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事豈能不負責任?豈能忘本?
上期「挖土機式的明星設計」一篇要表達的是老農禪寺的歷史記憶,被明星建築師為了表現自己而毀於一旦,留下徒有美麗外貌的農禪寺,而原來的歷史文化通通被剷平推光。現在的農禪寺看不到講究農禪家風的師公東初老人遺風、看不到兼具傳統與創新的聖嚴師父遺風,看不到當年眾多信眾努力修行並護持師公、師父的歷史記憶。因此,我要問的是外觀美麗的農禪寺,現在還剩下什麼?
看到這段歷史,很多人會覺得扼腕。那我們再來探究「名牌寺廟-農禪寺」坐落基地所有權的取得、喪失、失而復得...的這段歷史,讓大家心痛一下。當然也讓法鼓山常、演字僧眾明白,號稱要成就師父的志業,而前人是如何克服困難、清除障礙,一路披荊斬棘的過程。
師父捨報後,一路觀察下來,很明顯的是果字輩的38法師欠缺對弘法、對信眾的真誠,做事自以為認真,其實不務實、不負責任。而且當家之後對掌握到手後的財產,一路自大傲慢的處理。這證明了,在師父打拼的年代,這些法師是置身於事外的,其才會有對法鼓山的財產理所當然、得來全不費工夫的心態。這也更衍生成今天的法鼓山只有美麗的外表、卻華而不實的狀態。也應証了一個世代的38法師、結合了特有的38思想,經「物以類聚」的染缸醬缸而成的現狀。其根本原因是對佛法缺乏正確見解所致!
回歸正題,農禪寺建物的基地坐落在台北市北投區豐年段一小段479地號、面積8980平方公尺,係民國52年10月13日經由「拍賣」程序取得所有權的,土地登記簿謄本記載的所有權人為鐙朗。
鐙朗何許人也?他是東初老和尚身分証上的姓名也。
東初老和尚於民國66年12月15日捨報,留下了一個經律師見證的遺囑。其實在78年間,剛開始處理法鼓山金山土地的法律問題不久,方甯書老先生也提示出了這個遺囑;看看有無辦法解套。換句話說,已經過了12年,仍未辦妥東初老和尚遺留的農禪寺基地的遺產繼承登記。
為什麼這麼久了仍不辦繼承呢?因為這個遺囑違反法律的強制規定,依法無效!
而東初老和尚並無民法規定的繼承人存在,乃法律上視為~無人承認之繼承(民法繼承篇第二章第五節規定),其遺產應歸屬國庫的。
所以,在那時,位於關渡平原,現在號稱台北重要宗教景點的農禪寺,在法律上只是北投區的一座神壇罷了,沒有法律地位,又蓋了大量的違建,隨時有被檢舉拆除的可能。與其他神壇唯一不同之處,是有一位聖嚴法師,以及跟著他認真修行的信眾。
當時臺北市政府已經進行關渡平原的都市計畫檢討。關渡平原都市計畫後,就可能進行區段徵收事宜。由於農禪寺沒有法律地位,連補償費都可能沒有,須拆除直接返還土地予政府的,屆時僧眾們就無地容身了。
這怎麼辦呢?再看下回分解吧!
- 5樓. DJ2016/12/26 09:54
出家當明星?出家人是明星法師?怪哉
這種現象,追根究底,會發現其實是「質」的問題,就是「人品」「教養」的問題!
這種帶有造神性質的組織,有特殊商業丶營利目的,怎會是正信的宗教團體?
臺灣將此類造神的宗教組織擠入媒體刊登的寺廟排行榜;如此錯誤、離譜的宗教組織,何其多⋯⋯?
這樣產生的明星法師,再加入了有顏色的民意代表⋯⋯⋯長期培植的價值觀⋯反而混淆丶虛偽了社會。
如此經年累月下來,如今大家都應該好好檢討丶檢討。
這些明星道場丶明星法師可是台灣比比皆是的產物????
話說回來,不知《法鼓山》在大家心中,又是怎樣的呢????? - 4樓. 路不透社2016/12/24 07:40
明星~汲汲於名利,營營於算計。
藝人丶建築師丶律師丶醫師丶老師丶政客丶商人丶丶丶,冠上「明星」都一樣的。
出家人也「淪落」追逐名利,立志當「明星」。悲劇!
悲哀⋯⋯⋯⋯
- 3樓. 冬至吃了湯圓?2016/12/23 10:20
當自己是傻子的時候,往往會以為別人也都是傻子 ?
"對內清算嘴臉強橫,對外則腰骨全無,任人擺布。" ?
三三八八是38法師們自找的不幸 ?
- 2樓. 風光一時2016/12/21 11:27
出了事,就是"名人"。 惡名!
出家人出了事,也是"名人"。是"明星"了。
就"惡名"滿天下。
這不就是現在法鼓山一大堆"有名的"38法師"????汲汲營營⋯⋯
惡名 !
- 1樓. 飛天遁地2016/12/19 22:31智愚賢不肖。如水火不同器。寒暑不同時。葢素分也。賢智之士。醇懿端厚。以道德仁義是謀。發言行事。惟恐不合人情。不通物理。不肖之者。姦險詐佞。矜己逞能。嗜慾苟利。一切不顧。故禪林得賢者。道德脩。綱紀立。遂成法席。廁一不肖者在其間。攪羣亂眾。中外不安。雖大智禮法。縱有何用。智愚賢不肖優劣如此爾。烏得不擇焉。(摘自禪林寶訓)
一個三八就足以攪群亂眾,更何況是一大群自我感覺良好的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