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儕輔導:專業成長故事集 博客來 博客來書店網路書局
2018/02/17 03:14
瀏覽6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同儕輔導:專業成長故事集


嗨!
您正在找 同儕輔導:專業成長故事集 這本書嗎?
這本 同儕輔導:專業成長故事集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同儕輔導:專業成長故事集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同儕輔導:專業成長故事集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同儕輔導:專業成長故事集 的內容簡介
「同儕輔導」是一種教師同儕工作在一起,形成夥伴關係,透過共同閱讀與討論、示範教學,特別是有系統的教室觀察與回饋等方式,來彼此學習新的教學模式或者改進既有教學策略,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達成教學目標的歷程。因應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學校日漸走向「學習型組織」和「教育社群」的工作環境和文化,身為教師必須學習如何與同事進行同儕輔導,以提升教學專業成長。
本書內容分「理論與實務篇」及「故事篇」兩部分:「理論與實務篇」為簡要闡明同儕輔導的意義、特色、功能與限制;「故事篇」則是介紹臺北市十所國高中小參與辦理教學輔導教師制度時,教學導師與夥伴教師進行同儕輔導的互動關係中,所發展的經驗與專業成長歷程。分享他們的故事是為了保存並延續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智慧結晶,以供有心推動教學導師制度或嘗試提升教師專業成長,進行同儕輔導之教師參考。
作者簡介
張德銳
學歷:美國奧勒岡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哲學博士
經歷: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訪問學者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訪問學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授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簡賢昌
學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博士
經歷:臺北縣板橋市自強國小教師
李建民
學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文研究所碩士
經歷:臺北市泉源國小教務主任
高紅瑛
學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經歷:前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務主任
作者: 張德銳、高紅瑛/主編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五南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09/04/10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同儕輔導:專業成長故事集

蘋果語意學:公民語意素養入門![]() | 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精簡本(第四版)![]() | 老人身心靈健康體驗活動設計![]() | 比較主義![]() | ||||
馬克思的人文主義![]() |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政治篇)(平)![]() |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平)![]() | ||||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 | 臺灣的社會發展(平)![]() | 美國社會與美國華僑(平)![]() | 海峽兩岸社會之比較(精)![]() |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 告別妒恨![]() | 教育社會學![]() | ||||
邁向現代化![]() | 政治與經濟![]() | 社會經濟發展與投票行為![]() | 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 | ||||
質的評鑑與研究![]() | 博客來網路書局>臺灣與美國社會問題(平)![]() | 開放中的變遷![]() | 博客來書店>發展的陣痛─兩岸社會問題的比較(平)![]() | ||||
發展的陣痛─兩岸社會問題的比較(精)![]() | 社會變遷(增訂新版)![]() | 日本社會的結構(精)![]() | 日本社會的結構(平)![]() |

商品網址: 同儕輔導:專業成長故事集

曾是飯店經理,還身兼兩間水族館老闆的楊香,從前過著大小姐、少奶奶般的生活。如今年過七旬,卻為了流浪狗散盡積蓄,只因當年的一個念頭-要讓流浪狗有機會活下去。
民國70年間經濟起飛,帶動一波名犬養殖風潮,利之所趨,家庭式繁殖場氾濫,近親繁殖的結果,很容易買到體弱多病的犬隻,在無力負擔龐大醫療費用的情況下,不少飼主最終忍痛遺棄;更有許多當初在買賣時,被號稱「純種名犬」蒙蔽,長大後才發現根本只是「雜種狗」忿而被棄養的例子。
當時經營水族館的楊香,不忍流浪狗餐風露宿,民國73年起開始救援任務。雖然礙於空間只鎖定小型犬,但經過治療、梳洗後,水族館成了提供愛心人士認養的「中途之家」,6年間成功送養500隻流浪狗。
到了民國85年狗價下跌,流浪狗數量激增,楊香開始跟一些「愛心媽媽」(簡稱愛媽)準備飼料,以願意被觸摸才給食的方式分區餵養,希望藉此訓練狗兒親近、不攻擊人類。由於當年沒有《動保法》,流浪狗若遭捉捕,7天內無人認養隨即安樂死,這讓楊香非常不捨,而每每去收容中心將狗領回,過沒幾天又被捕狗大隊抓走,一來一往更讓她心力交瘁,為求長久之計,楊香向夫家友人承租新店山區土地蓋狗舍,與一群愛媽為流浪狗創建遮風避雨的棲身之所──協力園。
處女座的楊香自嘲「很龜毛」,對狗的照顧無微不至。走進協力園,聞不到臭味,因為楊香堅持只給狗吃飼料,這樣毛色漂亮,排泄物也較沒有味道、好清理;而「一狗一籠」、「分區管理」的方式則可杜絕「畫地為王」,楊香與工作人員會觀察狗隻的狀況,只要新收狗兒能習慣新環境和睦相處,就能一起「放風」,所以協力園的狗兒非常溫馴、親人。
由愛媽按月支付醫療及膳食費,楊香提供時間與空間,是協力園特有的「共養」制度。在全盛時期,園中一度多達1500隻流浪狗,目前剩約900隻,雖然有些愛媽在初期還會按時繳費,但時間久了卻「銷聲匿跡」,只有1/3持續付錢中,剩下全都變成「呆帳狗」,楊香笑說「我一直認為讓他們找到安置地點後,就會把狗接走,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天真、很傻!」
四千坪的土地租金及其他必要開支,是楊香非常沉重的負擔,目前僅靠著愛心人士及企業捐款,勉強維持運作。但因大多數人只願意認養幼犬,園區的狗兒幾乎都超過十歲認養困難,使得當初設定的中途之家,如今變成「長照中心」,不過楊香並不灰心,因為她認為只要把狗兒照顧好,沒有疾病,牠們的明天就有希望。
(中國時報)
3C6B81A06961F93F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