等的是什麼。
“我們雖然絕對不是為了想事情而活著的,不過也不像是為了活下去而在想事情的。……我們有時候,可能是以不要再活為目的而在想事情。”—〈不管是哪裡,只要能找到那個地方〉
本篇以本格推理的架構,描述妻子委託私家偵探尋找失踪的丈夫胡桃澤。以品川的高樓大廈為場景,描寫某一天早晨,住在二十六樓的丈夫去找二十四樓的婆婆時,無緣無故消失的原因。
從丈夫不搭電梯的習慣到鄰人對他的印象,觀察都市人保持疏離的態度,停留在表面的印象。故事並非以解謎為情節導向,而是藉由偵探的直覺,排除自願性消失的可能,轉而細細去描繪人們記憶的片面性,也會無端地使人「消失」。不論是丈夫的記憶或是人們對丈夫的記憶都難以責難。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擁有意志噢。”—〈日日移動的腎形石〉
作家淳平十六歲時,父親對他說:「男人的一生中,只會遇到三個真正有意義的女人。既不會比這多,也不會比這少。……所以就算你以後認識很多女人,並跟她們交往,但是如果搞錯對象的話,那也是徒勞無益的。這一點你最好要記住。」
淳平當然記住了。每次捫心自問對象到底是不是真命天女時,就會陷入進退不得的窘境。有一天,他在朋友開的法國餐館認識了特別心動的女人,桐慧問起淳平寫什麼小說?淳平的腎上腺素悄悄送出了焦渴的信號,無形中,他寫寫停停的稿子〈日日移動的腎形石〉開始推進中……
本篇採書中書的結構,腎臟形的石頭比喻作家淳平心中的大石頭——三個女人的說法,也是感情與工作相互的障礙之石。這種無形的障礙干擾了淳平的選擇與生活,直到他明白了數目才是沒有意義的。
“我會與我的名字內所包含的所有東西,一起繼續過我的人生。因為那既是我的名字,也是我的人生。”—〈品川猴〉
安藤美月大約是從一年前開始忘記名字,結婚前跟在公司她叫大澤美月,這些她都沒跟丈夫說。她到區公所開設的「心中煩惱諮詢室」諮商,經過幾次談話,美月說出關於她的母親及私立女子學校的事,顧問坂木哲子協同先生終於捉到了那隻專偷名字的的猴子……
日本民間有「三不猴」的傳說。猴媽媽告誡小猴子面對外面的世界要遵守不看、不聽、不說。小猴子長大後當了媽媽,又再把傳言告訴了自己的猴寶貝。以此來比喻美月受到了母親的影響,一直無法過好自己的人生。點出日本文化影響世代的無形負荷。
《東京奇譚集》以簡約的故事型態來捕捉人們面對無形的窘迫,明明是親密的家人、朋友、愛人,卻有無法靠近的藩籬。它沒有驚悚豎毛的敘述,走自然貼近的風格。閱讀時,那些心有千千結的無形負擔之物,彷彿抽開了線頭,隨之雲淡風輕了。
書名:《東京奇譚集》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2019/4/12
〈哈那雷灣〉改編電影《哈納萊伊灣》於今年四月上映。導演松永大司以畫面和聲音(音樂)來捕捉人與大自然間的情感,鏡頭柔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