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北海道‧遊記] Day 3 朝陽亭旅館──豪華的晚餐自助吧吃到飽
2015/12/22 23:42
瀏覽1,873
迴響0
推薦10
引用0

朝陽亭的晚餐和早餐都是在一樓餐廳【雷鳥】吃自助吧吃到飽(バンキング)。

把餐卡交給入口處的工作人員即可。雖說可吃到八點半,但八點以前要入場,以免餐廳的善後收拾拖太晚。

之前我在小豆島及下呂溫泉工作的時候,就曾有客人在早上最後幾分鐘才滑壘到場,害我們又得等個至少十分鐘才能開始吃早餐、善後、下班。因為早餐時段結束後就得緊鑼密鼓地準備午餐時段的擺設,弄完後才能稍作休息,之後還得再上班,因此這等於壓縮到大家的休息時間,也讓午餐的準備變趕了,因此面對客人時雖然還是客氣的笑臉,其實大家內心都在幹醮,特別是年紀較大的廚房師傅們,早已在裡面罵翻天了。

因此說真的,千萬不要存有「付錢就是老大」的心理,以為在最後一秒鐘到場也無所謂,小小地鑽規定漏洞,可能就會給別人帶來莫大的不便與困擾,特別是日本與台灣不同,只要現場還有一個客人,就絕對不可以推餐車出去(早餐時段例外),只能以托盤慢慢收到後面去洗,費時又費力,一旦遇到這種客人,真的會抓狂啊!

看到這些堆疊得整整齊齊的餐盤,就不禁回想起當初打工的歲月(遠目)。各旅館的擺設和餐盤型式真的都大同小異呢。

菜色種類豐富,應有盡有,看得我眼花繚亂,因此拿菜前,我就先把拿菜區邊照邊晃一圈,順便觀察想吃什麼,才不會一開始盲目地狂拿,等之後遇到更想吃的,已經沒「肚量」消受了。

有些區域有師傅或服務生待在攤位裡現場製作料理,有的則是任客人自取。

客人雖多,但補菜的速度很快,因此不愁沒食物拿。

雞塊與蕃茄醬。

還有冰塊可以自製刨冰,好有趣啊!但日本的刨冰都是淋色彩鮮豔的糖漿,媽覺得應該含有化學染劑,勸我別吃,加上後來肚子很飽,也吃不下了,就沒去試。

居然還有味噌湯機,好先進,第一次看到!

旁邊有豆麩、蔥末等湯料,可隨意夾取,放入紅色漆碗之後再按鈕注入味噌湯。

也有白飯和稀飯。

生魚片拼盤。無論蔬菜、鮭魚,還是蝦子,味道都很鮮美。

放在船形木架上,擺得很漂亮。

相較於前兩間溫泉旅館,這裡的菜味道遜色一些,畢竟是吃到飽,還要顧成本,但海鮮和蔬菜等用的都是北海道當地生產的新鮮食材,好吃度依然是沒話說的。

看看這條蝦,通體透明,在燈光下閃耀著眩目的光澤,一看就知道鐵定美味。

【冷擔擔麵】使用北海道原產小麥桿成的麵條,以及自家農園所種的長芋、當地飼養的豬做成的絞肉,淋上濃郁的冷醬汁,是在夏季創作冷麵部門得到第二名的美食。

【蕃茄凍(トマトゼリー)】是用去除酒精成份的甜葡萄酒、柳橙汁、蕃茄汁、蕃茄、檸檬汁及砂糖製成,小朋友也可以安心食用。口感很特別,入口瞬間就成了水,介於液體與果凍之間,既像飲料又像點心,味道我覺得挺酸的,但還可接受。

橘紅色的是【蝦子法國麵包(えびカナッペ。「カナッペ」是法國開胃菜常用的小麵包)】,綠色的是【羅勒法國麵包(バジルカナッペ)】,乍看不知道是什麼,還以為是某種火鍋料,後來發現底下是麵包,上面則是類似貢丸的結實口感,不禁嘖嘖稱奇,想不到還有這種吃法。

沾塔塔醬(タルタルソース)吃,別有一番美味。

沙拉有水菜、洋蔥、蘿蔔嬰芽菜(かいわれ大根)、紅蘿蔔絲、嫩玉米、貝比生菜、白蘿蔔絲等。

淋醬則有青蘇醬、胡麻醬、美乃滋、中式醬等四種,還有梅子與海帶乾料&粗黑胡椒粉可灑,後者建議輕灑三次就夠了。

【牛排(牛ステーキ)】的肉質軟嫩。

【烤起士馬鈴薯蕈菇(ポテトとキノコのチーズ焼き)】裡還加了法式麵包,與起士醬、鬆軟入味的馬鈴薯一起烘烤,幾乎融為一體,口感有點類似麵包布丁,吃第一口就令我睜圓了眼睛,也太好吃了吧!而且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店家拿麵包來做焗烤料理,真是大開眼界!

