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說}甜蜜的負擔(13):泡泡的風暴
2025/08/28 10:49
瀏覽28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醫學研究報告:糖尿病患發生腎臟病變機率高達近4成,在一般糖友的例行尿液檢查當中,更發現有近4成有蛋白尿。 糖尿病腎病變的早期表現是微白蛋白尿,約有30% 45% 的微白蛋白尿患者會發展成明顯的蛋白尿,並預示著腎功能持續惡化。 從微白蛋白尿發展到需要洗腎的時間因人而異,通常慢性糖尿病腎病變的發展可長達10-20年,若血糖和血壓未受控制,過程可能縮短至5-10年。】

陳志明坐在診間裡,手裡攥著那張化驗單。數字一列列排開,冷冰冰得像一面審判的牆。

「你的尿液檢查有明顯蛋白尿。」陳醫師的語氣一如往常,溫和卻帶著不容忽視的重量。
「蛋白尿?」志明愣了一下,隨即擠出一個牽強的笑,「這是不是因為我昨天吃了牛排?蛋白質吃太多,不是就會跑到尿裡嗎?」

醫師看著他,眼神裡閃過一絲無奈。
「不是這麼簡單。這代表你的腎臟開始出現病變了,糖尿病腎病變的早期徵兆。」

志明的笑僵住了。他的耳朵嗡嗡作響,腦袋卻自動替自己辯解。
「可是我沒有不舒服啊。身體很好,每天還在上課、罵學生、加班改考卷。」他下意識想把檢查單折起,塞進口袋。

「就是因為早期沒有症狀,所以更危險。」醫師停頓了一下,語氣變得嚴肅,「志明,你要開始更嚴格控制血糖、血壓,並且定期追蹤。否則,進展下去,你可能會面臨洗腎。」

「洗腎?」那兩個字像鐵鎚一樣砸進志明腦子。
他腦海裡閃現的是電視劇裡的畫面:病人虛弱地躺在洗腎室裡,手臂插著針管,機器冷冷嗡鳴。他瞬間全身冒冷汗。

走出醫院時,外頭陽光正烈。他卻覺得冷,渾身起雞皮疙瘩。
慧君撐著傘在門口等他,見到他神色不對,急忙問:「怎麼了?檢查報告有問題嗎?」

「沒什麼。」他扯出笑容,卻僵硬如石,「醫生隨口提醒我控制血糖而已。」
說完,他頭也不回地往停車場走去,像是想把剛才的診斷甩在腦後。

夜裡,志明坐在書桌前,攤開化驗單。那一行「尿蛋白(+++)」像是發亮般刺眼。
他用力揉皺,把紙團塞進抽屜。心裡一個聲音不斷吼叫:
「不可能!我才四十八歲,我還有一堆課要上,一堆房貸要繳,一堆夢要做!我怎麼可能有蛋白尿?」

他拿起手機,滑開群組,看到朋友貼出聚餐照片:熱炒、啤酒、燒烤,大家笑得開懷。
志明心口一緊,眼裡浮上一股酸意。他忽然想大聲吼:
「為什麼我不能像他們一樣?為什麼糖尿病要纏著我?為什麼連腎臟也要背叛我!」

但最終,他只是關掉螢幕,把手機重重丟到床上。

窗外風聲呼嘯,他閉上眼,卻怎麼也睡不著。腦海裡,那兩個字如鬼魅般回盪「洗腎洗腎

憤怒的暗潮

清晨六點,慧君照例準備早餐:全麥吐司、白煮蛋、無糖豆漿。她小心翼翼地端上桌,還特意把荷包蛋換成了水煮蛋。

「志明,你昨天不是說醫生提醒要注意腎臟嗎?我想,乾脆從今天開始就

「夠了!」志明突然一聲大吼,把筷子重重拍在桌上,嚇得慧君手一抖,豆漿灑了半杯。

「我已經夠辛苦了!上課、改卷子、開會,壓力這麼大,還要天天面對你這些養生餐?我就不能正常吃一頓嗎?!」

慧君愣住了,眼眶慢慢泛紅。她聲音顫抖:「我只是擔心你啊蛋白尿不是小事,醫生不是說要控制

「控制!控制!你們只會叫我控制!」志明猛地把吐司抓起來,狠狠摔在桌上,「你知道我有多想大口吃牛肉麵嗎?你知道我有多想痛快喝一杯啤酒嗎?為什麼別人都可以,我就不行?!」

他的聲音像刀子般劃開清晨的寧靜。

慧君沉默著,淚水終於掉下來。她想伸手安撫他,卻被他甩開。
「別碰我!」志明喘著粗氣,眼神裡燃著不甘,「我才四十八歲,我還能跑,能教書,能開車!我哪裡像個病人?為什麼要把我當快死的人一樣?」

