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哲學和邏輯學定位導航總體知識,化解修訂「中小學教育課綱、課程」的紛擾 2017/9/8
55昌黎祠20101007
韓愈廟20120621
昌黎祠 韓愈文化季20130714
2014韓愈文化祭高樹國小客家獅表演~20140928
2015內埔昌黎祠韓愈文化祭 ~ 三獻禮 六佾舞 ( 20151018 )
20151111 背包客來尞 短版第18集 傳承韓愈文風昌
105 1005 內埔昌黎祠韓愈文化祭 登場20161005
20161008 屏女樂儀隊 韓愈文化祭
2016 內埔 韓愈文化祭 打嘴鼓比賽 第一名
人文.產業.觀光結合 豐富韓愈文化祭【客家新聞20161005】
主旨:無知令人驕傲自大,而有機會接觸美善完整全面的系統學科知識和教材,將使人展現出理性謙卑情懷和全方位人格。至於是不是每位學生都會去唸中文系或須要專精於本國語文那是個人天分和興趣問題;義務教育本應儘量提供並創造各種可能有利受教者才智人格全方位發展的有利條件。別給我一些「支離瑣碎」的片面知識,它根本毫無意義或價值,只會誤人子弟,讓人變得更加愚蠢無知、糊塗錯亂而已,真是造業、可悲。高中國文課綱爭議未休。「高中國語文」教育之主旨,本來就應提供學習者一套「完全統整而有系統組織的基本語文知識」(請參閱底下的表解),給予人引發最強力的學習動機,啟迪智慧,能流利地使用語文工具,說聽讀寫,傳達理念情感,接收訊息,與外界溝通,傳承歷史文化精神,成為一位智者。教育界被要求這樣做難道會很難嗎?不!除非那一群人全是笨蛋,或都只是在等著領那不公不義的18趴,混喫等死。
前言:教育部8月20日召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大會」,首輪討論〈高中國語文課綱〉。針對課審會委員欲將高中推薦選文中的文言文由20篇降為10篇,並網路票選出10篇文言文,其中六篇是台灣古詩文,包括蔣渭水的文章講嫖妓,還有歧視原住民族的文章。
一些國文老師存有高度疑慮,認為:當意識型態凌駕文化藝術價值時,「國文浩劫時刻來到!」教改論壇今天舉行記者會,表示課審會部分委員有意將高中推薦選文中的文言文由20篇降為10篇,所提出的網路票選版,十篇文言文中僅四篇是國語文領綱小組的選文,其他六篇都是與台灣相關的文言文。
「課審委員成為宰制高中國文課綱的怪獸!」翰林出版社國高中國文教科書總召集人宋裕表示,課程研修小組本來已經擬定,文言文比例為45%至55%,是較有彈性的做法,且推薦的20篇古文由先秦到清朝平均分布。然而,課審會決議的六篇台灣古典詩文,明顯是政治的意識型態作祟,都是一些糟糕、沒文采的文章,包括蔣渭水的文章講嫖妓,還有歧視原住民族的文章,讓13萬高中生讀一些無趣的文言文,令人憤怒而悲哀,與威權時代強迫學生讀蔣公文章意思相同,只是讓學生更討厭國文而已。
教改論壇擔心,課審大會將根據此一網路票選結果、推翻國語文領綱小組之前提出的專業選文。網路投票是否會凌駕專業?對此,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教育部「不預設立場」,充分尊重課審大會的決定。林騰蛟指出,該課審大會由45位審議委員組成,20日是第一天議程,第一輪討論的便是國文新課綱。包括國語文領綱小組提出的20篇文言文,以及課審會普通高中分組提出的10篇網路票選文言文,都會一併呈上,由審議委員討論、表決。課審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表示,當初國教院送來國語文領綱小組所選的廿篇選文名單,委員認為這份名單「不合時宜」,也不應該只有老師的意見。才會另立網路票選,但他也同意此一網路票選過程「有瑕疵」,票選名單只是送課審大會的「參考」。
文言文爭議 陳芳明:並非全國高中生都要讀中文系
【聯合新聞網】2017-09-07 06:40聯合報 記者楊德宜╱即時報導
高中國文課綱爭議未休,當代台灣文學研究者陳芳明在臉書表示,並非全國高中生都要讀中文系。他指出,在討論教科書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時,我們都必須認識一個事實,並非全國高中生都要讀中文系,也不是全國中文系學生都要當國文老師。
他表示,所謂教科書,在於培養未來的國家公民,也在於訓練他們的公民素養。這正是教育部在實施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時,所提出的核心素養。如何面對一個越來越多元化的台灣社會,如何與不同價值觀念進行對話,才是國文教育的目的。我們都已經經歷過3次政黨輪替,思維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
