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八字
甲丁甲戊
辰卯寅戌
大運 21丁巳 31戊午 41己未 51庚申 61辛酉 71壬戌
本造得地支「寅卯辰」會木印局,且甲木透干,守護日元左右,年柱戊土傷官,所以是傷官配印格局。
1910年——在奉天省(今遼寧省)入讀書院和小學堂。
1913年——入讀天津南開學校。
1917年——南開學校畢業,赴日留學。
1919年——返回中國,參加天津學生界的五四運動。加入覺悟社。入讀南開學校大學部(今南開大學)。
1920年——赴法留學。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八個發起組之一的巴黎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建人之一。
1922年——和趙世炎等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負責宣傳工作。
1923年——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旅歐支部,任書記。擔任中國國民黨巴黎分部籌備員、國民黨駐歐支部特派員和代理執行部長等職,當選為執行部總務科主任。
1924年——返回中國。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兼宣傳部長。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
1927年——5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7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臨時常務委員會委員。
1928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為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之一。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書記。12月,就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
1933年——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兼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
1935年——遵義會議委託周恩來為指揮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
1937年——任中共長江局副書記。
1945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1946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一任政府總理(直至去世),併兼任外交部長(1949年 - 1958年)。
1972年——被診斷出患有膀胱癌。但未能及時展開治療。
南開學校《畢業同學錄》中對他的評語是「君性溫和誠實,最富於感情,摯於友誼,凡朋友及公益事,無不儘力」。
1925乙丑年與鄧穎超結婚,無子女,乃因八字年柱戊戌空亡時支辰也。
1939己卯年7月,大運己未,雙己合去雙甲,因墜馬右臂骨折,導致右臂殘疾(只能彎曲六十度)。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運庚申、辛酉一路金旺,任第一任政府總理直至去世。但因本命八字缺金,金為丁火之財,所以主政27年始終與經濟發展無緣,毛澤東也是八字印旺忌財,毛的八字是癸巳年、甲子月、丁酉日、甲辰時,月日時三柱的天干與周恩來完全相同,難怪毛始終最喜歡周。中共要等到毛周雙雙去世,鄧小平上台以後才開始搞改革開放發財。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周恩來為保證國家機關的正常運作與社會的安定,利用各種渠道從不同的方面去減少動亂帶來的影響;在毛澤東的默許下,保護了部分受衝擊的黨內外著名人士。文革末期,周恩來重新提出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對於復出後的鄧小平給予大力的支持。
1972壬子年(大運壬戌)2月,雙壬正官透出,周恩來同來訪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會談,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9月,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會談,簽署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當年周被查明罹患膀胱癌,但未得到及時治療而被迫帶病工作。
周恩來是中國共產黨的創立者之一,也是中共歷史上最重要的領導者之一,他對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多起重大事件的進程都有重要影響。周恩來被廣泛認為是一位務實主義者,具有卓越的行政管理長才和折衝調停的外交手腕,但批評者認為他原則性不夠強,這反映在他在中共建政後、特別是在「文革」期間,多次對毛澤東的錯誤決策妥協退讓。有人認為:周恩來和毛澤東的合作關係維持了整整四十年,一直持續到周本人病死為止。儘管兩人的性格氣質截然不同,卻共同在20世紀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一對相輔相成的政治搭檔,毛主要扮演"掌舵"的精神領袖的角色,周則扮演小心翼翼的執行者,是內政外交的大管家,正所謂「謀事在毛,成事在周」。周恩來憑藉其獨特的政治智慧,成為唯一一直屹立不倒的人物。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在回憶錄《領導人》中,評價周恩來是「我們時代最有造詣的外交家之一」、「我所認識的最有天賦的人物之一」,「一座冰層覆蓋著的火山」。他還說:「中國如果沒有毛澤東,就可能不會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沒有周恩來,就會燒成灰燼。」