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怎麼認識久石讓的呢?相信大部分應該都是從宮崎駿的動漫作品開始的,唯美的畫面再配上充滿童趣的音樂,不只小孩愛看,就連大人也喜歡。回想一下,我與久石讓大師的結緣,並非是先看了宮崎駿的動畫卡通,而是先從久石讓先生創作的樂譜開始,慢慢才認識宮崎駿的一系列動畫卡通作品。
這些樂譜都是我從日本亞馬遜Amazon網路書店訂購的,附上網址給有興趣朋友做參考,凡是在 http://www.amazon.co.jp 訂購的書本都可以寄台灣,如果買超過五本的運費加上去會比在台灣有賣MOOK的網路書店買便宜,我自己比較偏好日本人編的樂譜。
有一陣子,我常彈久石讓大師的作品,那時正是忙著參加鋼琴檢定的時期,有人或許會好奇,檢定不是得彈古典曲目嗎?什麼時候改成這種曲目了?古典曲目是主菜沒錯,久石讓的曲子是用來調味的,不然一直練著古典的鋼琴曲,說實在準會抓狂的。
最近,把久石讓的樂譜重新整理之餘,也想到他曾寫了一本書,書名是《感動,如此創造》,本書分享了很多關於創造力和感性的想法,幾乎都是久石讓大師在音樂創作一路走來的心得。本書雖然是以創作音樂為出發點,但深入來看,不管是想要深入了解久石讓音樂的樂迷,或從事藝術創作工作的創意者,甚至是想要進一步在生活和工作上發揮創意的一般讀者,我想這本書,肯定會帶來蠻大的啟發。
很多人會以為不斷刺激情緒與情感,會是保有靈感不乾枯的妙法。但其實,人哪有辦法一直保持每天的高亢情緒與情感呢?所以,有的創作者就容易迷失在愛情與毒品煙酒裡了。舉個例子像:jazz小喇叭樂手Chet baker就是隻大毒虫,染上吸毒後,每天幾乎都靠上吸毒在維持吹jazz樂的體力,在吸毒死亡時,只有五十九歲,驗屍醫生的說法是他的身體狀況非常糟,簡直和七八十歲老頭兒沒兩樣。
久石讓在新書裡說到:「我深切的了解,若要確實且持續不斷地創作大量的曲子,就不能任由自己受情緒影響。」他提供大家一個既能具備創意又能持續完成許多工作的方法,那就是保持規律的生活,打造一個不受情緒影響的工作環境。的確,只有當人能不受情緒左右,才能有高抗壓性,不管面對任何工作都是呀!若說人生是一連串放下、提起的過程,那麼任何工作也是如此。特別是在創意團隊裡,情緒的處理有時反而會是成敗的關鍵,有的人放不下一念,覺得懷才不遇、沒有伯樂,可能隔天就辭職不做了。
他也強調,創造力源自於感性,而構成感性的基礎則是腦中知識與經驗的積累。不斷增加腦中知識與經驗的量,有助擴展個人的包容力。
也沒有所謂輕鬆的人生,每個人總有些不為人知的苦處,因此不需要再去自尋辛苦。一般的辛苦無法增廣人生的寬度。想要拓展人生寬度的話,得要鍛練自己的知性,並且經歷真正困苦的試練。是呀,沒有所謂輕鬆的人生。對於種種無法言喻的困苦,從無法接受到試著接受,帶著滿身的傷痕企圖尋找復原的藥方,這樣如履薄冰的樣態,想必又能成就眾多經典之作吧。
另外,關於靈感如何出現?久石讓也在書中這麼寫著:
根據我過去的經驗,稍縱即逝的靈感似乎大多出現在無意識的時候。
雖然說是無意識的時候,但並非完全沒有在思考,而是苦思要做出怎樣的作品而將身心完全投入其中,不斷將自己逼到極限的過程。即在潛意識中隨時都在思考創作的狀況下,好的想法突然間就浮現出來。這個過程並沒有固定的公式可循。何時出現、如何出現、浮現的又是何種靈感,均隨著不同的情況而改變。
舉例來說,創作《龍貓》(宮崎駿導演,一九八八)的配樂〈散步〉這首曲子時,副歌的旋律就是我在浴室泡澡時想到的。
