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敢說終其一生從沒說過謊,
據說謊言可再細分為善意的、惡意的、美麗的……。
但無論再怎麼潤飾,謊言就是與事實不盡相符的話。
客套話算不算?
當然算,99%的客套話不都是誇張、奉承、沒意義的嗎?
這是人際交往互動的必要之惡,只是不會有人以惡視之。
否則,此人肯定是道德的基本教義派,那也是很恐怖的。
我不喜酬酢,但過去的飯局還不算太少。
木訥的我也會適時講些言不由衷的「謊話」。
所以,分辨何者為客套話是重要的,成年人都應有此能力。
多年來有關台灣的金句無數,排行之首當推 :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出處有好幾種說法,何者為真?何者最早?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十多年前我在廣播上聽到的版本,是一位年輕的上海暢銷作家來台旅遊,
資料包不慎留在計程車上,內有證件與重要手稿。
沒多久便接獲警方通知去認領,這要歸功於司機的及時送警處理,事後並
婉拒作家的酬謝。於是「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一語,就在其返回上海後
問世,大大讚美了台灣人一番。
文青式的語言本來就是職業作家的基本功,我相信他的真心感謝之意,
但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在飄飄然之餘,不用想想人家是否太溢美了?
對這一金句是否真擔當得起呢?
因為這話非指單數,也不是單純加 s 的複數而已,而是全體每個人。
若深究剖析的話,在邏輯與實質上似乎都不無討論空間。
但,既然是客套話,實在認真不得(包含我一本正經的討論),惟若成
天拿別人的客套話自我催眠,當成全民語錄,那就令人哭笑不得了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 sallychen2024/04/13 08:54我的想法
*
會說客套話,很大一個因素是,和對方不太熟,禮貌應對。
另外,也可能非虛偽或目的,是謹小慎微,怕話說得不恰切。
還有...呵呵,如我個性一般,心生歡喜的當下,就逢迎一番。
*
我覺得,說話真是一門藝術。怎麼說都沒關係,賓主盡歡就好!
有些客套話,聽起來就只是華麗的詞藻形式,但真的有人愛聽。
有些真實話,聽起來中肯受用,也出自肺腑真誠,就有人不喜。
害得我們話一出匣門,便膽戰心驚,難怪要步步為營。
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觀察。知情知性,就不怕生冷熟諳了!
*所言甚是 說話不易做人難
當說客套話時 最怕對方當真(也不知有意或真不知)
更怕對方誤認矮他一截 或誤以為諂媚討好他
至於聽見客套話 且能分辨的人 微笑以對就好
不用認真更不可動氣 進而誤認對方必然巧言令色
否則肯定帶有道德基本教義派之基因
MLIN 於 2024/04/14 06:29回覆 - 5樓. 紅袂2024/04/12 12:05
人情酬酢在東方文化影響中更甚,無論政治、商業乃至教育界…凡人際對應或多或少客套話都不能免。
我承認我也說過幾回不得不說的「交際謊言」,所以我很不喜歡人情酬酢,能避就避,為的就是降低謊言機率。不過,現在我換另一種方式應酬,真誠的「微笑」以對。
有時事是做人、為人處世的基本,不需誇大吹捧、沾沾自喜;但若是表達感謝之意,則也不須吝嗇。所謂善的迴圈,就是以良善及感恩為出發點形成,無非是表揚贊同人性之美好。
就成年人而言,應該很能分辨客套話與真話。至於謊言,老實說,我很喜歡這張照片,也偏愛以燈為主題照,覺得超脫文字狹隘,成就一方無限想像。這是真心話,絕非酬酢客套下的謊言。
......現在我換另一種方式應酬,真誠的「微笑」以對
妳果然是有智慧的人 這是很好的應對處理方式
至於最後一段所說的 兩點感想 :
應該是能分辨才對(反之 就不應該) 實際上並沒如此樂觀
再者 我對美麗的謊言 通常欣然接受 享受飄飄然的微醺感
那三盞小吧檯燈具 謝謝鼓勵(另有從書房外拍)
MLIN 於 2024/04/13 07:08回覆
- 4樓. Awesome 澳森2024/04/12 03:09
孔夫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後生小子那敢望其項背?只學了半套從心所欲,可沒說「不逾矩」唷!
- 3樓. tzi2024/04/12 01:23小孩 不說客套話
很久不見的鄰居,再回來玩,
大人們說 老樣子,
小孩當場說:王伯伯,您看來老了好多!
只看到大人們ㄧ臉尷尬.
客套話,較不傷人. - 2樓. 米若絲2024/04/11 05:36客套話,又客、又套,打招呼,問候罷了,怎能認真假 ?
拿客套話自我催眠,變成自欺了。 - 1樓. Awesome 澳森2024/04/10 23:48
我把客套話當俗話講,說也俗,不說也俗,索性俗到底──說與不說,存乎一心(非真心),隨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