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困惑
「現在幾點?」
等於在問:「你現在在哪一個空間?」
因為宇宙因空間不同而時間會不同。
時間是宇宙最困惑的現象,時間的流逝形成我們認知的世界,像河水流向一個方向,卻不會倒流。
時間是什麼?時間從何處來?
愛因斯坦認為,時空因扭曲會成為
空時(SPACE─TIME);在太空中,時間流向可以拉伸,壓縮,甚至交換。
作者SEAN CARROLL在他書中:「從永恆到現在:追求最終時間的理論」 “FROM ETERNITY TO HERE: THE QUEST FOR THE ULTIMATE THEORY OF TIME.” 一書中認為,時間只是不同景像( VERSION )及不同位置的標記 (LABEL)。
就像一本書的頁面數目。
「任何人的某一時間經驗,和他所在空間的位置及動作而有不同。」
世間的因果律也被光速所限制及定義;例如太陽的時間到達地球需要:八分二十秒。
早期的事件可以在後來被看見,但是未來的事件不能被過去看見;時間的箭頭無法逆轉。
時間的箭頭是因為早期宇宙比較小,宇宙變大以後,時間就不能倒走。
宇宙是封閉系統,受「熵」的定律限制,也就是熱會均勻向低的空間流去,因此,宇宙最終會冷卻而死寂。
SEAN CARROLL認為:熵讓我們感知時間,宇宙的熵增的浪潮讓我們感覺時間的流逝。(ENTROPY SHAPES HOW WE PERCEIVE TIME. IT’S THAT RIDING THE WAVE OF THE INCRESING ENTROPY OF THE UNIVERSE THAT GIVES US THE PERCEPTION OF THE FLOW OF TIME. )
義大利物理學家 CARLO ROVELLI 在他2017年書中“ ON THE
ORDER OF TIME”寫道:「熵也只是我們的感知看法而已。」(ENTROPY ITSELF IS ALSO JUST A RESULT OF OUR PERCEPTION.)
世間的一切事件是否朝向預定的方向走,而我們無法自知?一切是否命定?時間只是幻覺?時間並不存在?
等待未來科學家再給一個聽不懂的哲學答案吧…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