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陳故事路上十年
整整十年,在經歷了東南亞金融危機、“非典”、車禍及喪母之痛後,導演陳德森終於搭建出那座“城”,和陳可辛一起拍出這部豪華動作大片
本刊記者/餘楠(發自香港)
在香港影壇幾近谷底的1999年,有這樣兩個瘋子:一個攝影出身的導演要拍攝一部警匪互有臥底的黑幫片,他要老闆拿出的投資是4800萬,其中一半的投資將為他腦海中超豪華的演員班底買單。另一位演員出身的導演要拍攝的是一部幾個小人物保護一個大人物的動作片,他要的投資更多——6800萬。更加離譜的是,全部投資的三分之一將用來搭建故事的發生地,它是1905年的香港中環。
2002年12月,那部黑幫片問世。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四位香港金像獎影帝和鄭秀文、陳慧琳、蕭亞軒三位當紅天后一起出現在片中,影片一上映迅速席捲全城,票房超過張藝謀電影《英雄》在香港的成績,榮膺年度票房冠軍。這就是劉偉強的《無間道》。在這位“瘋子導演”圓夢七年之後,那部需要耗資6800萬的動作片終於問世,不過它的投資已經變成了1.5億人民幣。這就是陳德森的《十月圍城》。從最初醞釀拍攝算起,整整十年光景,雲煙一縷,杳不可尋。
初醞“維城”
十年之前,第一個幫助《十月圍城》初具雛形的是陳德森的朋友陳可辛,如今後者是這部片子的監製。當年,陳可辛已經拍完自己的首部好萊塢電影《情書》,結束兩年遊歷之後返港組建自己的電影公司。在四季如春的東方之珠,那幾年是很多港人生命裡漫長的寒冬,尤其是電影人。
“你都想像不到那個時候電影是怎樣的狀況。”陳德森回憶說,“從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整個經濟大環境就很差,再加上盜版的衝擊,從前我們一年能有300部電影,後來一下子就變成只有70部。很多人重新回到電視台,或者靠拍廣告、電視電影糊口。我的一個做副導演的朋友就去開計程車去了。”
那是一段逆流而上的創業歲月。視野大開之後,陳可辛看到今非昔比,單純依靠本土已經很難再有建樹,於是躊躇滿志地規劃自己“新亞洲電影”藍圖,與陳德森、馮意清一道成立了“Applause Pictures”電影公司。當年公司預計用一文一武兩部影片打響頭炮,武戲的拍攝任務就落到了擅長動作片的陳德森身上。 《神偷諜影》、《紫雨風暴》、《特務迷城》等動作片都出自他之手。
“我就跟陳可辛說我有三個想法。”陳德森說,“第一,要有六個義士。第二,這個戲,分成兩部分。前一個小時是文戲,很緊張,就是怎樣找到這六個義士,義士們以不同理由去參加保護大人物的這個行動,他們的感情世界要很豐富。後一個小時,我要從頭打到尾。他說哇,聽起來很有創意。”
這些義士要保護的大人物到底是誰?這是困擾陳德森很長時間的一大難題。陳可辛當時給他推薦了一部電影,由父親陳銅民於1973年拍攝的電影《赤膽好漢》,講述一群好漢保護孫中山的故事,當年11歲的陳可辛參演了這部影片。在陳可辛的幫助下,大人物是誰的難題迎刃而解,最大的難題來自陳德森三大創意中的最後一個。
“我說我第三個想法,就是我要搭這個城。”陳德森說的“這個城”就是這個故事發生的場所——1905年的中環,因此這個劇本最早的名字是《十月維城》,一字之差的那個“維”,是香港標誌之一維多利亞灣。在陳德森好友、編劇蘇照彬的建議下,影片最終更名為《十月圍城》。陳德森當時的想法是,按照1905年香港中環的原貌一比一複制。
“陳可辛一聽,說,你沒事吧?那時候他也聽不進去。他說你要搭這個城,成本得多大?你有沒有回收空間?我們投資3000萬,如果戲好的話,還可以拼回來。你投資6800萬,怎麼收回來?但是我覺得還是要搭。他不同意,他覺得那時候的氣候不容許你這麼做。”陳德森說。
陳可辛當時的顧慮並非杞人憂天,“救市”是香港影人的當務之急。這一年,香港影壇繞不開的一部作品是周星馳的《少林足球》。 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用連同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七項大獎,前所未有地褒獎了打拼近20年的周星馳和他的新作《少林足球》。因為如果這一年香港影壇沒有這部作品,全港票房將倒退整整20年。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