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麵食記憶
2022/11/10 00:21
瀏覽1,699
迴響3
推薦70
引用0
小吳桌上的各式調味料,自由民煮,自行調配。
.
.
北門站附近,此日的午餐選擇吃個懷舊。洛陽街一帶的麵食小聚落,昔日是鄭州路一帶的飲食大聚落。我可能是衝著這滿桌的調味料而去的,辣油1、辣油2、黃油、酸菜、鎮江醋、白醋等等,大盆大碗,豪邁大氣,每桌都有,隨食隨加,強調效率與翻桌率,店家努力與時間賽跑。店內另供應免費蒜頭、免費加湯,有幾家甚至有免費冰飲,可見競爭之烈。
.
.
如果在北門或西門附近想找個老畫面老味道但無從找起,洛陽街與西寧南路這附近可以隨興挑個一家嚐嚐,自由調味,價格實惠,具「自由民煮精神」的麵食一條街。
.
.
尤其與昔日不同之處,店內桌椅整潔乾淨,地面維持一定程度清掃,室內多裝有空調與電扇,環境不可同日而語,用餐比之早年舒適許多。仔細回想舊場景,以前是簡陋攤肆,長巷裡左右兩排鐵皮或棚架,人馬雜沓,衛生堪虞;現在則似小麵館格局,雖談不上裝潢設計,但環境與衛生較明顯改善,勉強算與時俱進。
.
.
今午食罷「小吳」,說句心裡話,較喜上回「建宏」,較懷念昔年的「大樹下」。台北邊陲一碗麵,吃氣味,吃氣氛,吃飽腹,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註: 「建宏」指洛陽街「建宏」,非西寧南路「建宏」(聽聞已改新名重新開張)。
.
.
.
富宏,生意一直客滿。
.
.
建宏/ 老劉/ 小吳。店內置空調,店外另置幾張桌椅。
老劉是寬麵,昔年鄭州路頭一家,漸漸形成飲食聚落。.
.
.
.
.
.
迴響(3) :
- 3樓. Flying Eagle2022/11/19 00:28
看到麵食就忍不住點進來,如果出國久了,最想念的是麵食而非米飯。
你筆下的店家,我往往一無所悉。深刻懷疑自己如何在台北長大的!
台灣人與麵食是難分難離的,日本統治期即有多類的切仔麵豆芽麵黃麵,國府遷台的刀切刀削陽春麵寬窄麵麵疙瘩等等等,選擇繁多,吃食精彩。
筆記阿本 於 2022/11/20 18:46回覆 - 2樓. 皓呆土豆2022/11/10 21:58我還是懷念鄭州路兩整排的攤棚牛肉麵 ~早年有段時間常來往於台北市區與五股工業區之間,鄭州路牛肉麵與三重市的滷肉飯是隨機的午餐選擇。 筆記阿本 於 2022/11/11 16:01回覆
- 1樓. 筆記阿本2022/11/09 23:32這碗是建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