他的胸口劇烈起伏,像是隨時要把整個世界吼碎。

沉默良久,慧君低聲說:「志明,我沒有把你當病人我只是怕有一天,我失去你。」

這句話像一盆冷水潑下。志明怔了一下,卻馬上扭過頭,不讓她看見眼裡一瞬的顫抖。

他站起來,抓起外套,甩門而出。
門板震動的聲響在空曠的客廳裡迴盪,慧君一個人站在原地,肩膀顫抖,雙手緊握著那杯打翻的豆漿,心口像被撕開一道口子。

那一天,志明沒有去上課。他開著車,在城市裡無目的地亂繞。車窗外,是人來人往的街道,早餐店的香氣、上班族匆匆的腳步、建築工地的吵鬧。而他,只覺得自己像是被丟進一個陌生的牢籠。

「憑什麼?」他死死捶打方向盤,聲音嘶啞。
「憑什麼糖尿病要找上我?憑什麼我連腎臟都出問題?我什麼錯都沒有啊!」

胸口像被火焰灼燒,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他猛然把車停在路邊,低下頭,第一次在駕駛座上失聲痛哭。

那一刻,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男人,不是一個老師,不是一個丈夫。他只是,一個被命運耍弄的病人。

掙扎的低谷

志明哭過之後,沉沉睡在車裡,直到黃昏。手機裡有二十幾通未接來電,都是慧君打來的。他沒有接,只是茫然望著夕陽被灰色雲層吞沒。

回到家,慧君還在客廳等。桌上放著一碗已經涼掉的清粥。
「你回來了。」她小心翼翼地說,聲音像怕驚動一隻受傷的野獸。

志明看了她一眼,沒說話,徑直走進房間。
但那一碗冷粥卻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他心底的孤單。

接下來的幾天,他上課時依舊板著臉,課堂上學生問問題,他卻心不在焉。同事聚餐,他也一反常態地推辭:「我最近不太想吃外食。」
大家以為他忙,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害怕那桌子上的紅燒肉、炸雞腿、啤酒——每一樣都是他曾經的快樂,如今卻像毒藥。

他開始自問:
「難道我一輩子都要和這些東西告別嗎?」
「難道以後的日子只剩下藥罐子和檢查單?」

某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慧君輕聲問:「你還在想醫生說的話嗎?」
志明閉著眼,不回答。過了很久,他突然低聲說:
「如果我真的腎壞掉了,要洗腎……你還會願意跟著我嗎?」

慧君怔住,眼淚瞬間湧上眼眶。
「志明,你怎麼會問這種話?我們已經一起走過二十多年了,不管發生什麼,我都不會丟下你,你也不能丟下我。」

他想要相信,可心裡還是有一股黑暗的聲音在嘲笑:
「她現在這樣說,可要是真到了那一天呢?一個拖著病體的男人,還能給她什麼?」

幾天後,他再度去醫院複檢。當護理師給他抽血時,他盯著那針管裡流出的血液,忽然覺得,這就是他正在流失的生命。
醫師再一次提醒:「志明,你現在的腎臟功能還算中度受損,如果控制好血糖、血壓,加上飲食配合,還有機會延緩惡化。」

「還有機會」四個字,像一根細細的繩子,忽然讓志明覺得自己並不是完全掉進深淵。
但同時「延緩惡化」,他也感受到沉重的枷鎖:只要稍有怠慢,這繩子就會斷裂。

那天回家後,他第一次主動坐到餐桌前,默默把慧君煮的糙米飯、燙青菜吃完。慧君怔怔看著他,不敢問,只是眼眶泛紅。

志明放下碗筷,長長吐出一口氣,像是認輸,又像是承認:「我……試試看吧。」

真正的接受與面對

清晨五點,志明被鬧鐘吵醒。
這是他第一次,沒有按掉鬧鐘繼續賴床。
他翻身坐起來,望著窗外還帶著濕冷氣息的天色,心裡浮出一句醫師的話:「每天走路三十分鐘,對你的血糖和腎臟都有好處。」

他深吸一口氣,換上運動鞋,推門走出家門。

剛開始的十分鐘,他覺得雙腿沉重,呼吸急促。
「這樣的身體,還能算什麼男人嗎?」
他一邊自嘲,一邊繼續邁步。
可是當第一縷陽光透過樹影落在他臉上的時候,他忽然感到一種久違的平靜。