靈感有時在沖澡時突然浮現,有時則在吃飯、鑽進被窩打算要睡覺、上廁所、在健身房游泳、和朋友喝酒,或是坐在回家路上的計程車時。
換句話說,相對於全心思考某件事情,無意識做著日常生活的行動時,好的想法反而更容易突然湧現。比起一直執著地在胡亂探索,無意識出現的靈感反而更加理想。
綜觀而言,這本書十分容易讀,而且整體概念很清楚。我想就跟他工作的態度一樣,嚴謹而有系統,以敘述感受力與感性這個理念貫穿全書,藉著自身經驗跟想法作為心得分享。
閱讀這本書就像是久石讓先生坐在你前面娓娓道來一般,有硬梆梆的風骨與堅持,也有充滿感性的敘述和體驗。想想,一個已將近60歲的人,能出一本這樣的書真的相當讓我佩服。
最後,這本書也收錄了不少精采語錄,我認為寫得相當好!摘錄出來和大家分享:
久石讓精采語錄:
*所謂的一流,即每一次都能夠發揮高水準的能力。
*作曲家如同馬拉松選手一樣,若要跑完長距離的賽程,就不能亂了步調。
*「關於創作這件事,重點在於感性。」
*身為一名創作者,抱持的態度是能不斷提出新構想,並且靠自己進行創作。
*作曲需要的是符合邏輯的思考,以及乍然閃現的靈感。
*符合邏輯的思考,依據腦中所累積的知識、經驗等等。曾經學過什麼、體驗過什麼,才能逐漸構成創作的血肉,這些都存在於邏輯思考的根本之中。
*盡力保持「另一個自我」,讓自己能夠客觀地監督。
*誕生而出的作品要勝過人腦思考出的「好」,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順利掌握住那道閃現的靈感,做出來的曲子必定會成功。
*今日的我要超越昨日的我,明日的我要勝過今日的我,以創作出更好的音樂為目標,不斷地超越自己。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段自己很喜歡的影片!每每看總是很感動。這是久石讓於2003年在Tokyo Opera City音樂廳的演出實況,音樂開始前,身旁出現了一隻龍貓布偶的久石讓作勢要大家面露微笑,隨著樂音彷彿也被帶回童稚時光的全場觀眾與樂手,皆不自覺得隨音符搖擺起來∼∼
- 30樓. ef2010/07/04 07:18知性與感性
看到久石讓大師的精采演釋
真令人感動..
那生動的表情不知為何讓我想起了鋼琴大師古爾達的演出
其實對音樂創作者而言
保持不斷的創作活力真是很不容易的呢!
看到大師的智慧語錄,真令人收穫非凡~
從好友的閱讀心得中,也能深深感受到好友的知性與感性呢!
從分享開始,我們的世界將大不同...
從自己開始,用熱忱感染這個世界...
ef:
古爾達也是日本鋼琴大師嗎?有空真希望你能介紹一下他的作品。
目前自己離知性感性,其實還有一段距離,人總被慣性拖著走,如果能打破舊框框,找到新眼睛,擴充新視野,我想也算自己的一小進步哩!
感謝你的來訪喔!
芸之 於 2010/07/05 23:53回覆 - 29樓. 悅己2010/07/02 09:07great music
從小學樂器的人真的很幸運, 鋼琴, 小提琴不像跳舞畫畫, 等到大了要學, 就太遲了
悅己:
我是覺得,如果是把它當娛樂興趣來看,任何年紀學都不是問題呀,我看過七八十的阿公阿嫲也會彈琴呢!不過如果是要比賽或把它當成專業的話,那真的就像你說的,小時候就得訓練了!畢竟紮實的基本功是很重要的。
我也很高興有機會能重拾對鋼琴的喜愛。雖然它無法成為自己的專業,但能這樣快樂的彈著琴也是很幸福的事呢!
