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回憶我的高中校長李昇先生
2024/03/22 13:47
瀏覽1,207
迴響0
推薦16
引用0
回憶我的高中校長李昇先生
民國61年到64年,我考入台南一中到畢業離校,校長都是李昇先生,李昇校長在我的高中生涯其實留下印象很單純,校長不需
授課,與學生只有遠距離接觸,親身的回憶應該很少,我的高中三年與校長只有一種接觸,就是每月第一個周一第一節課,在大禮堂有一節校長訓話。
李昇校長總是一身淡灰色西裝,坐在小茶几後的沙發上,校工準備一杯茶水,李昇校長就開始50分鐘的講話,所有內容無非就是
極平凡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大多數的學生都打瞌睡去了,高中三年
似乎也沒有見過校長換過另一套西裝。
台南一中的老師給分數都很緊,每年總有2到30多位同學無法畢業,李昇校長卻在周會說,本校同學都很優秀,我讓他們以同等學力去考大學,錄取率也並不差的!
高中時代心高氣傲的我曾經覺得,這樣平凡的高中校長派來台南一中,教育廳的長官是看走眼了嗎? 最近看到張敏之校長夫人王培五回憶錄,才知道自己是有眼不識泰山!
張敏之校長遇害後張家的生活
張敏之遇害的次日,暫住高雄氣象站的子女們尚不知情,母親王培五去台北營救。當長子張彬看到當天報紙上登載的一行“台灣豈容奸黨潛匿,七匪諜昨伏法”的粗大黑體字時,不知所措,渾身發抖,他猛然意識到已失去温良慈愛的父親。他趕緊去找姐姐張磊,姐姐也已知道噩耗。六個孩子焦慮地等着母親的歸來。
兩天後,匆促料理完丈夫後事的王培五回到高雄,帶上一家人就此開始形同逃難的生活。王培五在高雄火車站找到張敏之昔日的一位學生,説明身背“匪諜眷屬”之名有可能給他帶來的麻煩,這位年輕人痛快地答應師母一家先安頓下來。可是沒多久,“警總”人員尾隨而至,以解聘相威脅,張家只好離去。張敏之昔日的同學李先良,從台中發來電報説,前青島保安旅高芳先將軍率部駐紮彰化,願意照料張家母子。張敏之擔任青島市參議期間,為高芳先上過課,高感念舊誼,在故舊家人落難之時伸出援手。
他們在彰化住的時間並不長,終於在夏天盼來了好消息,經李先良等人的擔保,介紹王培五去台灣南部屏東縣偏僻的萬丹中學擔任英文教師。在張彬的回憶中,荒僻的屏東縣鄉下生活異常艱苦。 “匪諜眷屬”陰影依舊,猶如天羅地網般的監控如影隨形,王培五皆默默地承受。
憑藉王培五老師的忍耐與出色的教學業績,張家艱難生活一步步有了起色,1951年王培五在屏東潮州中學教務主任李昇邀請下,轉往潮州高中。這一年長女張磊考上台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因為公費,減輕不少家庭的負擔,其他子女的教育也逐漸步入正軌。儘管張家無時不在警察和警總人員的監控之下,但張家人已學會如何應付他們的問話,以表面的順從掩蓋內心的抗爭。
1958年後,王培五老師先後任教於台南善化中學、台南女子中學、台北市建國中學,到退休時,六位子女均已自立,事業有成,其中培養出三位博士。張家子女在母親王培五帶領、養育之下,始終保持着做人的尊嚴,熬過了“匪諜眷屬”的艱辛歲月。
“匪諜”
“匪諜”一詞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無感,但是70年前可是比瘟疫還可怕的名詞,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沾上一點邊都可能有生命危險的,李昇先生卻能不避艱險,力排眾議去邀請王培五老師轉往潮州高中任教。看到這一段記載,李昇校長的形象在我的心中突然高大光亮起來,在王培五老師70年爭取平反冤獄的過程,總算讓我們看到有人不畏強權,綻放出的人性光輝!