回到家時,慧君正好端著一杯溫熱的燕麥奶等他。
「辛苦了。」她笑著說。
志明望著她的眼睛,第一次沒有迴避,只是輕輕點頭。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開始學著記錄血糖。一開始,手指被針扎得生疼,他皺著眉,把血糖機往桌上一丟。
「這樣的生活,還要過多久?」
慧君默默撿起血糖機,放在桌角,沒有說教,只是幫他準備好隔天要用的試紙。

幾天後,志明再度拿起血糖機,這一次,他沒有摔。
螢幕上跳出數字,雖然還不理想,但比上次好了一點。
「也許……不是完全沒希望。」他心裡暗暗想。

飲食控制對他來說,更是場艱苦的戰爭。聚餐時,他只能盯著桌上的宮保雞丁、糖醋排骨,默默夾起一盤清炒高麗菜。
「志明,你最近怎麼這麼養生啊?」同事打趣。
他笑了笑,沒有多解釋。只有自己知道,那背後藏著多少壓抑與不甘。

有一次,他實在忍不住,在夜深人靜時打開冰箱,盯著一塊蛋糕。手指剛碰到包裝,他卻想起上次醫師說的:「蛋白尿是警告信號,你的腎臟已經不堪負荷。」
他猛然收回手,關上冰箱,靠著牆壁大口喘氣。
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下來,這不是因為蛋糕,而是因為他終於明白,這是一場和命運的拉鋸。

然而,在矛盾中,他也感受到一絲力量。
一天晚上,慧君坐在床邊,輕聲說:「你知道嗎?這些日子,我覺得你好像變了。」
「變了?」志明苦笑,「變得更像病人了吧。」
「不。」慧君搖頭,「你變得更勇敢了。」

這句話,像一股暖流,慢慢滲入志明心底。
他忽然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人。

幾個月後,檢驗報告出來,蛋白尿的數字略有下降。
醫師看著他,微微點頭:「繼續這樣堅持下去,你會發現,病不一定能打敗你。」

志明走出診間,望著外頭藍得透亮的天空,呼吸忽然變得格外清晰。
他終於明白,所謂「接受」,不是向病魔低頭,而是帶著它,學會與生命共存。

新的希望與轉折

醫院腎臟科候診區,總是瀰漫著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志明坐在角落,低著頭滑著手機,耳邊傳來一個沙啞卻充滿無奈的聲音。

「唉,又是蛋白尿,醫師說可能要吃藥控制了。」

志明抬頭,看見一位大約五十歲的男子,身材消瘦,雙眼布滿血絲。男人對著陪同的妻子小聲嘟囔,語氣裡帶著深深的無助。

那一瞬間,志明心裡微微一震。那種絕望的神情,他太熟悉了——就像當初的自己。

等候的時間很長,志明忍不住湊過去,輕聲說:「大哥,你也是糖尿病腎病變嗎?」

男人愣了一下,有些尷尬,但還是點點頭。
「是啊,醫生說再不控制,可能要洗腎了。」

志明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我之前也查出有蛋白尿,剛開始我很抗拒,也很憤怒。我現在開始運動、控制飲食,報告數字有變好一點。」

男人睜大了眼睛,像是抓住了一根浮木:「真的嗎?這樣做真的有用?」

志明微笑著點頭:「不一定能完全治好,但至少,我們可以拖慢病程,讓自己活得更自在。」

男人沉默了幾秒,忽然紅了眼眶。
他的妻子更是緊緊握住志明的手,哽咽著說:「謝謝你,謝謝你告訴我們這些。」

從那天開始,志明不再只是一個病人。
他在糖尿病病友群組裡留下自己的故事,分享每天的飲食紀錄、運動心得。
有人留言說:「看了你的分享,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還有希望。」
也有人私訊他:「謝謝你讓我知道,我不是孤單一個人。」

這些話,就像一顆顆火苗,點燃了志明心中的光。

有一晚,慧君看著他在電腦前打字,忍不住笑道:「你現在,比我還忙呢。」
志明抬起頭,眼神裡閃爍著久違的自信。「我突然發現,原來我還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慧君走到他身邊,輕輕摟住他:「這就是你真正的力量啊。」