謝謝妳的來訪,妳這張相片看起來很有氣質喔!
芸之 於 2010/07/02 10:19回覆 - 28樓. 子靜2010/07/02 08:44^ˇ^
等我完成大考
想再來彈彈琴
到時候就要請教芸芝姊姊囉^___^
如果沒有寫作的靈感
我都會出外走走
一路上的風景不只令人心曠神怡
搞不好還有意外的驚喜唷
子靜:
說得很棒喔!一路上風景不只令人心曠神怡,搞不好還有意外驚喜!
沒問題,我會竭盡所能為子靜解決疑難雜症,只要妳願意的話
先祝妳大考順利喔!加油加油~^O^~
芸之 於 2010/07/02 10:23回覆 - 27樓. Robert TCW2010/06/22 11:15我也想在網路上 ...
為我的小孩買譜,
請教您,只要用信用卡在線上輸入資及可嗎?
RobertRobert TCW:
這裡有個購買流程說明,可以先看看喔!希望對你有幫助。http://www.ebook.url.tw/
基本上,Amazon有網路安全機制,個人資料是會被安全保護的。
芸之 於 2010/06/22 11:36回覆 - 26樓. 熏衣草2010/06/21 09:55久石讓的音樂
聽他的音樂讓人感覺
很輕鬆, 很開心!!
對呀!我都想隨之起舞了說~這首家喻戶曉的totoro動畫配樂,重新經他改編後,變得更讓人驚喜了喔!芸之 於 2010/06/21 17:38回覆
- 25樓. Joss2010/06/21 00:52解答?
羅大佑?但是他緋聞對象不算很多阿?哈~我也不知道耶!不過我再幫你問問好了!芸之 於 2010/06/21 08:38回覆
- 24樓. 聯合國2010/06/20 23:23以維嗑了搖頭丸呢
仔細瞧專注合奏的多多龍旋律指揮整齊的搖頭擺動,打開心扉的感動如此神奇一致,語言到此終結,微笑取代一切,證明搖頭丸是假的,久大師是真的。
言語表達不盡時,音樂開啟了另一道門,多多龍的旋律,幫鋼琴知音另起開了一道門。
多多龍的旋律,萬分喜愛,了不起的創作,心情美麗到──起死回生。真有您的,久石讓異想世界。
像久石讓和村上村樹這些嚴已律己的大師級人物,是絕對向搖頭丸說〞No〞滴!
你說的很對!不然怎會有微笑和音樂絕對是世界共通的語言這句話呢!
感謝你的來訪和聆賞!
芸之 於 2010/06/21 08:37回覆 - 23樓. JamieChao2010/06/20 10:58嘻
不是周杰倫,是更老一輩的~周杰倫的,我每次都很想聽清楚歌詞,但永遠聽不清楚,所以放棄。 - 22樓.2010/06/19 14:29好文
聽妳這麼介紹這本書,真想手上立刻有一本。
妳文中說的觀點,我也有過親身體悟,很認同妳說的。
喔~很開心得到妳的認同喔!
要不要先在這裡試讀一下,其
實教學也是門藝術,Mulitipotent Woman也很適合買來讀一讀,也許會在妳的教學之路更加如虎添翼喔!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9889
芸之 於 2010/06/20 09:18回覆 - 21樓. JamieChao2010/06/19 01:03刺激
好像很多藝術創作者都需要借外力達到刺激,像國內一位曾經引領流行的流行音樂作詞作曲家,就是必須藉由不斷的戀愛,才能創作出排行板上亮麗的成績。嗯~不曉得你是不是指周杰倫。他的音樂作品總是讓人耳目一新。上次在雜誌上看到他談到靈感枯竭時,〞混搭〞是找靈感的必殺技。不管是從不同樂器裡,也喜歡從不同音樂元素中,把東方樂器和西方樂器做混搭揉合。
愛情固然也是刺激靈感來源,不然不會有〞愛情是創作上的靈感中心〞這句話了,但但是,如果一直要依賴新戀情來成就靈感,長期下來是很危險的事,我覺得啦~
芸之 於 2010/06/20 09:1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