民國61年到64年,我考入台南一中到畢業離校,校長都是李昇先生,李昇校長在我的高中生涯其實留下印象很單純,校長不需
授課,與學生只有遠距離接觸,親身的回憶應該很少,我的高中三年與校長只有一種接觸,就是每月第一個周一第一節課,在大禮堂有一節校長訓話。
李昇校長總是一身淡灰色西裝,坐在小茶几後的沙發上,校工準備一杯茶水,李昇校長就開始50分鐘的講話,所有內容無非就是
極平凡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大多數的學生都打瞌睡去了,高中三年
似乎也沒有見過校長換過另一套西裝。
台南一中的老師給分數都很緊,每年總有2到30多位同學無法畢業,李昇校長卻在周會說,本校同學都很優秀,我讓他們以同等學力去考大學,錄取率也並不差的!
高中時代心高氣傲的我曾經覺得,這樣平凡的高中校長派來台南一中,教育廳的長官是看走眼了嗎? 最近看到張敏之校長夫人王培五回憶錄,才知道自己是有眼不識泰山!
張敏之校長遇害後張家的生活
張敏之遇害的次日,暫住高雄氣象站的子女們尚不知情,母親王培五去台北營救。當長子張彬看到當天報紙上登載的一行“台灣豈容奸黨潛匿,七匪諜昨伏法”的粗大黑體字時,不知所措,渾身發抖,他猛然意識到已失去温良慈愛的父親。他趕緊去找姐姐張磊,姐姐也已知道噩耗。六個孩子焦慮地等着母親的歸來。
兩天後,匆促料理完丈夫後事的王培五回到高雄,帶上一家人就此開始形同逃難的生活。王培五在高雄火車站找到張敏之昔日的一位學生,説明身背“匪諜眷屬”之名有可能給他帶來的麻煩,這位年輕人痛快地答應師母一家先安頓下來。可是沒多久,“警總”人員尾隨而至,以解聘相威脅,張家只好離去。張敏之昔日的同學李先良,從台中發來電報説,前青島保安旅高芳先將軍率部駐紮彰化,願意照料張家母子。張敏之擔任青島市參議期間,為高芳先上過課,高感念舊誼,在故舊家人落難之時伸出援手。
他們在彰化住的時間並不長,終於在夏天盼來了好消息,經李先良等人的擔保,介紹王培五去台灣南部屏東縣偏僻的萬丹中學擔任英文教師。在張彬的回憶中,荒僻的屏東縣鄉下生活異常艱苦。 “匪諜眷屬”陰影依舊,猶如天羅地網般的監控如影隨形,王培五皆默默地承受。
憑藉王培五老師的忍耐與出色的教學業績,張家艱難生活一步步有了起色,1951年王培五在屏東潮州中學教務主任李昇邀請下,轉往潮州高中。這一年長女張磊考上台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因為公費,減輕不少家庭的負擔,其他子女的教育也逐漸步入正軌。儘管張家無時不在警察和警總人員的監控之下,但張家人已學會如何應付他們的問話,以表面的順從掩蓋內心的抗爭。
1958年後,王培五老師先後任教於台南善化中學、台南女子中學、台北市建國中學,到退休時,六位子女均已自立,事業有成,其中培養出三位博士。張家子女在母親王培五帶領、養育之下,始終保持着做人的尊嚴,熬過了“匪諜眷屬”的艱辛歲月。
“匪諜”
“匪諜”一詞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無感,但是70年前可是比瘟疫還可怕的名詞,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沾上一點邊都可能有生命危險的,李昇先生卻能不避艱險,力排眾議去邀請王培五老師轉往潮州高中任教。看到這一段記載,李昇校長的形象在我的心中突然高大光亮起來,在王培五老師70年爭取平反冤獄的過程,總算讓我們看到有人不畏強權,綻放出的人性光輝!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