命運的抉擇

志明盯著手裡那張化驗單,數字赤裸裸地刺進眼睛。尿蛋白量,再次上升。腎功能指數,也下降得比他想像的快。

醫師皺著眉,語氣沉重:「志明,現在藥物效果有限了,我建議你開始準備洗腎前的評估。再拖下去,恐怕會有危險。」

那一瞬間,志明腦袋「轟」的一聲,全身像被抽空。

「洗腎?」這兩個字在耳邊盤旋,如同死刑宣判。

回家的路上,天空陰沉,細雨灑在臉上,冰冷得像針。慧君撐著傘,緊緊跟著他,卻一句話也不敢說。

回到家,志明猛地把報告摔在桌上,聲音顫抖卻帶著憤怒:「我不是已經很努力了嗎?為什麼還是走到這一步?!」

慧君心疼得眼淚在眼眶打轉,卻只能輕聲回應:「不是你的錯。這就是病程啊……

志明卻紅著眼,吼了出來:「那我這些努力算什麼?我戒了糖、戒了鹽、每天走路,甚至開始分享給別人希望!結果呢?最後還不是要靠機器過活!」

聲音哽咽,像一頭被困住的獸,在無邊黑暗中掙扎。

夜裡,志明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腦中充斥著一幕幕可怕的畫面:自己坐在冰冷的洗腎室裡,手臂插滿管線,週而復始,日復一日,直到生命被慢慢抽乾。

「那樣的日子……還算活著嗎?」
他咬緊牙關,眼淚悄然滑落。

隔天,他拒絕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慧君急得哭著哀求:「志明,你不能逃避!不評估,你可能會…………
她的聲音顫抖,說不下去。

志明卻冷冷回答:「至少那樣我還有選擇,不是被機器牽著走。」

氣氛僵到極點,兩人都陷入沉默。

幾天後,志明在咖啡館遇見了那位之前在醫院結識的大哥。
大哥的手臂上,隱隱露出透析針孔留下的痕跡。

「大哥……你開始洗了?」志明壓低聲音。

男人笑了笑,眼神卻透出滄桑:「是啊,剛開始很抗拒,但後來想想……只要還能陪著家人,還能看見孩子長大,哪怕靠機器,我也要活下去。」

那句話,狠狠擊中了志明的心。

當晚,志明一個人走到河堤,望著滾滾的河水,心底翻湧著掙扎。
他想起慧君,想起病友們期待的眼神,想起自己在講座上曾經說過的話「與其自怨自艾,不如把病當成提醒我們愛惜生命的鐘聲。」

可是現在,他自己卻快要撐不下去。

雨點落在臉上,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志明緩緩閉上眼,心裡喃喃自語:「我該怎麼辦……

選擇與承擔

志明坐在病房的長椅上,手裡緊緊握著洗腎同意書。
窗外陽光刺眼,他卻覺得心裡像壓著一塊沉重的石頭,喘不過氣。

慧君在旁邊默默看著他,眼眶泛紅。這幾天,她幾乎夜夜輾轉難眠,心裡只有一個聲音:「志明不能放棄。」


「我真的要靠這個過一輩子嗎?」志明的聲音沙啞,像是用盡了所有力氣才擠出。「如果不是你,我寧可不要……

慧君聽了,眼淚終於奪眶而出。她抓住志明的手,聲音顫抖卻堅定:
「我不要你走!你聽懂嗎?就算是靠著機器,只要你還在,我就覺得不孤單,就覺得人活得有意義!」

志明愣住了,望著她滿臉的淚水,那是從未見過的脆弱與決絕。
他心裡有個聲音慢慢鬆動,這不只是自己的選擇,也是關於愛的人能不能繼續擁有他的選擇。

第一次洗腎,冰冷的針頭刺入血管,痛楚像是提醒他現實已經無法迴避。志明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指尖卻止不住顫抖。

他看見慧君隔著玻璃,一直盯著自己,雙眼紅腫卻不移開半分。那一刻,他的心忽然安靜下來。

「我是在為她,也是在為我自己而活。」

日子慢慢過去,雖然洗腎讓他疲倦不堪,但志明開始學著調整節奏。在診間,他遇見許多和他一樣的病友。有人滿腹怨恨,有人默默忍受。

有位年輕女孩,因為腎病變提早接受洗腎治療,每次治療後仍努力準備考試。
志明看著她瘦弱卻堅毅的背影,忽然覺得自己沒有理由再抱怨。

某天,他在病友群組裡寫下第一段文字:
「我以為洗腎是生命的終點,但其實,它也可以是一個新的開始。或許我們無法選擇病程,但我們能選擇用什麼心情去活。至少,我還能笑,還能看見愛我的人。這就夠了。」

這段話意外獲得了許多回應,甚至有人留言說:「謝謝你,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個人。」

志明盯著這些訊息,心底某個結,終於鬆了。

夜晚,慧君靠在他肩頭,輕聲說:「謝謝你沒有放棄我。」

志明伸手摟住她,眼眶濕潤。「不是我一個人在承擔,是我們一起。未來再難,我也會撐下去。」

月光靜靜灑落,映照著兩人緊握的手。
那一刻,志明終於明白——選擇透析,不是屈服,而是為了愛去承擔。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小說
自訂分類:糖尿病
下一則: {小說}甜蜜的負擔(12):無糖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