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兩種智慧:根本智,後得智
2016/12/20 18:57
瀏覽4,951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要求真正的智慧,這在佛法裡,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

你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教導你,大概你遇到了,你不相信,你不會接受。

原因是什麼?真正的善知識教給你教你先求「無知」,這是真智慧,

像禪宗六祖大師教人,「本來無一物」。

你有知見就錯誤了,有知見決定叫邪知邪見,沒有正知。

 正知是本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就叫正知。

自性般若起作用是無所不知,這個不需要學的,叫做自然智、無師智,

不必要老師教的,這是自性本具的圓滿智慧。

 

資料來源 : 淨空法師  阿彌陀經要解 

http://new.jingzong.org/masterspeech/show/1526.html

第三尊「大燄肩佛」。燄是火燄,肩是肩膀,兩個肩膀。

火燄也就是光明,智慧光明。

它表示突破了名利這一關,自己修學功夫必然向上提升,這個時候初具二智,

這兩種智慧成就了。

 

這兩種智慧,一個叫根本智,一個叫後得智。

兩種智慧成就,就表示兩個肩膀,也叫實智,也叫權智。

這兩種智慧現前,就可以教化眾生,幫助諸佛菩薩弘法利生,有這兩種智慧。

根本智叫實智,這是智慧的本體;

後得智叫權智,叫權巧方便,就是智慧的作用。

在般若經上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根本智是無知,後得智是無所不知。

我們今天這兩種智慧都沒有,我們所有的是妄想分別,根本就沒有智慧。

  

智慧是從定當中得到的,從大定當中得到的。

要求真正的智慧,這在佛法裡,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

你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教導你,大概你遇到了,你不相信,你不會接受。

原因是什麼?真正的善知識教給你教你先求「無知」,這是真智慧,

像禪宗六祖大師教人,「本來無一物」。

你有知見就錯誤了,有知見決定叫邪知邪見,沒有正知。

 

正知是本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就叫正知。

自性般若起作用是無所不知,這個不需要學的,叫做自然智、無師智,

不必要老師教的,這是自性本具的圓滿智慧。

現代人學佛,恰恰跟佛教學的方法、理論相反。

他一開頭,就希望我知道愈多愈好,我樣樣都要學,樣樣都要知道,

他的結果是有所不知。

你不知道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你生生世世去學,學上無量劫,

你所知道的東西還是非常有限。你不能真正做到一切知,不能達到無所不知。

  

無所不知、一切知,一定是自性智慧現前。

自性智慧不是從學問裡面得來的,不是從思惟裡面得來的,

不是從我多讀書、多見聞,不是的,與這些統統不相干,是從定中得來的。

 

所以,佛教給我們,「因戒生定,因定開慧」。

念佛這個法門,沒有別的,就是教你要念到一心不亂,你果然念到一心不亂,

根本智得到了。

根本智得到之後,後得智就容易了。

後得智,我們六根接觸到外面境界一切明瞭,那就叫後得智;

換句話說,後得智是根本智的起作用,不起作用就叫根本智,是無知,

起作用是無所不知。這兩種智慧都有了,叫大燄肩佛。

 

這兩個肩膀,一個權,一個實。

實智是自受用,這個自己要知道,自己受用的是「無知」,那個心多清淨!

「無所不知」是他受用,是教化眾生的,不是對自己的,對自己永遠是無知。

 

佛度一切眾生,對自己來說是無知、是無說;幫助別人有知、有說。

 

講經說法,一天說到晚,是「無說而說,說而無說」。

無說是這一邊的,說是那一邊的,這是自受用,那是他受用。

所以自己永遠在清淨寂滅的境界裡面幫助眾生,和光同塵,活活潑潑,

他才能夠教化一切眾生。

這說兩種智慧的作用。

佛門裡面常說「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沒有這兩種智慧是決定做不到的。

雖然有慈悲心,慈悲心不管用。沒有智慧,慈悲心是沒有辦法利益眾生,

甚至於都不能夠利益自己。

資料來源 : 淨空法師  阿彌陀經要解 

http://new.jingzong.org/masterspeech/show/1526.html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靈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