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歐都納山野渡假村的豐富行程。
歐都納山野度假村設址於嘉義大埔鄉,從市區開車過來,感覺是翻過一座山。聽說歐都納老董(創始人)從年輕時就熱愛登山、釣魚等戶外活動,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位於曾文水庫旁的大埔鄉,相當喜愛這裡的環境與氛圍,常來這裡釣魚後,決定在此投資興建歐都納山野渡假村。來此度假可以悠閒放空,也可以參加渡假村用心規劃的免費導覽行程,或是租借釣竿或單車漫遊山裡小鎮風光。
歐都納山野渡假村兩天一夜行程表
三點Check in 後,在房裡略為休息,我準時參加四點的導覽:由度假村人員帶領,走往湖畔公園,經過同心橋前往和平村,沿途介紹當地生態再回到渡假村,導覽時間約一小時。等待集合期間,遇到訪客為老人家詢問遊園專車,大埔鄉也設有電動遊園專車可以搭乘。出發前使用歐督納提供的有機萬壽菊防蚊液,若已被叮咬則以有機青草膏止癢,當地的蚊蟲還是需要當地的配方才能處理。大埔鄉的海拔高度約是200公尺高,九月的戶外氣候仍有熱意,四點出發的導覽隨著太陽西斜而讓景致逐漸鍍上金光。從住房陽台望見的水景就是曾文水庫,這裡離湖濱公園很近,從湖濱公園走上同心橋,紅色的長橋兩側基座以人字為設計概念,微風陣陣舒爽,夕陽在湖面形成金色漣漪,深深呼吸感受此時的美好。朋友笑說她上回拜訪時曾文水庫是枯水狀況,這次很幸運的是滿水位,而且滿到淹沒了一些建築或綠樹,從水中向天空伸展的綠樹或枝椏,有種獨特的神秘美感。
集合處的石雕餘人拉網,聽說確有其人,他是老董釣魚的朋友,不管甚麼季節就是穿短袖短褲。
湖濱公園戶外體能訓練場,供12歲以上使用,兒子體驗後表示有上健身房的效果。
遠眺湖景。
近處的錫葉藤,歐都納種了一整排錫葉藤,花朵從紫色轉為綠色在轉為咖啡色後凋落,若正遇風起,凋落的花朵會呈現旋轉狀飛舞。
同心橋的基座以人字為設計概念。
原同心橋於民國73年8月竣工,歷經921大地震及莫拉克颱風八八風災等多次天災的摧殘,大埔鄉同心橋改建完成後在110年4月1日正式揭牌啟用。解說員介紹改建時曾提議玻璃橋面?一方面有安全顧慮,二方面覺得玻璃橋對穿裙子的女士不友善因此作罷。
從橋上欣賞金色漣漪的水面。
同心橋銜接大埔鄉情人公園及湖濱公園,是大埔鄉與曾文水庫重要景點。
我們拜訪時水庫水位很高,因此有些建築都半沉沒水中。
水邊常見漂流木,不可任意撿拾。常見到形狀有趣的樹木。
導覽人員介紹遠處的一棟建築物是琴鷹薈館,這是以小提琴為主題的建築物。大埔鄉有一堂很特別的課程,讓大家免費學做小提琴。大埔鄉距離距離嘉義市60公里,是嘉義縣人口最少的鄉鎮,大埔愛樂前理事長吳倚豪,提出免費製作小提琴的構想,歡迎大家來自己動手做小提琴,並延聘老師來此以優惠的學費教授小提琴;於是原先做鐵工、木工、或撿回收的長輩,投入自己製作小提琴的行列,學員中有位長者製作了13把的小提琴,原來他有8個孫子,想要每人一把傳承給他們當作紀念。解說員表示做一把小提琴是很耗時間與力氣的過程,當我們經過琴鷹薈館,本以為尚未啟用的建築物竟然相當熱鬧,原來已經正式啟用了。正好遇到小提琴計畫的發想人吳倚豪先生,他說起這一切的起源,是在曾文水庫的湖面上聽到小提琴的樂聲,於是他想讓這裡貼近小提琴的美好。現場有用洗衣板或漂流木製作的小提琴,前來授課的老師也用當地居民製作的小提琴表演一段音樂。在靜謐的山村夕陽中,流淌著小提琴樂聲是美好的正能量。
幸運進入琴鷹薈館參觀。
以洗衣板製作的小提琴。
這把小提琴製作時遇到壁虎掉下黏在琴身上。
黃老師現場演奏大埔鄉手工製作小提琴,每一把的音色均有獨特之處。
由於吳倚豪先生的構想與執行,大埔鄉由小提琴樂聲傳遞許多美好。
參加導覽的一小時收穫滿滿。
在相同的夕陽漣漪湖面上,老公興致勃勃的租借釣竿期待收穫滿滿。
最後真的有收穫,照相後將魚放生。
天空中老鷹飛翔。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