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精緻 / 通俗
2024/12/29 06:53
瀏覽552
迴響9
推薦0
引用0

如果

     陽春白雪象徵貴族精英,下里巴人代表普羅大眾,  

     在精緻與通俗間,我會選擇通俗但不低俗的標準。

有人

     言談得體,文字華麗,身影優雅,舉手投足皆風華。
     但也正如醫生的警語,過於精緻的美食於健康無益

     這些由所謂的典雅、細緻的土壤所孕育出來的事物,
     只是迎合金字塔頂端「上流社會」的遊戲規則,
     取悅少數人心靈的渴望~自我肯定,自我實現。
     就旁人而言,未必有特別的生命內涵與必要性。

相對於精緻的藝術、文化,
 我們可以說:俗者,眾也。 
通俗的音樂、文字、生活禮儀規範……。

            要界定雅俗之分野,
            終究是要走下雲端一探究竟的,
            多元、彼此包容或許是解決歧見的方法吧。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不 分 類
上一則: 損友 . 債權 . 紅包
下一則: 賞鴨,不要鴨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9) :
9樓. 中子(東籬居士)
2025/01/09 02:24

在「聲」光科技的發明與享受上,今日文明之「聲勢浩大」、「無遠弗屆」、「種類繁多」,想必早已不限於昔日僅只於皇室、貴族、富紳才能享有的娛樂了吧?

商家要做買賣行銷,則無不各展神通;而貴賤賢愚、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消費大眾各取所需、各有所好。

<社會生態>現代人的休閒-聲色(攝)犬馬(車)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5123826

謝謝回應 

純就商業的角度或各有所好的觀點看   確實如此

但在意識上的藩籬  只能說漸淡   至今仍未撤離

MLIN2025/01/09 08:00回覆
8樓. 端木豪
2025/01/04 23:24
接地氣吧

太高端總覺得高不可攀

貼近生活更動人

我也是這麼想 MLIN2025/01/05 06:51回覆
7樓. 府城古意廣衡藝術郭老師
2025/01/03 22:52
新年快樂
哇哩咧現在都是國曆的新年快樂了,我也有發表我的畫像老作品的故事了,感謝您有空也欣賞我的畫像作品了,我也祝福您新年快樂也有平安吉祥了。感動(嘩)
祝福  新年快樂  佳作不斷 MLIN2025/01/05 06:50回覆
6樓. Lansing
2025/01/01 11:35

牡丹野薊各領風騷各具其麗,在大地各有席位,在愛花者眼裡也各有推崇。

我貪心,我都喜歡。

新年快樂!謝謝過去一年給予鼓勵。

魚與熊掌  我也都想

新年好大笑

MLIN2025/01/02 07:13回覆
5樓. 徐百川
2024/12/31 15:41
👍👍👍👍
見解過人!
老兄謬讚  愧不敢當 MLIN2025/01/02 07:11回覆
4樓. lillian
2024/12/31 10:03
祝福~
新年快樂!
Happy New Year

MLIN2025/01/02 07:10回覆
3樓. 紅袂
2024/12/30 16:32

華麗有華麗之美,通俗有通俗之親合。 

所謂雅俗共享最完美,然,人有百百種,所需各不同。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很少有機會,甚至不願意走下雲端;而精緻華麗之人,有時更不容許自己庸俗或降低心中的標準。 

但有一點說的對。「多元與包容」或是解決分歧的方法。 

但倘若無法,不也體現社會因繁雜而美麗的多樣與富性

而精緻華麗之人,有時更不容許自己庸俗或降低心中的標準。 


我不屬前一句之人(絕大多數的人亦如此)  但確實符合後一句所說的
可見要妥協是不容易的

但我了解社會 乃至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所組成
所以包容是重要的 總不希望各個群體老死不相往來吧

PS. 為何複製之後  色塊就跑出來懷疑


MLIN2024/12/31 07:54回覆
2樓. Cendy Lee
2024/12/30 10:26
在新版看您的文圖也都很好啊
不像我的在舊版的圖都跳出框外, 好大好大...
 
cfb8f3c26d35d9a3566519fd4dea5b90.jpg

雖然有幾篇新舊版都同時可一看 

但新版的字與圖片均變小了  算是勉強吧

總之  新版對我而言很困擾

MLIN2024/12/31 07:36回覆
1樓. sallychen
2024/12/29 17:04
有感


我對於你的觀點,深表認同。尤其,想以寫作為一生職志者。

所幸,我始終沒有這志向。否則,肯定會困坐愁城,一籌莫展。

曾聽一位暢銷小說作家說,為了體會角色人物沉迷電玩心路歷程,

她自己在遊戲間,度過好幾天,默默感受那氛圍,也跟同伴暢談。

我舉這例,是認為【生活體驗與閱歷】,對寫作的深廣度與真實,

大有助益!因此,不少人【海天遊蹤,遍讀天下】,就是想藉此,

充實生活內容,拓展視野,以期【言之有物】,引發多數人共鳴。


以前我們評論學生作文,慣常寫下【內容空洞,多增加生活體驗】,

如今這建議,可能要放在自己身上自勉。呵呵 ~ 我也犯了這毛病。

說真的,過往歲月過得太規律單調,如今要跨越與突破,頗有困難。

我也很羨慕【八千里路雲和月】的行旅生涯,觸發見聞及各方感受。

但現實種種因素,不易做到。大抵,可從日常生活小處,多多著墨!

感謝有些觀點獲得認同  但恕我對妳說的例子有點意見

生活體驗與閱歷對創作當然有絕對的加分  畢竟那是親身體驗
但一定非如此嗎  除此沒有他途嗎....我一直懷疑

年輕時有則社會新聞  不知要佩服或說荒謬  還是以動機論質疑 
標題大意  夏姓女作家為創作  體驗歡場生涯  下海伴舞


再怎麼行萬里路 繞著地球跑幾圈   都只是走馬看花
沒久居不可能深入風俗民情  充其量是個人旅遊紀錄
無法產生深入刻畫的作品....

以國內外旅遊為例  我曾長時間不便外出走走 
所以大量閱讀各類遊記神遊一番  倒也趣味盎然


書寫  內容或寬廣 或專注  都需生活體驗
體驗來自本人最好 但非唯一
借助他人經驗亦無妨(當然要思考 比對 質疑)
先打住  以後再深談這話題大笑

MLIN2024/12/30 08:0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