這裡還可以自製【陶板燒】,有圖示教學,依樣畫葫蘆就行了。若看不懂日文也沒關係,現場有中國籍服務員,會主動上前協助。

陶板燒製作出來的肉,其實就是北海道有名的【成吉思汗】烤羊肉,既香嫩又沒有羊騷味,配上清甜的洋蔥與紅蘿蔔,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吃個不停。

所需的個人鍋爐、打火機及燃料,現場都有,製作起來也不困難,大約二十分鐘就可以享用囉。

【蘑菇湯(きのこ汁)】。

天婦羅(てんぷら)都是現炸的,即使稍冷了仍很酥脆,吃起來也沒有麵粉味,種類有炸茄子、炸香菇、炸真鱒(ヤマメ)、炸蝦等。

北海道的名產之一【湯咖哩(スープカレー)】當然也不可少。

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當地蔬菜當佐料,選好再淋入湯咖哩,還不錯吃,但香辛料的苦味稍重,也有點辣。

【冰鎮蕃茄茶碗蒸(冷やしトマトの茶碗蒸し)】口感像布丁,紮實滑嫩,味道清爽,還有美膚效果喔。

【咖哩馬鈴薯球(じゃが玉カレー味)】的中譯真是要笑死我了,不知是不是這間餐廳獨有的幽默。

【漢堡肉排(ハンバーグ)】雖然形狀不太漂亮,不像一般日本餐廳賣的那麼令人垂涎三尺(參見下圖),但咬起來也挺嫩的。

(正常的漢堡肉排,圖片取自網路)

烤雞翅略硬,不夠嫩,但調味不錯。

【中式燒賣(しゅうまい)】。

【燉煮奶油雞肉蕃茄(道産鶏のトマトクリーム煮)】使用的是北海道產的雞肉,可惜煮過頭了,不夠嫩。

【夏季蔬菜拌蕃茄肉醬(地場夏野菜ポロネーゼ)】。

【奶油燉菜湯(クリームシチュー)】在台灣比較少見,在日本就蠻普遍的,它有點像馬鈴薯玉米奶油濃湯,但更濃稠,通常是淋在白飯上吃。

【鮭のチャンちゃん焼き】。「ちゃんちゃん焼き」是北海道漁師町的著名料理,把鮭魚等魚類及蔬菜放在鐵板上煎烤做成,2007年日本農林漁產省在評選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一百種鄉土料理時,曾將這道菜與成吉思汗、石狩鍋並列為代表北海道的鄉土菜。

這裡每個月好像都有「年輕廚師單元」,由各廚師設計獨家料理,這個月推出的是一位名叫西田的廚師做的【彩色蔬菜炒上川產味豬(彩り野菜と上川産味豚の甘辛炒め)】,裡面加入醋來調和甜辣味,因此吃起來不油膩。

【抹茶蛋糕】。

【雙層莓果蛋糕(ダブルベリーケーキ)】,比抹茶蛋糕好吃一點,比較軟,但整體說來小蛋糕的水準都不怎麼樣。

【巧克力蛋糕】大概是這三種裡最好吃的。

【綿軟起士捲(ふんわりチーズロール)】又更好吃一點,綿密鬆軟,口感比較細緻,因此後來忍不住又去拿一次。好笑的是它的中譯又怪怪的了,居然是「是不是在蘿蔔」,該不會是丟進辜狗系統直譯的吧!

【水果拼盤布丁(フルーツちらし)】又是個怪直譯:水果傳單,大概是把「散らし」(跟散壽司使用的是同一字)理解成同音異義的「チラシ」了吧。而且最好笑的是連英譯都跟著用Handbill....

總之,上層的果凍味道比較普通,下層的奶酪(?)就香多了。

小泡芙(プチシュー)。

水果種類如上,另外還有葡萄。

若是台灣的自助吧吃到飽,鐵定會有卡布奇諾、摩卡、美式咖啡、拉堤等各種選擇的咖啡機,但這裡就只有一種而已。

不想喝咖啡的話,也有日式煎茶,可以按鈕選擇<較濃>及<量多>,也可選冷熱。

還有點酒類飲料的櫃台。

但這個就要另外算錢了,畢竟酒是很貴的。

學日本人來個優雅的擺盤,每樣拿一點嘗嘗味道就好(即使這樣還是吃到有夠撐)。

這裡的白飯依然香噴噴、熱騰騰,表面富含光澤,而且粒粒結實飽滿。

看看這飽滿圓滾的玉米!也是彈牙又多汁啊!

冰淇淋就沒特別驚喜了,牛奶的還蠻濃郁的。

用餐區超大,足以裝得下幾百名客人。

日本人通常都直接穿浴衣來吃飯。

有趣的是,用餐時桌上有個牌子,若同桌的人都有事暫時離開(比如去外面上廁所,講手機或拿菜),只要把「用餐中」這一面朝上,服務生就不會來做徹底的善後收拾。

話說我之前待的旅館餐廳都不太積極地收餐盤,若客人主動要求,或餐盤實在堆太高,才會過去收,這裡的服務生倒是很頻繁地前來,看來各家作法都不太一樣啊。

吃完飯,就把牌子一翻,改成「用餐完畢」即可。

餐廳外的牌子註明隔天吃早餐可能會出現的擁擠時段(七點半~八點半),旅館建議大家六點半到七點半之間來吃,比較不會人擠人。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