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結論來看,
《加州大地震》是我今年以來看過最好看的電影,
比《玩命關頭7》《復仇者聯盟2》等都要精采。
當然,這部片不是什麼藝術電影,也不是劇情片,
所以不是走什麼深度內涵的那類精緻電影,
但純以商業娛樂角度,就是看得很刺激,視覺效果很讚。
現今電影工業已經可以創造越來越逼真的視覺特效,
但一部電影如何結合劇情、演技及特效,才能達到最高的總體觀影度。
過往看了許多純有視覺特效,但劇情實在太薄弱的電影,
那樣的影片,即便有著很多精采視覺呈現,邊看還是邊想睡,
像年初有部視覺也超炫的電影《朱比特崛起》,就讓我感到睏意不絕。
而更早些年,則是一部電影裡,把特效集中在一段,
然後其餘部份有太多的鋪陳,和枝微末節的戲,
我猜可能是為了要省成本吧!可能一部電影裡特效只占三分之一,
其實當年紅遍全球的經典電影《鐵達尼號》,特效部份也不到一半,
但因為劇情很有特色,所以還是造就了經典。
其它像是《侏羅紀公園》《阿波羅十三號》等得獎大片,
現在回過頭來看,其實特效當然和現代差很多,主要仍是靠劇情,
後來幾部大型災難片,如《世界末日》《2012》《慧星撞地球》,
主要都靠特效,但劇情部份就感覺薄弱。
《加州大地震》老實說,也是劇情薄弱,很多橋段都是老梗,
要述說本片劇情的老梗,實在太多了,都是觀眾可以事先猜到的,
包括:前夫與新夫間的選擇,最後走踏實路線的前夫男主角贏了,
包括:原本離異的夫妻,在災難中患難見真情,又再次相愛,
包括:外表不起眼的科學家,獨立看出災難將臨提出警告,
以及太多的英雄救美,以及主角就是不會死,
年輕帥哥一定會去救美少女女主角,並且總是千鈞一髮,
守承諾的老爸,一定會在女兒最危急時出現,最後皆大歡喜,
整個劇情,沒有一處有獨特創意,但整體組合起來卻仍是好看,
畢竟老梗會有人喜歡,因為觀眾就愛看英雄救美,愛人復合,
只要演技好,劇情合理,大家仍會買單。
既然劇情可以過關,那麼本片的強項「視覺特效」一出馬,
自然本片就讓我覺得非常好看。
《加州大地震》的視覺特效,不是集中在一段,
而是從頭到尾,從不間斷,
從一開頭的前戲,懸崖邊救汽車美女開始,絕無冷場,
地震不拖泥帶水,搞一堆鋪陳,
觀眾很快就進入地震畫面了,並且破壞力令人歎為觀止,
當我們回頭看《2012》那種世界毀滅,天崩地裂感覺,總覺有些假,
相較來說《加州大地震》的視覺效果更細膩,更重視細節。
把地震來襲時,各種建築物的災情以非常多面向來呈現,
從位處大樓裡,瞬間天搖地動,桌搖牆倒、天花板崩塌,
到整個大街上,四處建築物墜落,四周慘叫紛紛,
到以空拍方式,看見世界末日般的毀滅景象,
真的讓觀眾在短短兩小時內,
看到當大地震來臨,不同的場景,
包含車庫、餐廳、頂樓、辦公室、唐人街、運動場、港口、路橋、賣場……等等會出現怎樣的災情,
劇情也不忘呈現,碰到災難時人性黑暗的一面,
有人趁火打劫搶超商,有人為了逃命不惜犧牲別人,
片子後段,更結合地震和海嘯,
在地震已經把城市弄得柔腸寸斷,成為火災廢墟時,
最後海嘯夾著大貨櫃輪,毀天滅地般的襲向殘存的人類…….
本片特效絕不馬虎,
不知道本片是否真正融入地震專家的真實模擬分析,
若是以實際專業來看本片符合科學的話,那將來也可做為教育片。
當然,整體來說,讓民眾覺得好看的,
還是在天崩地裂中,男女主角們如何活出一條路來,
雖然本片不免有許多誇張不合理之處,
例如男主角巨石強森明明是救難隊隊長,
怎麼發生大災難時,他不去救老百姓,卻只開直昇機救自己家人?
至於為何每次災厄發生,都只殺到旁邊的人,男女主角都沒事?
那就是小問題了,畢竟,所有電影一定要這樣演,
而本片裡頭幾個主要人物,戲份分配還算得宜,
包括大小男主角、大小女主角,情節分別延展,都有故事,
不會像很多英雄片般都將焦點集中在一兩人身上。
比較扯的,小女主角(亞歷珊卓妲妲里奧飾) 溺水斷氣後,
都已經過了那麼久了,還救得活,
並且一醒來只是吐了口水,沒什麼大礙 (腦子不會缺氧嗎?)
但,我想包括我在內的大部份觀眾,
仍然愛看她被救活,然後全家人抱在一起的感動畫面吧!
通常一部電影若做到「有笑有淚」就合格了,
本片笑點不多,但哭點還不少,
都是老梗,但,就是讓人會邊看邊哭,
而災難越大,就越突顯活著的可貴,以及真情的可貴,
本片特效搞那麼大,只要搭配合格的哭戲,就大大加分了。
這是部很好看的「商業片」
雖然因為劇情老套,所以本片不太會被列入經典電影。
但仍大力推薦朋友可以去看,
畢竟,看電影就是要有視覺享受,
那本片特效絕對可以讓您看得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