陳芳明指出,文言文所不能到達之處,似乎可以藉由現代文學來補足。傳統文言文,都只是強調男性地位的重要性,也都只是強調漢人的文化地位,更只是強調男歡女愛的愛情故事。白話文教育,或現代文學,可以容納女性作家,原住民作家、同志作家的作品。以開放態度來討論教科書,不要用「去中國化」或「統獨對立」來看待這個問題。
如果還想奠立更好的文化底蘊:就應參酌底下建構的概念知識體系
國學導讀/諸子(哲學)著作類別(西式分類)(中華學術文明邏輯建構工程) | |||||||
壹 | ‧理論哲學 | ||||||
一. | 知識論(又名認識論、知識學)【知識入門】 | ||||||
(一) | 認識論:反過來思考認識的活動之理論。中國的著作:《論語》 邏輯學:《公孫龍子》。 | ||||||
二. | 形而上學(又稱天道論)【知識之體】:為真理提供客觀的論辨方式,以了解「天道」。(通常在物理學能理解的情況下,就應採用物理學而捨棄形上學;反之,則形上學假設的命中率也很低。) 中國的著作:《老子》、《莊子》、《中庸》、《易經》、《荀子》、慧能《六祖壇經》。 | ||||||
(一) | (宇宙)本體論:1.基本實體的本性(質) 2.基本實體的形式(量) 3.質量不變律 4.能量不滅律5.質能互換 6.物質、反物質 7.宇宙組成的終極元素。 著作:《易經》、《老子》、《莊子》。 | ||||||
(二) | 宇宙(進化)論:探討宇宙生成進化的終極原理。 | ||||||
1. | 宇宙學(論):(1)宇宙起源問題:創造說、流出說、進化說。 (2)宇宙生成變化問題:機械論、目的論。 1.宇宙存在的意義、起源與形成、年齡、進化法則、目的、機制、因果律、結構、性質、大小、物質的分布與運動 2.生命科學 3.地球科學(天文學、物理學);4.自然哲學。 | ||||||
2. | 人類學(研究與人類有關的各種事物之科學) 宗教科學:佛學:禪宗──慧能《六祖壇經》。 | ||||||
3. | 神學:探討神之本質、神之存在、人性敗壞、宗教義理。 | ||||||
貳 | ‧實踐哲學(即倫理學:又名人道論、人生論)。【知識之用】 著作:《易經》、《老子》、《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荀子》、《莊子》、《墨子》、慧能《六祖壇經》。 | ||||||
(一) | 價值哲學 | ||||||
1. | 論理哲學:求真 | 物理哲學、數學哲學、歸納哲學、名實(辯)學。 著作:春秋末《鄧析子》、《公孫龍子》、《尹文子》、《墨子》。 | |||||
2. | 倫理哲學:求善 | 著作:《大學》、《中庸》。 | |||||
3. | 藝術哲學:求美 | 修辭學:劉勰《文心雕龍》、《春秋》。 | |||||
4. | 宗教哲學:求聖 | 宗教理想‧神的存在‧派別(印度系‧希伯來系) 著作:無 | |||||
(二) | 人生哲學:《論語》、黃石公《素書》。 | ||||||
(三) | 文化哲學 | ||||||
1. | 政治哲學:《老子》、《論語》、《大學》、《孟子》、《荀子》、《墨子》、《韓非子》。 | ||||||
2. | 經濟哲學:《史記‧貨殖列傳》。 | ||||||
3. | 法律哲學:《韓非子》。 | ||||||
4. | 社會哲學: | ||||||
5. | 外交哲學:《戰國策》。 | ||||||
6. | 軍事哲學:姜太公《六韜》、孫武《孫子兵法》、吳起《吳子》、《尉繚子》、《司馬法》、西漢黃石公《三略》。 | ||||||
7. | 教育哲學:〈勸學〉、〈學記〉。 | ||||||
8. | 歷史哲學:孔子《春秋》。 | ||||||
9. | 道德哲學:《論語》、《孟子》、黃石公《素書》。 | ||||||
10. | 語意哲學: | ||||||
11. | 心靈哲學: | ||||||
12. | 語言哲學: | ||||||
13. | 科學哲學: | ||||||
14. | 數學哲學: | ||||||
15. | 精神哲學: | ||||||
16. | 哲學心理學: | ||||||
17. | 精神分析哲學: | ||||||
18. | 哲學的哲學: | ||||||
下一則: 86.人類「知識總體秩序」建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